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诊所墙上的“奖牌”

 循天园 2024-05-23 发布于广西

“针愈奖”(图上)和PDQ奖(图下)。

在我的小诊所里,挂着两个“奖牌”。其实,它们都不能算颁发给我个人的。偶尔,我会向来访者介绍一下背后的故事。

来自“官方”的PDQ奖

第一个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癌症研究所,是所长及前院长Varmus签发的NIHAwardofMerit(Merit奖的对应中文内容较多,我通常怕误解不作翻译)。

背景是NIH癌症研究所于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替代补充医学办公室,主任White博士十分重视中医针灸,建立了替代补充的医学癌症医生咨询库(CAMPDQ),其中,针灸是一项主要的内容。PDQ(医师数据查询)癌症咨询库在美国肿瘤医学界的知名度很高,有官方的权威性,编委会由各领域的专家组成,编写癌症相关信息和治疗方法的评估,旨在向专业人士及广大民众提供最新、以科学证据为基础、无商业利益冲突、公正的信息和专家共识。

PDQ癌症咨询库关于介绍针灸疗法的初稿由劳力行博士(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参与起草,他到届后,我又任了三期编委;后来又有田小明医生(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及陆卫东医生(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多位中医针灸专家参与编写;不断更新,直到目前版本,此为在美国官方网站上关于“针灸与癌症”最全面和客观的介绍,读者面十分广泛。

PDQ癌症咨询库编委十分辛苦,当年我们需要每隔几个月飞到华盛顿开会,还要查阅大量文献,跟踪近期的研究报告。CAMPDQ的内容包括了替代补充医学的各个领域,在讨论每个项目时,大家都要发表共识意见,所有工作都是义务的,委员会定期换届,文章不留作者姓名。

可能由于大家的默默奉献,在我任期时,White博士特意向NIH为每位编委申请了Merit奖。据专家介绍,这个奖有点含金量。但我一直觉得,这个奖应该是颁给前后参与这个项目的几十位专家的,有些人可能还没见到过奖牌,但他们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

不过,我挂在诊所里的主要目的,是想告诉患者,网上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官方信息库,尽管我个人认为PDQ癌症咨询库提供的信息偏于保守,但它能提供补充替代医学治疗癌症的权威信息。我曾多次建议出中文版或在中国建立类似的咨询库,以惠及广大患者。

来自患者的“针愈奖”

第二个“奖牌”更令人难忘。

十几年前,一位50多岁的白人女性患者来到我的诊所。她是某图书馆馆长,不幸患了乳腺癌,发现时已为晚期,无法手术。她尝试过各种治疗均无效,来诊时已有脑、肝、脊柱及淋巴节广泛转移。患者拄着拐杖进来,体态不稳,情绪十分低落。陪同的患者亲属告诉我,肿瘤科医生说她可能仅有一两周的生存时间了,想试试针灸治疗是否可以减轻些她的痛苦。

看了患者的各种检查报告,作为病理专科医生,我十分了解她的癌症病情,肿瘤已经失控,处在野蛮生长状态,难以遏制。在向患者解释了中医疗法的特点及此病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后,我提出可以尝试中药和针灸治疗。说心里话,当时如果有选择,我是不愿意接受这类患者的,因为结果就在眼前。在美国,针灸等替代补充疗法是不能声称“治疗癌症”的,正确的说法是“癌症照料”(Cancercare)。

通过四诊八纲辨证,我开了补正祛邪的中药方,同时建议患者进行每周2次的针灸治疗。初诊后,患者的第一反馈是不适应中药味道,实在喝不下中药颗粒剂。因为患者没有继续服用中药,这让我有机会观察对此类患者单纯运用针灸治疗是否有帮助。

接下来的治疗过程和效果远远超出患者和我的预料。经过几次针灸后,患者就甩掉了拐杖,行动自如,食欲、精神状态、睡眠都显著好转,疼痛也减轻到可以耐受的程度,还能自己开车前来就诊。她每周接受1次针灸治疗,坚持了近4年之久。在此期间,她虽然没有间断去看肿瘤科医生,偶尔会服一些药物,但唯一坚持不断的治疗只有针灸。最后,她参加了一个新药的临床试验,住院期间骨折后因合并症去世。

为表示感激之心,这位患者偶尔还送给我一点小礼物,包括卡片等,用这种方式感谢医生,在美国并不常见。然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个她手工精心制作的编织品,即我称之为“针愈奖”的绣牌,我后来一直挂在诊所的墙上作为纪念。

在绣牌上,患者用红线编织出英文ACUPUNCTUEHEALS。她告诉我,这是她在思考很久以后,才想出来的对针灸的一种解释。我对这个短语十分欣赏,觉得是“一语中的”。

我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的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班上介绍,这可能是用英文介绍针灸作用最准确、最精炼、最通俗的短语。但在课上讨论中文翻译时,老师们遇到了困难。因为英文heal可以是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而译为中文时,“针灸愈合”似乎要有宾语才更通顺。比如,针愈病痛、针而自愈(Acupuncturehealspain,Acupuncturehealsfromwithin)。

经过深入思考,我忽然明白了,Acupunctureheals这个短语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没有宾语,为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以后可以不断开阔研究领域,寻找临床证据。而另一种处理方法是译为名词短语,“针灸愈合”或“针愈”。

我已经无法知道“针愈奖”制作者是否有此本意,但十分感激她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问题,针灸到底能治愈什么?对于患者本人,针灸治疗显著延长了她的生命,显著改善她的生活质量,就是最大的愈合。对于医生,这是一个向患者学习的典型案例。(李永明  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