分享

围城钓名

 余一梦2005 2024-05-23 发布于湖北

围城钓名指南

©东方樵

名心,人皆有之,教书匠虽是小人物,有点名心也无可厚非,何况“推销自己”已成为一种时尚。那么,如何尽快抬高自己的身价呢?这里不妨晒出几招。

最简单易行的,莫过于让自己的大名进入某本《名人录》。别怕,只要肯交钱,村头拾猪粪的、街边捡破烂的,都可以上《世界名人录》,你害个什么羞?“决不让高贵的头颅去填补一项空虚的桂冠”,说这话的人是犯傻。如果你觉得世界名人录太大而无当,你最好选《世界教育名人录》或《中国教育名人录》。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无非洗几张玉照,编点儿带“成果”的简历,折百十来块银子罢了。此书一问世,你就不用担心自己不名满天下了。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你是“名人”,《名人录》寄来之后,你可以将与自己有关的那八分之一页复印千份,分发给熟人、同事,逐年发给新生,人口传播比什么都快,你至少在当地会造成轰动的。

你得寻找一切机会加入多如牛毛的“协会”“学会”,哪怕是“公共厕所协会”“随地吐痰学会”也行。一个“会员”就是一项桂冠,它们可以大大增加你名字的含金量,特别是在填写表格印制名片的时候,这一点可以充分显示出来。你莫理会某会不过昙花一现或者名存实亡,反正你曾是某会一员,这一点谁也否认不了。你如果有幸在报上发表过一两篇无病呻吟的豆腐块,你就不用客气了,填表也好,印名片也好,就痛痛快快地加一项:“某某报专栏作家”!文章发表不了也有办法,全国有许多“文学创作中心”,只要寄一篇文章(即使狗屁不通也无妨)和现款若干,该中心就可以吸收你为“创作员”。“创作员”够让人肃然起敬的,社科院的研究员不也是“员”吗?天下之大,又有几人够格当上“创作中心”的“创作员”!不是文坛知情人,谁见“创作员”三个大字不吓得发晕?

第三招,你就得操点儿心了,嗅觉要灵一点,手爪子要勤一点,见到谈热门话题的文章不妨剪下来,至少要摘抄若干段落,多多益善,如同兽物准备过冬的食物。这种准备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许多年前有个说法,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现如今借组织研讨会以发财的策划者不老少,各种名目的会议邀请函谁一个月不收到几份?会议最诱人的还不是公费旅游、公款吃喝,而是人人有奖。于是你可按会议的要求,剪刀加浆糊忙乎个把小时,炮制一篇应景论文,而后拿着邀请函和“论文”缠住领导不放,非要他批准赴会不可。只要你把红彤彤的成果捧回,领导乐得下回也会给你开绿灯的。像三陪小姐一样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红本本多了,你就有了评先晋级、骄人傲物的资本了。

如果你是个教语文的,有时还写点孤芳自赏的文字,那在学生中抬高自己的声望比其他人更容易。你需要做的只一点:贬低别人!贬低同行是最起码的,不这样就不能给人以“鹤立鸡群”的印象。但这很不够,你必须贬低报纸杂志上的文章,说那只不过是些速朽的文字垃圾,不堪入目,你不以中稿为荣,反到以中稿为耻,因为那些编辑统统都是眼睛被臭虱吃了的低能儿。

光这样骂还不行,你得振振有词地骂那些文章被选进教材的作家们,从朱自清骂到刘白羽,从杨朔骂到李健吾,说他们的文章不过是一堆堆大粪。最后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你干脆撇开教材在课堂上大讲特讲自己的“传世之作”。这样或许能给糊涂的学生造成一种幻觉:你就是未来的鲁迅,下一届诺贝儿文学奖非你莫属。此招妙不可言,历史名人中很有几位就是靠“骂”出名的。

当然,你要大出名还总得有多少“硬件”。这也不难,你当主编,雇几个人东剽西窃编编习题册、导读、作文选之类,并不需要多少学问和才气。不过,你得放点血,请某位权威性的名人写点推荐性的文字,如果他老人家不愿亲自动笔,你就可以放肆捉刀,把你的“书”吹个天花乱坠。或者弄那么一个“著作研讨会”,买通记者杜撰若干好评如潮之类的报道,通过新闻媒介来炒作一番。这样你绝对名利双收。如果你编此类读物编腻了,又一时半会拿不出“一鸣惊人”的大著,可以写写那些没有多少人愿意写的文章,如某文件的学习心得或是什么工作谈。

冷门文章容易发,你大胆往外寄,大不了再丢两三百元审稿费,准登!发了一篇之后你得“再接再厉”,记住,写第二篇文章时,不管合适不合适,要有意识地征引你第一篇文章中的某些语句,以便在文章屁股加附注时堂皇地写上一笔。如此一来在一串注释中,你的名字便和那些大学问家并列在一起了。以后每写一篇,都应不厌其烦地轮番征引前面所写的每一篇文章,如同滚雪球似的,巧妙地通过“附注”,你会越来越引人注目,不知底细的人还会以为你著作等身呢

以上诸招,取之于“围城”,用之于“围城”,不足为外人道。施行这些招数,关键是要勇敢,勇敢到恬不知耻才好,没有人非议的,正像现在光着屁股上大街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惊诧一样。要抬高自己的身价就要舍得做,舍得做的确可以蒙人欺众,若是遇上重名而不责实的花架子“围城”长官,臭虱说不定会被他当成水牛。

当然,这种“功夫在诗外”的猎名之举,容易教识货者想到鲁迅所嘲笑的那种狂人:提着自己的头发,焦躁着要离开地球。甭管这些,你还不至于荒唐到“要离开地球”,不过是擢发以自高而已,不管实际“高”了没有,你至少已给人亮出“进取向上”的姿态。狠命地拔吧,退一万步说,就算头发全部拔光了也不打紧,你还可以出名,什么名?——聪明绝顶!哪一天有人写围城续编,肯定会对你“青眼”有加,你的“英名”没准儿可与天地同寿。

(本文选自作者散文集《流年飘雪》)

作者简介:

东方樵,本名张鹏振,湖北大冶人。武钢职教系统退休职工,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无心的云》《流年飘雪》《榴园秋雨》等散文自选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