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数学系同学的一个艺术笔记

 乔元庆 2024-05-23 发布于上海

前不久在市集展遇到一群数学系的同学,大家聊了绘画与数学的相关性找个话题。都是学数学的背景,所以很投机。

这里就这个话题写一个笔记,供数学系背景的读者参考。

学数学的人,对绘画的最初感觉,就是这是一个离散的知识体系。数学是一个高度结构型的知识体系,而绘画艺术恰恰是另一个极端。因此数学背景的人,感觉别扭。因为,我们喜欢利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新事物可以展开一些自己能动性,可以自己推想一些事理。而离散的知识体系,无法使用我们擅长的逻辑推理方法。

1950年代的艺术理论大师,贡布里希,在他最畅销的《艺术的故事》一书里面,有一句名言:“没有所谓的艺术,只有艺术家。” (There is no so-called art, only artists )这句话给我们数学头脑的人的感觉,就是更加深了绘画艺术的离散性。

我们感觉画家艺术家,不管怎么说,他们的职业生活不可能都是离散的孤立的,而艺术不光光是各个孤立的画家和他们的作品,组成一个离散的知识体系。但是我们也无法证伪贡布里希的这句话。因为似乎艺术学并不具有论证的逻辑基础。无论你想去论证画家们是互相孤立的,还是论证他们不是互相孤立的,都无从下手。所以感觉画家们不是孤立离散的,只是感觉,怎么去论证?

我们数学系的人,就是喜欢做论证。

所以这个就成为一个有趣的命题。作为数学家,就需要首先弄清楚我们要证明的命题,是明确定义了的,well-defined。我们要证明画家们,不是互相孤立的离散的,那么首先要定义他们的非离散性。

这就容易多了。为什么?因为社会学科已经有一些概念,是被广泛接受的,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比如,生态圈。

人,都有自己的社会生态圈。这个不需要我们数学家去建立这个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了。于是画家也一样,有画家的生态圈。

有了这个生态圈,就可以去讨论画家之间生态圈的形态,讨论各自生态圈的交集,可以研究画家的行为模式(behavior pattern),等等。

但是我们还可以转个弯,考虑一个类似的等价的社会学概念,就是社会场域。这个是法国人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来的,场域理论(Domain Theory)。

以我们数学系的习惯,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抽象,把所要论证的对象简化。无论是生态圈也好,是场域也好,我们需要论证的是画家们不是孤立离散的,也就是要证明存在某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使得画家们不可能是离散孤立的存在。

那么场域理论有什么值得我们拿来做论证的东西呢?有,就是场域理论假定了“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因此人在场域的作用下,就是作为个体参与社会活动,参与场域的符号竞争,而竞争就需要选择个人策略。

至此,我们就建立了一个以逻辑思维方法来论证绘画的领域。较之之前的贡布里希时代的艺术理论,我们就置身于一个数学系的头脑可以有用武之地的轨道。

那么会有啥有意义的推论吗?有,而且很多。几乎是俯拾皆是。

比如,竞争策略,数学上就有著名的纳什均衡。就是说,多方竞争的场合,竞争者选择最佳竞争策略,最后所有人的策略趋同。

换句话说,我们用我们习惯的数学思维,努力去论证一个我们不熟悉的绘画领域里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艺术史领域也许是大家从不论及也无从论及的命题,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也许非常数学化的结果:画家们在绘画场域里面的竞争策略选择最后会趋同。参见纳什均衡和艺术发展

这样的论证和结果,我个人觉得比什么黄金分割决定了美感,要有意思得多。黄金分割,一个初中数学的概念,决定不决定美感,没有什么数学论证。

当我们用数学思维去这么研究绘画和绘画史的时候,我们就不再被动地在离散的知识点集合里面打转,我们就可以提出大量的涉及群体人群的课题,我称之为“宏观艺术学”。比如我们可以研究绘画在历史上是不是周期发展的?就是是不是有高潮和低谷,交替发生?是什么原因产生高潮?又是什么原因产生低谷?诸如此类,很多很多。俯拾皆是。

不仅如此,很多绘画上的课题,用数学思维去考虑,会豁然开朗。这个留待今后再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