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代校长要有“五气”

 丛耘720 2024-05-23 发布于江苏
图片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迫切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校长来引领时代风气。什么样的校长才堪此大任?


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校长,他们和他的后继者使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学校,人类的文明因此得以薪火相传。

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进入一个“历史需要巨人”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做校长所需要的不仅是一点经验,一点知识,一点作为,而是卓越的教育思想、扎根大地的教育情怀、渊博的学科知识、民主化的管理体制、坚守课堂的职业操守……这样才有可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造就伟大的人才。

图片

学者气


学者气是校长的底色,也是校长在教师心中树立形象的根基,但是现在许多校长只知道本专业的知识,对非本专业的知识所知甚少,更有甚者,许多校长不是教育专业出身,没有当过一天教师。这样就从宏观上没有办法把控学校的学术高度,没有办法深层与教师进行沟通,也没有办法引领学校的课程方向。

不读书,不读有深度的书,使许多校长无法建构学校的图书阅览室书目框架,无法对教育部的课程进行深度解读,更无法建立有个人色彩的课程体系。校长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名行政官员,也有的成了一名教务员。

我认为,新时代的校长,必须是通才,就像五四时期北大蔡元培先生、胡适先生一样,学贯中西,文理兼通,这样才能建设伟大的学校,开风气之先,塑造历史需要的人才。

图片

江湖气

“江湖”是中国武侠文化里的一个词,在山东方言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就是讲道义,守诚信,头脑灵活,善于经营。教育不是“江湖”,但是,只读书死读书,只守课堂不问外事,一身的书呆子气,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校长。

新时代的中国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校长的历史境遇已经与以往不同,这就要求校长要懂得经济,懂经营,要熟悉中国文化的优劣,能拿捏好人际关系;同时,由于社会的金钱化倾向,校长还要站在道义的角度,引领学校发展,引领学生的精神走向,要讲义气,有担当的精神,有家国情怀,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但是学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学校师生的吃、喝、拉、撒、睡都和金钱打交道,学校在特殊人才培养上要借力社会的教育机构,学校发展又可能建设许多工程,这就意味着校长必须与社会各个层面的人打交道,有一些“江湖”气。

有许多校长到啥地方都“水土不服”,自命清高,不能灵活地盘活学校的现有的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社会关系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一味地等、靠、要,结果自己成了孤家寡人,干群关系紧张,学校的发展成了纸上谈兵。中国有茶文化,有饮食文化,校长也要食人间烟火,举重若轻,化百炼钢为绕指柔。

图片

民主气

几千年来的封建文化和目前学校的行政化倾向,使许多校长只看天不看人。

实际上,每个学校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学生构成不同,教师结构不同,课程资源不同,用黑格尔的话说,都是“独特的这一个”,要把学校做大做强,就要尊重这“独特的这一个”,俯下身段望闻问切,为学生成才服务,为家长期望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根据我个人十几年的校长经历,主要做法有四点

一是建立民主化管理平台,包括微信平台,管理性App等,让校长时刻能听到教师、学生、家长的心声,并及时反馈;

二是成立学校学术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及时召开教代会,讨论学校重大问题,反映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领袖意识;

三是关注学校困难群众,解决一线教职工的后顾之忧;

四是对所有的教职工一视同仁,无论福利待遇还是评奖评优,能照顾到全体教职工,从而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弘扬正能量,使学校一直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更重要的是,校长身上的民主气会感染到老师,老师会感染到学生,学生成为社会栋梁以后,可能推动社会的民主进步,进而为民族的振兴、文化的复兴作出贡献。


图片

贵族气

校长身上的精气神集中体现在贵族气上,这是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校长共同拥有的一种品格。中国教育的祖宗孔子就是贵族出身,欧洲人文主义的三杰之一维夫斯也是贵族出身。

贵族气不一定是物质富有,而是精神富有,是一种以荣誉、责任、担当、自律为价值核心的先锋精神。干净、优雅、有尊严,这是贵族精神在校长身上的基本体现。

反观现在,干净者无几,优雅者寥寥,有尊严者虽多,但是在贫贱和诱惑面前却很难保持。这样的情况使校长很难在老师和学生心中树立起崇高的形象,很难把一所学校变成一所伟大的学校;而我们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所限,由于家庭物质条件所限,由于现在的社会环境,很难学到、感受到贵族气,所以,高分数背后常常是低品格,甚至是没品格。

我们的许多学生甚至除了分数之外别无所会,我们的老师除了分数之外别无所求,别无所教,归根到底,还是校长出了问题。

图片

作家气

写作是一种灵魂的生活,学校是精神的家园。一所学校要成为有创造性的学校,成为学生心灵的家园,要塑造有灵魂的伟大的人才,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校长的写作素养。虽然孔子述而不作,但是从《论语》里,从他编纂的“五经”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写作素养。

一所伟大的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而校歌、校刊、文学社、标语宣传口号、展板文本、专题片脚本等等文化载体都是需要一流的写作才能的,可是许多校长包括大学校长是没有写作才华的,甚至我们在许多名校的宣传栏、招生简章上可以看见不少的中英文文字和标点错误。这不是校长没有看或者没有时间看,而是看不出来。正因为校长如此,学校的学术也不能得到有力地支撑和领导,学生的精神生活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最后限制了学校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有句话说“你要发光,你身上得先有光”,校长的“气”就是校长身上的光。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师者之师,一只乌鸦是领导不了一群雄鹰的;只有校长们具有个性化的、特殊的优秀的品质,学校才能具有优秀的品质,才能塑造出无愧于时代历史巨人。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迫切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校长来引领时代风气,古人说: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里的“先生”首先应当是校长。

来源 | 中国教育之声
作者 | 贾崇怀
责编 | 未名  排版 | 未名

♾♾♾

为赋能学校声学健康管理工作,创新教师和学生声学健康管理模式,一直致力于研究学校改进提升的校长会智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汇聚北大院士智慧,集结顶级专家力量,联合国际领先视音企业,制定一整套健康教学智能辅音系统——魔音方盒,通过无喇叭式等多项发明专利,解决传统扩音设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应用痛点,消除噪音影响,消除邻班干扰,消除变声失真,消除声场不均,倡议发起“重构学校新'声’态”,走向“学生护听、教师护嗓、高效课堂”,帮助学校开展健康声学管理工作。 详情咨询👇👇👇

图片



图片
  徐启建:“天地人和”,中国学校改革的核心问题!
●  倡议|停掉“噪音课堂”!学校需要一场听觉革命
  当前,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6个误区
 “书记和校长谁是一把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要走好“一盘棋”
  我,“潜入”北京十一学校,被李希贵的改革震撼了 | 深度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