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芦中记忆|苗苏北

 运河儿女 2024-05-23 发布于江苏

芦中记忆
——祝贺宝应县芦村中学1979届高中毕业生40年同学会
宝应故镇,名唤芦村。
西陲文萃,芦中斯盛。
校河四环,校园方正。
一条中轴,南北纵呈;
中立苍松,权当屏门。
大门南设,宿舍北存。
教室办公,中部雁阵。
间夹菜畦,春绿秋橙。
操场于东,田径球绳;
紧临其西,小球场衬。
再其北者,学农田埂。
码头于西,涤衣洗砧;
食堂毗邻,煮烧炒蒸;
一眼水井,哺饮师生。
闻其沿革,52落成。
溢美县内,初中昌盛。
小升初者,竞相趋奔。
各科教师,不乏干城:
代数柳高,几何吴胜,
朱静鸿儒,博学隐忍。
文革扩展,高中新增。
师者谆诲,学子勤奋。
桃李百千,各业驰骋。
学府蛰乡,教化启蒙。
五十余年,精稼辛耕。
造福桑梓,功业深深。
嗟乎“改革”!乡校裁并。
钟声虽远,记忆长恒。
————

@芦中手绘图

注释:
1.芦村中学始建于1952年,文革前为初级中学,在本县颇有名望。文革时,增办高中。
2.“代数柳高”:柳骥老师,人称“柳代数”、后曾任教育局长。
3.“几何吴胜”:吴敬佐老师,人称“吴几何”。名师也。
4.“朱静鸿儒”:朱静老先生,系南京下放高知(中央大学毕业,文革中的所谓“历史反革命”),国学功底深厚,书法隽永。文革间被贬在校喂猪,有卧薪尝胆之大气。
5.公元2000年,芦村乡撤销,芦中也随之关闭。
苗苏北 2019.3.29

最近精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