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 | 周利修:明光浮山小长城一日游随笔

 新用户9326cauu 2024-05-23 发布于安徽

明光浮山小长城一日游随笔
周利修
听说柳巷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浮山堰遗址打造成“明光浮山小长城”,已成为明光北线旅游的重要节点。五一小长假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了浮山堰遗址。还别说游人还真不少,环视路边停放车辆足有二十几辆。
向浮山小长城走去,映入眼帘的是望淮两个大字。据说因此山坐落在淮河南岸,除南面与紫阳山脉相连,其余东西北三面处于淮河的环绕之中,无论在山顶或淮河下面,看其山均有浮于淮河水面之势,故名曰浮山。

跟随游人延石阶望上行走,逐步映入眼帘的蓝天、绿树和淮河的碧水,令人心旷神怡。


登顶后从小长城南侧返回,仔细阅读浮山堰情况介绍,除了解到浮山堰工程浩大,动用劳力多,对研究古代水利工程、军事设施等都有重要意义外,还了解到浮山灵岩寺晚钟、饮马池映月相关情况。来到灵岩寺遗址处,据说当时由于淮河浮山段水流湍急,经常发生船毁人亡事故,在唐朝时候为了祈祷平安而建此寺,宋重修。那时此寺香火旺盛,是过往船只必拜之地。明嘉靖帝御书碑匾楹额,清光绪年间重修殿阁亭台。后来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文革时期的破坏,现在只剩下一些残砖破瓦和被砸坏的石碑、石龟等。



发现两个不认识的字“赑屃”,增长了见识。用手机查了下“赑屃”读bì xì,亦称龙龟、霸下,据说是龙之九子之一,排九子之首。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灵岩寺遗址向西北不远处淮河边悬崖处有传说的仙人洞。据说淮河水上涨时此洞即随水位升高,水位下降时此洞也随着下降。大文豪苏东坡游此曾做诗一首:“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共坐船中那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传说洞中住着一位神仙是神算,与当地一老翁关系甚好,经常邀老翁在此洞中做客,用金碗金筷盛着珍馐美味,饮酒赋诗。一日,老翁家来一重要客人,随向神仙借全套金制餐具以示隆重,神仙没有掐指一算,慷慨交付,不料还回来的全是赝品,气得神仙关上仙人洞大门,至今还没有把门打开。
浮山也是文人墨客常聚的地方,至今尚留下当年文人墨客的上联:站浮山,望五河,五河五道河:淮、浍、崇、潼、沱;夫人文采很好,略加思考给出了下联:立珠峰,观五洲,五洲五大洲:亚、非、拉、大、欧。很工整,但我想当年出上联的人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浮山小长城一日游收获是很大的,旅游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朝阳产业也是幸福产业,但旅游是长线投资,实现以点串线、以线编链的目标路还很长,需要全市上下结合明光全域旅游规划招大引强,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我们坚信明光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文化明光|我为家乡代言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