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命运多舛难回乡

 singer0852 2024-05-23 发布于北京

北京古观象台

▌高小龙 著

根据《凡尔赛和约》第131条,德国才被迫于1920年6月10日,将这批仪器拆卸打包,装上日本“南开丸”号货轮,运往中国。当时中国还没有开辟自己的远洋运输航线和本国的货轮。

经办的官员们本以为至此可以舒一口气了。可万万没想到,一直对中国包藏祸心的日本政府竟然趁火打劫,在轮船途经日本神户时,违背最基本的商业道德,将仪器扣下,要挟中国政府承认其在山东的特权。消息传到国内,引起国人的愤怒声讨,全国各大报刊都刊登文章进行谴责。其他各国列强为维护各自在中国的利益,也纷纷站出来表态反对。

迫于各方压力,1920年9月20日,日本人才又将仪器装上另一艘日轮“樱山丸”号开往天津。直到1921年4月7日,这批仪器才辗转到北京,由荷兰公使欧登克代表德国,将仪器交还给北京观象台。此时距它们离开德国已经280天,一路的辗转颠簸,大部分仪器需要彻底修理才能使用。可是,这些仪器并非就此平安无事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又大举向华北平原逼进,我国人民为保护珍贵的历史文物,不得不又将最珍贵的明代制造的浑仪、简仪、漏壶、圭表和清代制造的小地平经纬仪等七件仪器,运往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暂存。可此后至今,运往南京的天文仪就再未回到故乡。

北京天文台上,只留下了体量过重的清代制造的那八件大型仪。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