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十岁之后,收起你的大方,远离“破产三件套”,占两样就危险了!

 zhp001007 2024-05-23 发布于上海

作者:枳为橙 

来源:名著听书(ID:dushu3690

人活一辈子,唯有降低幸福的门槛,才能收获内心真正的富足。

图片

作家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写过一段话: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够苦。
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
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
的确如此。行走于世间,过度大方,放弃原则,到头来,只会费心伤身,甚至自毁生活。
一味地讨好别人、委屈自己,难免要在人情往来间耗尽能量,从此陷入痛苦。
毫无节制地纵容、失去底线,终究会在前行的路上埋下深坑,往后寸步难行。
到了一定年龄,随着阅历的增长,才渐渐明白:好的人生,靠的都是自我成全。
五十岁之后,学会收起你的大方,远离“破产三件套”,才是富养自己最好的方式。
图片

 01 
没有意义的酒局,引发“健康破产”

导演王岳伦在一档节目中,谈到了中年阶段的感慨。
他表示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认识新朋友,热衷于结交各种各样的人脉。
只要朋友一叫就会出去喝酒,不管什么时间,谁叫他,他都会去。
但是年龄渐增,慢慢就觉得人生需要做减法,一些不必要的聚会尽量少去,一些不必要认识的关系也不用费尽心思去维护。
在他看来:“有些聚会真的好浪费时间,喝的时候大家海誓山盟,第二天却谁也不认识谁。”
图片
仔细想想,这就是现实生活中“无效社交”最直观的体现。
一场接一场的酒局,为了不得罪人,为何迎合圈子,一杯接一杯酒下肚。
酒桌上看起来聚集了不少朋友,联络了旧日感情,赢得了片刻的欢愉。
事实上等到酒醒之后就会发觉,长期过度酗酒不仅会给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还会一点点消磨健康,引发各种疾病。
而那些所谓饭局积攒来的人脉,当你真正遇到难处时,通常都是“查无此人”的状态。
不久前去医院看望一位亲戚,聊天过程中听他讲述了这些年的经历:
早年间,因为生意场上的需要,为了结识更多的朋友,他隔三差五就要出去参加饭局。
那时的他总觉得,多个朋友多个圈子,朋友多了路也好走。
可那两年时间沉迷于这些饭局,他经常都要陪各式各样的酒肉朋友吃喝玩乐到深夜,有时候天快亮才回家。
长期的作息不规律,加上饮食不注意,以及酗酒的危害,导致他身体频频亮起红灯。
有一年春节,一位老友去他家做客,得知他的身体状况,便提议带他一起运动,好好规划下饮食结构,做好营养搭配,希望能帮他养好身体。
从那时起,他们二人时常约着一起晨跑,有时也会在傍晚时分约着去散步、打球,节假日两家人还会相约组团爬山、旅游。
慢慢地,由于生活习惯的调整,他已经不用再通过药物维持身体,整个人看起来充满了活力。
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过去酒桌上结交的几位酒友联系上了,为了显得合群,也为了维系往日的情分,又开始了多次的聚会。
把酒言欢时,人人都在一个劲的劝酒,声称“不喝就是不给面子.......”
即便大家得知他之前的身体状况,也依然没有半点顾及地将酒杯递到他面前。
直到喝酒过量引发了胃出血,众人才放下了酒杯,慌慌张张将他送去医院。
事后或许是担心牵连责任,也没有一个人问候过他的恢复情况,而之前陪他运动的老友,倒是每天都会送来问候。
说起这些,亲戚脸上难掩落寞,终于明白真朋友和“酒肉圈子”的区别。
人到中年,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你拿健康去换。
而那些从不把你的健康当回事的朋友,也根本不值得深交,更不需要你费尽心思去讨好。
就像蔡康永说的那样:
“我不认为过于温暖,是跟别人维持良好关系的最佳办法,如果被温暖两个字绑住,就更吃力。
我劝你做一个冷淡的人,学会冷漠,你才能成全温暖。”
健康一旦“破产”,吃再多“后悔药”也是徒劳;身体若是垮了,拥有再多人脉依然无用。
人生的黄金时代,学会做一个清醒的人,远离消耗身心的圈子,退出没有意义的酒局,守护好健康,做好身体的第一责任人。
从现在开始,整理好人际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热情,靠近滋养你的人,余生慢慢感受岁月静好。
图片

 02 
毫无底线的惯子,造成“家风破产”

《特别狠心特别爱》里写道: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不忍心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向父母索要。”
身边见过不少这样的案例,孩子年幼时,父母无微不至的照料,总担心他们吃一点苦、受一点累。
孩子长大后,父母还是无休止的包揽他们生活的一切,久而久之不仅废了孩子,还毁了家庭。
《流金岁月》中,蒋家遭遇的大起大落正好印证了这一道理。
蒋家祖上为后人积攒了不少财富,而他们一家四口就靠着上一代人留下的积蓄,多年来一直过着衣食无忧、较为奢靡的生活。
蒋南孙的父亲作为蒋家独子,从小就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住着豪宅,穿戴奢华,日子过得潇洒自在。
可他却不愿勤恳做事,眼高手低,平日里总想着投机取巧,大半生都靠着“啃老”生活,最大的爱好就是“炒股”。
蒋家的老太太对于儿子的性情心知肚明,也知道他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却不多加管束,纵容他一步步走上歪路。
如此的骄纵,令蒋父越来越大胆,把家里全部资产都押在炒股上,结果全部亏损,一夜之间,蒋家破产,家族就此衰败。
过惯了舒适生活的蒋父,最后承受不了巨大的落差,也不知如何偿还巨额债务,便从高处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图片
而他的离世,并没有减轻蒋家的压力,反而让本就破碎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蒋家走向衰败,看似“罪魁祸首”是炒股,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灾难。
但其实究其源头,是上一辈人的娇惯纵容,加速了后代一步步坠入万丈深渊,家风若是不正,终将引发悲剧。
家风逐渐“破产”,就意味着一个家的支柱不再稳固,即便“盖起高楼”,也会有房倒屋塌的那一天。
家风足够端正,才能引领世世代代稳妥前行,让家族越来越兴旺。
贝氏家训中有言:“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
在这样的家训熏陶下,贝氏家族世代踏实做事、洁身自好,如今已富过十五代,子孙中人才辈出,在各行各业都有所建树。
而且贝氏后代还投身公益,做了不少慈善活动,广受世人称赞。
老话里讲到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正是如此。
一个家庭中,父母再宠爱子女,内心再大度宽容,也要讲究分寸,注重原则,守住底线,该管的管,该教的教,该罚的罚。
毫无原则的娇惯纵容,只会在害了儿女的同时,切断良好家风的延续,毁了自家的根基。
永远不要包揽儿女生活的全部,更不要替孩子走完人生的路,也别再为了爱突破自己的底线。
给儿女真正的爱,正如梁继璋在给孩子的信中所写:
“当你长大后,我供养你的责任已经完结,以后你要坐巴士还是奔驰,吃鱼翅还是粉丝,都要自己负责。”

图片
 03 
荒废心态的养老,导致“精神破产”

提倡医学第一人日野原重明提出:生而为人,做到3件事就能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第一,不在乎身外之物;第二,不被他人评价所左右;第三,顺其自然,不要勉强。”
在变老的路上,这三个心态尤为重要,是塑造好精神、修养好灵魂的三大法宝。
太过在乎名利、金钱的人,迟早会被欲望所吞噬,长久地困于其中,乱了心智。
太过在意旁人的看法,就容易陷入别人的评价中,失去自我的追求,心力交瘁。
太想要追求完美,习惯性羡慕别人的生活,日日看不到希望,心态终会崩塌。
人生到了某个阶段,收起“无谓的大方”,才能过好当下的日子。
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别再为了装扮虚无缥缈的面子,整日穷思竭虑,最后荒废了心态,弄丢了里子。
听过一个故事,令我印象很深刻:
古时候有个大官,一路晋升到高位,他却从不沉浸于名利,生活十分俭朴,住着陋室,日子过得清贫。
有人不解:“你都走到这个位置了,家里却连个像样的物件都没有,穷成这样了,脸上怎么都没有半点忧愁,还每天乐呵呵的?”
他想了想,笑着回答:“虽然我住的地方简陋,但我过得心安;
而那些费尽心思谋求升职的人,虽然房子豪华,但他们每天都在为升官发愁,为金钱发愁,过得并不安逸。
所以,什么才是幸福呢?”
功名利禄,都不如养成一个好心态;金山银山,都不如修炼好精气神。
人活一辈子,唯有降低幸福的门槛,才能收获内心真正的富足。
老艺术家秦怡,一生遭遇风风雨雨,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一直拥有强大的内核。
图片
中年时,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她没有就此消沉,努力与病魔抗争,最终走出了疾病的煎熬。
到了晚年,她也没有荒废自己的心态和精气神,依然能为了热爱的事情忙忙碌碌,不忘自我充实。
很认同秦怡的一句话:
“命好不好全看你自己,看你怎么去做,真的是千难万难过来的,如果没有那样的力量,早就死掉了。”
后半生,主动寻找情绪的出口,重塑心态的能量,是保住自身精神的关键要素。
闲暇时,停止胡思乱想,放下过度内耗,培养一项爱好,寻找生命的价值。
无论什么年龄,都要保持充足的生命力,应对世间万难。
以平常心对待无常事,往前走的路上,都是好风景。
图片
三毛说:
“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人这一生,走什么路,与什么人同行,过什么样的生活,冥冥之中都是自己的选择。
五十岁以后,该“收起大方”的时候别犹豫,该“明确底线”的时候别心软,该“保持清醒”的时候别放纵,如此,方能不负此生。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说找不到诗词世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