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药店,放弃了医保统筹资质

 tbdlt 2024-05-23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医保统筹基金在定点零售药店的一站式结算,给药店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弥补门诊共济后个账基金减少的损失。但医保统筹政策的红利,却远不如个账政策那么好吃。最近,根据深圳医保局官方公布数据对比可发现,深圳有30余家药店或被动或主动放弃了统筹结算的定点资质。

图片

说被动,是因为深圳对于统筹门店最新要求:连续三个月平均记账费用低于2000元,或可医保记账药品种类不满300种(通用名)要进行清退;说主动,是目前深圳对于双通道药店与门诊统筹药店准入门槛基本一致,实行“准入申请,考核退出”,让很多药店选择了“知难而退”。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将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并以申请为准入的主要方式,表面上看大部分医保定点药店都能享受政策利好,但真正落地实施中会发现,除了目前普遍存在的医院处方难外流的痛点外,其中有几条,仍是中小连锁和单体药店无法承受之重。

一是硬件与软件的投入成本

包括医保系统对接、专网专线——结算统筹基金的电脑终端只可以接入医保专网,部分地市要求通过网闸进行物理拦截,另外还包括读卡、POS扫码设备以及部分城市要求的刷脸结算设备等配备,一家店一年的投入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对于医保药品品种丰富度上欠缺,且结算量不多的一些中小药店而言,投入产出难以平衡。

二是医保统筹基金的结算账期

全国大部分地市个账采取的是虚账模式,也就是刷卡部分由医药机构记账,一般是按月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医药机构进行结算,账期一般30天左右。虽然统筹基金也是虚账模式,但账期相较而言更长,且参考医疗机构管理,有5%左右比例的质保金。如果是门特或大病品种的结算,则记账基金金额会更大,对高度依赖现金流的零售药店而言,统筹结算产生的记账基金,则成为其“应收”的风险项,产生较大的资金周转压力。

三是高值品种的经营权限难争取

门诊统筹中涉及到的一些大病或罕见病用药品种,大部分都是高值新特药品,厂家对渠道管理要求严格,渠道经营权一般都是以批零一体为主的大商业自办药店和大连锁为主,需要严格考核药店的冷链管理、药事服务能力等,拿不到经营权的中小药店,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即使争取到少量经营权,对内部的软硬件投入、压货资金等,也提出不小的挑战。

四是统筹品种的低毛利现实

目前对于国谈药品、集采及竞价中标药品的零售药店价格,国家严格控制不可超过医保支付限价,平均毛利率仅4-5个点,这样的毛利水平叠加高强度的管理要求,让没有供应链优势的中小药店难以为继。

五是结算处方审核的严格要求


医保大病结算品种中,不少有严格的支付限制条件,审核处方时需要结合病历、检查报告进行专业判断,如是否属于一线治疗,是否属于靶点用药等等,非一般普通药师可以判定,如因误判调配处方,按照医保监管要求,药店需承担责任,医保将扣除相关结算基金的回款,也难以从患者端追回。

所以,中小零售药店想吃统筹红利,还得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匹配管理要求,具备同等的服务能力,有的放矢去做好自己现有资源的匹配。对于中小药店而言,不能过于依赖医保,但也不可轻视对医保政策的研究。现在全国医保政策大方向上虽然都是逐步放开定点零售药店的统筹管理,但具体到一省一市一区,仍然有较大的差异。需要充分结合自身药店所处的政策环境,对政策细节进行研读,并有意识地结合行业交流机、医保培训等机会,在实践中历练出自身专业的医保执行团队,统筹政策研究、落地推进。无论如何,对于大部分药店而言,先拿到统筹结算的入场券,仍然是关系发展的头等大事。


图片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