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画传统技法解析:巨然

 shineboy1 2024-05-23 发布于加拿大

Image

巨然是南唐至北宋的著名山水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初在南京开元寺为僧,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后随南唐后主来到都城汴梁(开封)。巨然的山水画受到同乡董源的指授,深得其神韵,岚气清润,积墨幽深。沈括有诗句说:“江南董源偕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开创了山水画的一大派系。

Image

巨然《万壑松风图》上海博物馆 藏

从宋代的米蒂到明末的董其昌,对他们无不推崇备至,尊为师祖。他们的画,“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画得苍茫浑厚,郁郁葱葱。江南多土山,所以山石采用披麻皴,山头作累累积石,谓之“矾头”。这些技法特点,都是从自然中提炼出来的,把隋唐以来的山水画技法,推进了一大步。巨然的真迹现在还可以看见,上海博物馆所藏《万壑松风图》,很能够反映他的风貌。

Image

巨然 秋山问道图 纵165.2厘米,横77.2厘米,台北故宫藏▲

仿巨然石法

巨然作山石,多用长条般的皴笔平列或交织而成,习见的一种是长披麻皴,多用在大片的山坡上,而体积较小的“矾头”,则以较短的皴法和渲染来表现。

Image

巨然 石画法  溪山兰若图 局部▲

Image

仿巨然石法▲

Image

巨然 溪山兰若图 纵185.4厘米,横57.6厘米,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仿巨然树法

巨然画树,树干多被折,甚至作蜷曲之状,姿态多变化,给人一种韵律感,仿佛有山风吹动的意味。点叶多浓密(很少作夹叶),给人繁茂苍润之感。

Image

巨然 树画法 层岩丛树图 局部▲

Image

仿巨然树法▲

Image

巨然 岩丛树图 ▲

仿巨然笔意·平远法

平远法要求平中见远,下图写行舟苍茫江上之景。史称巨然善写“水深密林”“烟岚气象”,此图正是追仿其意的。图中带有波折的横划线条,表现沙洲和水波,是一种概括的手法,后人常有效法的。远山层层叠影,烟雾迷蒙,很有真实感,元人多拟之。

Image

仿巨然笔意·平远法▲

仿巨然笔意.高远法

此幅不论浓郁的丛林、高耸的峰峦,还是清澈的泉流、隐约的山道,皆可窥见巨然的风貌。图中笔调浑厚的披麻皴山石,正说明这里描绘的山峦是以土质为主的。山巅和“矾头”上的焦墨破笔点,簇簇落落,从空落下,更见精神,正是巨然的创造。高远法,实际上就是山峦林木的重叠法,或叫叠嶂法。需要注意的是通幅的气势和相互的照应。安排流泉、山路的方法,是一个好的传统,仿佛人体的血管,可以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

Image

仿巨然笔意.高远法▲

Image

《清晓》参照巨然法创作▲

《清晓》是从巨然画法中出新的,着力刻画清晓的意境。因为借用了巨然平远的章法和苍润浑厚的笔调(繁郁华滋的丛林、简淡苍茫的水坡),所以能够做到笔简而意深。简淡清新的远山结合了新法,而用疏落的苔点,与前景统一起来,所以并无生硬之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