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仁师傅|少校

 运河儿女 2024-05-23 发布于江苏

2001年,趁着人们学驾驶、考驾照正兴的东风,我利用当年暑期学校里仅有高三一个年级上课的机会,和单位一同事去县某知名驾校报了名。在经过填表、体检和理论学习后,师从一仁姓师傅学驾驶。
仁师傅个头高挑,身材瘦削,50岁不到的年岁就已谢顶,残留的几根长发被他视若珍宝,任由其在自己那形似溜冰场的头顶上随风飘动,让人看了不免觉得有点滑稽。
仁师傅工作很严厉。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他作为教练代表,在我们那一批学员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仁师傅说:“学开车,无捷径可走,关键是要多练,俗话说熟能生巧,这就需要耐心和毅力。只有刻苦练习,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掌握正确的驾驶技巧,进而成为一名熟练且合格的驾驶员”。
接着他特别强调:“来者都是学员,我不管你是大领导、小老板,还是平头百姓,既然来驾校学车,你们就是我的学生、我的徒弟,学习过程中必须遵守纪律,听从指导,否则,不要怪我这个做师傅的不留情面,因为,交通安全无小事”。
仁师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举两个例子:
1、按程序:车辆启动,首先是将离合器踩到底,然后挂上一档,接着打开左转向灯,鸣喇叭,最后松开手制动。
而我在学练时,几次操作都是习惯性地忘了鸣喇叭,往往是忘几次,手就被仁师傅敲几次,说实话,敲得还真有点疼。
2、依交规,严禁酒后驾车。
一天周日下午,一位估计中午刚从酒桌上下来的某企业的大老板,剔着牙缝,哈着酒气,满面红光地乘车来到训练场地,下车后摇摇晃晃都站不稳了的他,竟然还牛皮哄哄地扯着个嗓子嚷嚷着非要仁师傅让他上教练车练倒车入库。
结果可想而知,不仅要求没得逞,还挨了仁师傅一顿臭骂,吓得他一下子酒醒了大半,不停地打招呼、赔不是,继在学员会上做了检讨后,隔天还请我们顺道氾水吃了一次长鱼面。

看似严厉的仁师傅,其实相当人文。
因高三年级在补课,我和我的同事其时即使是暑期也无法按时参加日常的训练。
据此,仁师傅主动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专门给我俩提供了特定的早晨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后练车的机会。现在每每想起这件事,我都感动不已。
练车过程中,无论是“过杆、快速加减挡、过Z字弯、S弯、侧方停车、坡道起步和上单边桥”的小路项目,还是“路边停车、掉头、转弯”等大路科目以及油门的掌控、刹车的使用,仁师傅对每一位学员均能做到耐心指导,反复示范,不厌其烦。

为帮助我们这批初学者克服普遍存有的恐惧心理、急躁情绪,仁师傅还不失时机地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帮助大家增强开车的信心和勇气。
他经常告诫我们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开车一定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遇事保持冷静,千万不要开'英雄车’、'赌气车’和'疲劳车’,要注意劳逸结合,以旺盛的精力、健康的体力和敏捷的反应速度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行车安全”。
近一个月的暑期学车训练很快过去了,在仁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我们这批参培学员,去市里大考全都一次性通过,当时,大家那个高兴劲哟,简直是无法言表。

返程回来的当晚,我们欢聚一堂,集体请仁师傅大搓了一顿,这次仁师傅破例喝了个酩酊大醉。
即便是醉了,他也不忘师傅的职责,打着饱嗝,眯着惺忪的眼晴,用手指着我们每一个人,严肃地说: “你们都给我听好了,刚学会开车的人,谁都避免不了'两馋’,'两馋’知道吗?对,就是眼馋、手馋,也就是说看到什么车都想去摸两下。今天在这里,师傅我特别强调一下,在没拿到驾驶执照前,谁都不准擅自开车,你们记住了没有?”
师傅就是师傅,不服不行。
2001年10月领到驾照的我,那个馋劲,正如仁师傅所言,看到拖拉机,只要是带方向盘的都想坐上去开两把。
那时,真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刚领取驾照才三天的我,在学校驾驶员请假,校部门领导又急着集体去淮安学校观摩的情况下,我竟敢自告奋勇地做了一回代驾,且安全地打了一个来回。
在此之后,拿到驾照还不到两个月的某一冬日的傍晚,下班后,我和几位要好的朋友去泾河张桥吃狗肉,餐毕出门时,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在驾驶员酒喝高了的情况下,没吃酒的我居然开车滑回了县城,并非常热情地把车上的朋友一个个送到家。

从此以后,我开车的胆量就越来越大,上高速去南京也能开单片,并行驶自如,不过旁边必须坐着一位老驾驶。
后来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没买车。因为没买车,因此也极少再开车,以至于日后越不开就越不想开了。
人的一生,许多事情就如同开车,从当初的淮安能够打来回,夜晚雪地敢滑行,南京可以开单片,到现如今什么车都不敢碰,也不想碰,我经历了心力、体力变化的全过程。
尽管车不开了,但我和仁师傅的联系一直没中断,学车过程中,仁师傅反复强调的安全知识我亦始终铭记于心,并付诸于日常的出行中。

最近精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