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燕:恩来壮中华 我辈须再行

 兰若青青 2024-05-23 发布于陕西

图片

刘燕(左三)与校报记者合影

刘燕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副研究馆员

记者:您对本次参加学术研讨会有什么感受呢?

刘燕:这次研讨会十分成功,我觉得深受教育。淮安这城市我来过很多次,我很喜欢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也很喜欢咱们淮阴师范学院朝气蓬勃的同学们。你们为这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付出了极大努力,让我们有很舒适的研讨体验感、获得感。从同学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学院的希望和城市的未来。

记者:您能谈谈周恩来与邓颖超这对革命伴侣一生为民的“初心”情怀对当代青年发展的启示吗?

刘燕: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青年时代处于国家积贫积弱、战乱频发的时代大背景下,他们作为那个年代的青年人,给我们当代青年人很多人生启示。第一点就是:要立大志。青年人一定要有把自身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远大志向,比如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邓颖超在学生时代的作文里呼吁:“望吾同胞从此上下一心,振起精神,谋国家之进步”。所以,我们青年人要向他们学习,把自己的学业和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第二点就是要脚踏实地。在心怀远大理想的基础上,要实事求是,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做好人生的规划,一步一步地去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样循序渐进,我相信最终大家都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记者:您对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传承和弘扬周恩来精神风范”有什么建议吗?

刘燕:你们坚持不懈地举办学习周恩来的活动值得称赞,淮师“周恩来班”的创建活动值得肯定。这个活动代表了周恩来总理家乡的大学生在传承和弘扬周恩来精神风范方面做出了实际行动。在全国的高校里,你们走在前列,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希望同学们坚持下去,善始敬终。把一件事情自始至终做好是很不容易的,开始的时候总是劲头很足,干着干着就没劲儿了,坚持不到终点,这个不好。年轻人要有一个规划,有一个完整的代代相传的过程。周恩来精神风范要在你们这里传承下去。至于我对同学们有什么建议的话,同学们可以多读一读周恩来的原著,比如说他在青年时代写下的五十二篇作文,他在《敬业》和《校风》上发表的文章,以及他青年时代的演讲稿等等。要从原著里深入地挖掘、吸收周恩来的精神内涵,看看青年时代的周恩来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和素质。1913年,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中学,他为自己制定了五个“不虚度”的要求: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1918年,周恩来在旅日日记中,给自己立下了“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的志向。建议青年大学生把周恩来青年时代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努力奋斗。

记者:那请问您觉得学习周邓风采对当代年轻人树立一个正确的恋爱观有什么帮助呢?

刘燕:关于周恩来和邓颖超的感情,邓颖超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之间不是一见钟情,更不是恋爱至上。”建国以后,周恩来总理和他的侄女周秉德做过一次交流,他说,“我找的伴侣是一定要能经受得住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我觉得他们这种革命伴侣关系对青年人的启示就是,恋爱一定要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不要去在意对方的外表,也不要去在意对方的家世等。1917年,周恩来即将从学校毕业,“南开校父”严修非常欣赏周恩来的人品和才华,有招他为女婿的意愿。以严修的名望和社会地位,能娶他的女儿为妻,无疑是令人羡慕的。但令人不解的是,周恩来却很有礼貌地婉辞了这门亲事。后来周恩来在和一位同学散步时,说出了自己拒绝这门亲事的原因:“我是个穷学生,刚入学时,学习和生活费用靠伯父支持,现在虽然靠成绩好,做了免费生,生活费用还要靠自己解决。以我这种情况,假如和严家结了亲,我的前途一定会受严家支配。所以我辞却了这门亲事。”严修很器重周恩来,表示“人各有志”,还是继续资助他,为此设立了“严修奖学金”,帮助周恩来去欧洲探求真理,鼓励周恩来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总之,对于恋爱这一方面,两个年轻人在一起,除了要有正确的恋爱观,最主要的是要有共同话题、共同志向、共同爱好,这样才能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共同发展,让彼此都有一个美好而幸福的人生。

                                                                 (记者 刘佳雯 孟晓庆 王紫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