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棋这个棋怎么六步杀?下象棋时,怎样克服随手棋?

 象棋残局解析 2024-05-23 发布于广东

一般情况下单车士对车兵没有什么定式,只有灵活运用,车士对车兵大多数没有胜棋的概念。虽然有士,只是个单士,失去互相照应,跟沒有士差不多。根据图势最后的局面成为车士对车兵(卒)的残局。车兵(卒)对车士,是胜是和?要看具体形势而定。

车士对车兵(卒)分为两大种情况:高兵(卒)可无士、低兵(卒)必须要有士。

第一种情况:当兵(卒)方为高兵时,取胜的要领是车粘士, 借助己方士兑车, 最后单兵(卒)胜单士的局面。

第二种情况:车士守和车低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图1)“太公坐椅”,即士在将后守住宫心,车占将门守护,红方无法取胜;

图1

二是(图2)“单士拦门”,即将士分开,支起高士,车在将前保士,红兵无法进入宫心取胜。

图2

根据上面的两类车士对车兵的和棋定式,题主提供的局面属于高兵,红方有没有士或相都没有关系,所以本局红方是必胜。

系统提示六步杀,根据棋规抛开连续将军6回合以外,也就是我们所说不能“长将”,所以此局面不管是哪方先走,都是红方胜,以下为正解:

1.车五平二,士6进5。

红方平车准备下二路叫杀,黑方有且只能上士缓解。

2.车二进六,将6退1。

3.兵五进一,当红兵占宫心后,再车二进一杀,刚好六步杀!

以下为动态棋谱:

习惯成自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你也喜欢下象棋,喜欢某一个开局,你是否发现:每次遇到相同局面时,总是喜欢走一样的棋,这就是习惯思维,而没有过多的去研究这样走是否正确?慢慢的这种“习惯思维”就会演变成“随手棋”。

但我们和比我们棋力低的人对弈时,“随手棋”所造成的漏洞、弱点可能不会被发现,而不至于造成局面被动后者致命!然而一旦遇到比我们棋力高的对手,一步“随手棋”足以致命!

如何改正“随手棋”这一不良习惯呢?

从我个人多年的下棋经验来看,给出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注意力要集中

五六岁的小孩子去学习象棋时,老师在第一节课就会告诉大家下棋要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眼睛盯着棋盘,脑海里想着棋局,认真思考棋局的各种可能变化,唯有如此你才能做到“谋定而后动”,提高你的行棋效率,减少“随手棋”。下棋时要看明白对手意图再出招,能有效减少随手棋。下棋时如能控制住情绪,就能很好地减少随手棋,情绪太激动下棋不好,容易乐极生悲。

这里有一个例子就是:不知大家注意看没有,世界冠军蒋川对象棋很执着很投入,每次直播时样子就好像他在比赛时一样,头几乎不动,表情几乎不变,眼神几乎不抬,从头到尾他就是很开心地讲棋,粉丝刷的礼物他真的是不太关注,比有些主播总是吆喝要粉丝刷礼物好多了。

第二、把走棋速度降下来,要质量不要数量

这个就像开车,十次车祸九次就是因为快引起的,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有的棋友每天玩几十盘棋,都是几分钟的快棋,每步棋快则1秒,慢则5秒,这样的行棋方式对自己棋力的提高有什么帮助呢?徒增“随手棋”的概率而已。

要减少“随手棋”,必须要把走棋速度降下来,少下快棋多下慢棋,追求对局质量,而不是追求数量。虽然“恶”习难改,但如果你想要提高棋力,就得用“良”习去改掉“恶”习。要知道“举棋不定”是一种美德!

第三、复盘是改掉“随手棋”的一个重要方法

如果你喜欢一个布局经常走,那么强烈建议你养成复盘的习惯,借助于复盘软件,逐步去分析,把那些“闲着”“废着”“败着”都找出来,逐一分析正确的着法,这一过程就是不断积累、不断提高、不断修正的过程,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你的行棋效率,走棋精确度都会得到大幅提高。

赛前要睡个好觉,下棋前可以喝罐红牛提提神,这些小方法对减少随手棋很有帮助。下棋时不要骄傲轻敌,要把对手想象得比自己厉害些,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随手棋。有些棋友稍微有了一点水平之后,往往容易心高气傲而轻敌,以为对手水平都不如他,总以为他下出的棋对手看不出来其中的杀招,结果到最后却输得很难看。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中国人这么多,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所以下棋做人还是谦虚低调些好。

对方走每一步棋之后,我都要在心里问自己,他这步棋的目的是什么,一定要根据你自己的用心和经验判断出他每一步棋的目的何在。然后告诉自己 ,我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想出你的应对着法。在你走出你初步决定的应对着法之前,在心里再问一下你自己,你这步棋要解决什么问题,你走这步棋的目的是什么?

象棋游戏就是找错游戏,如果双方都不犯错,理论上最后是和棋,很多时候“随手棋”并不会直接导致丢子、或者速败,但会导致失去先手、失去机会或授人以柄等不利因素,这些因素都会降低你的综合棋力,阻碍你的进步。

如今的职业象棋棋手棋力都非常接近,除了个别顶尖棋手,他们之间的差距往往就是在先后手的差别,也就是顶多1先的差别。而作为一般爱好者,如果仅仅因为“随手棋”而失先,那就太不应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