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落归根时(下篇)

 福兴堂图书馆 2024-05-23 发布于河南

叶落归根时(下篇)

王平回转头来,冷声冷气地说:

“说呀,姚秘书,'了解一下’之后怎么样?”

我恼火地盯着他的背影,为了不使惠民感到尴尬,我压往气,沉声说:

“王平,有话回去再说。”他满不在乎地一笑:

“随你喜欢,到哪里都可以。”

.....

汽车进村了。马达声惊动了四邻。汽车刚停下,一群人拥了过来。一个农村干部模样的人,一直挤到赵恒身边,紧握着赵恒的手,欣喜地说:

“恒哥,你回来了!”看他那亲切的样子,可想而知就是老张了。

“回来了,回来了。”赵恒的话音里满含着久别重逢的喜悦,和深深的感激之情,“这么晚了,你们还没睡?”

“多少年不见了,乡亲们都想你哪?”“哦--谢谢大家。”赵恒环视着人们,脸色因兴奋而变得明亮起来,眼眶甚至有些潮润,“都进屋去吧。”

这是一幢常见的江南农村建筑:砖墙、瓦顶、木屋架。虽算不上新,打扫得却很干,净,四壁粉刷得雪白。由于人多,挤了满满一屋子,连门槛上也站了好几个人。赵大婶又是泡茶又是分瓜子,忙得不亦乐乎。人们毫无拘束地谈笑着,一支接一支地抽着赵恒带回来的香烟,接连不断地向他打听着城里的种种新鲜事儿。这种邻里间亲似一家的气氛,令人感到那么熨帖,那么亲切。

我悄悄地退到一边,如释重负地嘘了一口气。但一想到那张提货单,又不由得耽心事了。我抬起头来,见王平正以一种审度的眼光打量着我。我顿即明白,他在暗暗地窥视着我的行动。我扭过头,胸中充满了反感。

“姚秘书,”惠民走过来,热情地说,“到我房里去坐坐吧。”

我心里一亮,故意把话说得很响:“好吧,参观参观你的新房。”

走进房内,我随手掩上门,开门见山地说:

“惠民,你的信我和李科长都看过了。今后,关于钢材的事,你不要再和你爸爸讲了。他的脾气你知道,不会答应的,多讲反而会惹他生气。”我打开提包,“这是提货单,手续都已办好,只要派车去装就是了,只是数量,不多了……今后如有什么困难,可随时写信给我。”

“我知道了。”惠民喜出望外地说,“我正担心,别是爸爸刚回来,就让大家感到扫兴……”

“我也来看看新房。”随着这声音,门呼的一下被推开了。王平走进来,两眼盯着惠民手中的提货单,故作惊讶地说:“哦,是提货单?”他以胜利者的姿态笑了起来,“姚秘书,我一向以为你是个正直的人,原来,你也喜欢搞小动作!”

我急忙把门关上,沉着脸严肃地说:“王平,你有什么意见,回到厂里再说,现在不要咋咋呼呼的……”

“不行。”他红着脸。

我的心一凉:完了,看样子,不把事情闹大,他决不肯就此善罢甘休。我强压着怒火,用近乎恳求的语气说:

“王平,你听我说……”

这时,门开了,赵恒慢慢地走了进来。他目光犀利地注视着我和惠民。乡亲们跟在赵恒身后,张着嘴,惊诧地望着我们。一时间,屋子里静得可以让人听到自己的心音。王平扭着头,弯曲的嘴角边,挂着得意的冷笑。惠民垂着脑袋,不敢接触父亲严厉的目光。我六神无主,不知怎么办才好。

赵恒怒视着惠民手中的提货单,低沉而严肃地问:

“哪里搞来的?”

“是我给惠民的。”我连忙回答。他板着脸,一字一顿地说:

“你们干的好事!”他一把接过提货单,在单子的反面写了一行字--批评了李科长不应这么做。接着两眼盯着惠民……

“老赵!”老张急忙抱住赵恒的胳膊,激动地说,“你不能怪惠民,是我不好..."

我带着哭音说:“不,责任在我,您批评我吧。”

赵大婶冲到赵恒面前,说:

"老头子,你怎么刚到家,就发这么大的脾气?他也是为了大家,又不是为自己

赵恒放下手臂,大声道:

“你不知道,这是国家紧张物资,许多国营企业都满足不了,他这样做,等于从大工厂嘴巴里夺饭吃……”他回过身去,面对着人们,感触地说:

“老张,我知道,我这次回来,你,还有乡亲们,对我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望我能帮助大家解决一些物资上的实际困难……可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一颗老共产党员的心,我是想不应利用我的关系来帮助建设家乡,应该用我的几十年办厂的经验,用我进入第二阵地的革命精神,通过自力更生、就地取材,供销对路的途经来当好参谋……"

“恒哥,你有这个心就好,乡亲们最需要的就是这个。”

老张紧握着赵恒的手,接着又对乡亲们说:

“老赵今天太累了,大家回去吧,明天再来看望他。”

人们陆陆续续地走了。我们也该走了。前面就是公社招待所。为了尽快赶回厂里,我决定明天一早就出山。我走上前去握着他的手,道:

“您,多保重。”

他又把手伸给王平。王平抖抖地捧着赵恒的手掌,惶惑地仰起脸来,望着赵恒温慰的笑容,由衷地叫了一声:

“赵厂长!你原谅我吧……”两颗悔恨的泪珠流到了他的脸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