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十大顶尖的制造业发达小国

 蓝林观海 2024-05-23 发布于山东

瑞士

全球地位

瑞士是享誉全球的制造业强国。长期以来,瑞士始终位列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列。众多周知,瑞士制造的钟表、军刀和精密机床均享有盛誉,同时瑞士也是世界上金融服务周到的国家之一,更是全球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欧洲花园”之称。

瑞士与新加坡、比利时并列为世界上人均出口额最高的三大国家和地区。联合国的调查表明,瑞士强大的贸易竞争力主要源于以下因素:瑞士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瑞士人民精通多种语言,包括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瑞士的职业培训体系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瑞士的产品质量享誉世界;瑞士政治稳定,劳资关系融洽;瑞士劳动力工时合理,效率高;瑞士拥有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和通讯等;瑞士的服务业水平达到了AAA级标准,特别是在银行和保险等领域;瑞士擅长有效利用国际分工;值得一提的是,瑞士的科研水平达到了世界顶级标准。

英文Know-how的音译,意思是“技术诀窍”。据调查,瑞士制造业无论大小企业均拥有“Know-how”,而且中小企业人均拥有“Know-how”远高于大企业。瑞士仅机床业拥有的“Know-how”就多达5000项。瑞士有一家专门加工手表壳体的小企业,已有90年历史,拥有320项“Know-how”,人均拥有四项。

由于瑞士对教育有着极高的标准,这个人口仅700多万的小国,竟然涌现出16位诺贝尔奖金得主。它不仅催生了世界级的金融、机械、钟表、电子和仪器等精品行业,以及旅游业的繁荣,更在培育顶尖人才方面达到了世界金字塔的尖顶。

图片

机电金属产业

瑞士最大的工业部门,其产值占GDP的比重约为9%,涵盖了冶金、机械工程、车辆制造、电子工业以及精密零件加工等。同时,它也是瑞士雇用人数最多的行业,从业人数达33.8万。该行业的产品约有80%用于出口,主要出口产品包括医疗器械、金属加工设备以及测量和校准仪器等。

钟表制造

钟表业是瑞士第三大出口行业,作为全球最大的钟表制造国之一,瑞士汇聚了众多享誉全球的钟表品牌,产品以腕表为主导。瑞士每年生产的手表中,超过95%都用于出口至世界各地。尽管瑞士是一个小国,却缔造了无数“世界级”的精品。瑞士手表的“含金量”极高:平均每块手表的出口创汇曾一度是日本的1.5倍。瑞士手表在全球手表市场占据了65%的份额,而在高科技手表领域更是高达77%的占有率。

精密机床

瑞士机床在工业界享有盛名,其生产的机床声誉卓著,全球有150多个国家长期采用瑞士数控机床产品。长期以来,瑞士机床出口额稳居世界前五,人均机床出口创汇近30年来始终领先全球。特别是精密机床,备受各国推崇。有人曾计算过,若以重量计价,瑞士机床每千克的价格是日本机床的2.8倍、美国机床的3.2倍,更是我们出口机床的10倍。尽管瑞士机床价格高居“世界”,但其机床始终是国际市场上的热销产品。

瑞士莱斯豪斯机床公司,这家规模中等的企业拥有员工600余人,其生产的精密螺纹磨床价格虽高居世界前列,但市场需求却持续旺盛。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全球各国机床业的库存量中,瑞士的库存量相对较少,因此瑞士机床业的资金流动率居“世界”。在瑞士机床业界,流传着一句响亮的口号:“产品卖不出去,是设计上的失败”。正因如此,瑞士的机床设计别具一格,其两大显著特色便是高精度和高标准。

图片

瑞典

瑞典制造业点评

瑞典身为欧盟成员国之一,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常居前列。虽然瑞典人口仅990万,却以“小国家、大工业”闻名于世。瑞典在全球拥有强大的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以及世界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实力。尤其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瑞典同样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瑞典还是欧洲铁矿砂出口的最大国家。按人口比例来看,瑞典是世界上跨国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瑞典拥有多家享誉全球的制造企业:比如著名的沃尔沃汽车、ABB电气、斯堪斯卡工程公司(Skanska)、伊莱克斯电器公司(Electrolux)、爱立信通讯公司(Ericsson)、宜家家居、SKF集团……这些企业大都是世界500强的常客。

瑞典的制造业十分发达,并且逐渐发展起采矿冶金、特种钢冶炼、机械设备、精密仪器和家具制造等产业,催生了一大批诸如基律纳铁矿公司(LKAB,1890年)、斯凯孚轴承公司(SKF,1907年)、沃尔沃汽车公司(1927年)等全球巨头。还有,瑞典与芬兰强强联合成立的斯托拉-恩索纸业集团,居全球造纸企业第二位。瑞典的爱立信公司成为瑞典新经济的领头羊。瑞典电信与电子产品出口量位列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日本,从事电信产业的人员占到就业总人口的15%。

图片

瑞典的六大支柱性产业

采矿冶金、林业造纸、机械制造、制药、电力和通讯。

瑞典产品特点

制作精良、质量上乘著称,被称为全球设计之乡。瑞典设计新颖别致,简约高雅,功能性强,在全世界已成为质量和品味的象征,无形中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价值。'瑞典制造2030”的关键词是创新和持续。瑞典创新局提出该国未来制造业在创新研发前提下实现再工业化的愿景:“2030年,瑞典有望成为研发与制造高级产品与服务的少数国家之一。

瑞典产品以制作精良、品质卓越而著称,被称为全球设计之乡。其设计风格独特新颖,简约而高雅,功能性强大,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质量与品味的代名词,无形中为产品增添了巨大的市场价值。“瑞典制造2030”的核心词汇是创新和持久。瑞典创新局描绘了该国未来制造业在创新研发引领下实现再工业化的宏伟蓝图:到2030年,瑞典有望跻身研发与制造高端产品与服务的少数国家之列。

图片

比利时

比利时制造业点评

比利时处于欧洲的十字路口。被誉为'西欧的十字路口'。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拥有有享誉世界的滑铁卢古战场,也是众多国际机构及全球总部的所在地。布鲁塞尔也是国际政治经济中心、世界第二大国际会议和展览中心。

比利时尤其纳米、化工、微电子、生物制药等技术水平居 世界前列,拥有1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利时的劳动力素质高,劳动力生产效率曾经排在世界第五。

比利时是全球十大商品进出口国之一,按人均出口量计算排名世界第一。比利时50%以上的工业产品选择出口,尤其是金属丝线、平板玻璃、梳洗毛线、钻石等的出口量均列世界前茅。

比利时是全球汽车生产大国,其人均汽车(涵盖轿车和商用车)产量高居世界榜首。汽车制造业在比利时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尽管比利时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自主品牌,却拥有沃尔沃、奥迪、福特、欧宝、大众等世界知名轿车品牌的组装基地。例如著名的沃尔沃卡车组装基地,以及全球知名的大型客车制造企业(如Van Hool和VDL Jonckeere)。值得一提的是,比利时在欧盟的人均汽车产量位居首位。

图片

比利时在航空航天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比如欧洲很多的飞行器和航空器,其中包括欧洲的空中客车、美国波音及F-16战斗机、阵风、猎鹰7X、阿丽亚娜4号和5号火箭发射装置,以及SPOT5地球观测卫星等,都采用了比利时的航空航天技术。

比利时在全球设有6个航天中心、12个研究中心。例如,比利时航天巨头瓦隆,在中远程飞机助推器领域,赛峰航空助推器(SAFRAN AERO BOOSTERS)是全球的领军者。再如索纳卡(SONACA)公司,是全球航空制造领域的佼佼者。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每3个大型风力发电场(超过2兆瓦)中,便有一个采用了比利时企业的技术。比利时在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上更是欧洲的领军者。此外,比利时早在90年代便是欧洲率先建设全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国家之一。

全球许多公司巨头在比利时设立了研究中心,比如著名阿尔卡特—朗讯贝尔实验室、著名的思科分支机构——亚特兰大科学中心。比利时的MEC是世界领先的纳米电子研究中心。

比利时被誉为世界钻石之都。比利时是著名的全球原钻集散地,比利时控制了全球80%的原钻交易、55%的加工钻、45%的工业用天然钻交易。

图片

荷兰

荷兰制造业点评

荷兰是全球经济的发达之国,位列世界十大主要发达国家,并跻身人均收入最高的前十名之列。荷兰在电子、化工、水利、造船以及食品加工等行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实力。荷兰作为欧洲大陆的关键交通枢纽,具有重要地位;多年来,荷兰一直是中国在欧盟内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荷兰又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曾被誉荷兰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强国,被誉为“海上马车夫”。从地理特征来看,荷兰位于欧洲西部,是一个著名的低地国家,有四分之一的国土低于海平面。尽管荷兰国土面积较小、人口不多,但却孕育了12家位列全球500强的企业,如世界闻名的壳牌石油、飞利浦、联合利华、阿克苏·诺贝尔等跨国巨头。此外,荷兰还拥有如ASML、恩智浦这样的全球半导体产业重要企业,以及EXACT等客户遍布全球的信息软件及服务企业。

图片

汽车产业是荷兰的主要制造业之一,为全世界各大制造商提供系统、元件和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包括诸如宝马、戴姆勒克莱斯勒、通用汽车、标致雪铁龙和大众这样的大型汽车制造商,也有像包括玛莎拉蒂、兰博基尼、宾利和法拉利在内的顶级品牌。

荷兰航空业实力位居欧洲第六位,拥有航空制造、飞机维护、维修和大修(简称 MRO)以及太空活动等一系列大型项目。

荷兰拥有着赫赫有名的飞利浦巨头。飞利浦于1891年在荷兰创立,专注于照明、家用电器以及医疗系统的产品研发与生产。在2018年最新发布的《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飞利浦荣登第53位。从20世纪上半叶的碳丝灯泡、收音机、X射线管、电动剃须刀,到下半叶的卡式录音机、集成电路、节能灯、镭射影碟、激光唱盘、光学电讯系统、电视机、压缩光盘等创新产品,再到21世纪初的液晶显示器、平板电脑、手机等,飞利浦始终站在创新的前沿,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潮流。如今,飞利浦电子已跻身全球最大的电子品牌之列,并在欧洲名列前茅。

图片

爱尔兰

爱尔兰制造业点评

爱尔兰,这个远离欧洲大陆的小国,尽管仅有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和480多万的人口,长期以传统农业为主,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其经济却实现了腾飞,其显著的发展成就至今仍然让全世界瞩目,因此爱尔兰被誉为“凯尔特之虎”。

爱尔兰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特色产业。其中,信息通讯技术产业、国际金融服务、生物医药化工产业、食品饮料产业、航空租赁业以及旅游业等都是其重点及特色产业。

爱尔兰的制造业拥有大约4000家企业,是该国第二大行业。这一行业曾经占据了GDP的36.5%。爱尔兰的工程行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勃勃生机。超过180家的外国企业在工业产品与服务、航空航天、汽车和清洁技术等领域,每年为爱尔兰创造了高达42亿欧元的出口值,成为该国出口行业的重要支柱。

值得一提的是,爱尔兰在工业4.0的准备成熟度方面,在欧洲各国中处于领先地位;在金属3D打印方面的投资,爱尔兰的整形外科植入物制造商更是全球之冠。因特尔公司在爱尔兰投入巨资,高达125亿美元,建造了全欧洲技术最先进的生产设施。美国知名的强生公司,其卓越自动化中心的总部便设在爱尔兰。

另外,爱尔兰的隐形眼镜生产商凭借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生产了全球33%的隐形眼镜。爱尔兰的先进制造业所创造的GDP占据了国家总GDP的23%,这一比例甚至高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水平的15%。爱尔兰每年的科研投入达到7.38亿欧元,约占商业企业研发的40%。得益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爱尔兰的国家总产值增加了18%,而欧洲其他国家的平均增长比例仅为15%。

图片

人才储备

国家技术人才数量位居世界前十,人才匮乏岗位数量也是世界最低。

投资记录

对内投资质量与价值排名世界第一,生产力与生产效率位列世界第一、竞争力排行世界第七。

优惠政策

企业税率为12.5%、研发免税额度达到25%、为源于知识产权的收入提供6.25%的优惠税率。

便利流程

爱尔兰是世界上经营业务流程最轻简的国家、爱尔兰的电脑及信息服务出口位于世界领先水平。

领先的教育

科学、数学及计算机应用学的毕业生比例为是全欧盟最高国家之一。

众多尖端企业

在爱尔兰建立分布的顶尖企业有:全球软件企业前10家中的9家、全球网络安全企业前10中的5家。

值得一提的是,爱尔兰曾经启动了一项新的制造业五年计划——爱尔兰工业4.0战略(2020-2025),以帮助企业实现由新数字技术推动的制造业转型。其中18项战略行动包括:建立新的协调机制;提高制造企业及其供应链对工业4.0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支持激活企业主导的工业4.0集群。

图片

奥地利

奥地利制造业点评

奥地利是欧洲的一颗璀璨明珠,首都维也纳更是被誉为世界的“艺术殿堂”。除了艺术之外,奥地利的居住环境、安全性及物价水平均在国际上名列前茅,维也纳更是荣登世界上最适宜居住城市的榜首。

在汽车工业领域,奥地利已走过百余年的辉煌历程,成为欧洲汽车产业的强大后盾。作为汽车业的重要国家,奥地利拥有700家汽车相关企业,每年创造高达430亿欧元的收入,并提供了约37万个工作岗位。因此,车辆与零部件供应行业在奥地利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整个国家贡献了九分之一的就业机会。

在电子工业方面,奥地利以电子元件作为出口的主要支柱。该国曾为圣城麦加的著名钟塔提供照明系统,展现了其在电子和电气工程领域的卓越实力。奥地利是欧洲在电子和电气工程产业方面的佼佼者之一,这一领域也成为该国的第二大就业产业。众多知名企业如英飞凌、伊顿、AKG、阿尔卡特、惠普、西门子、索尼等,都因看中了奥地利的众多优势,纷纷在此设立国际研发中心和制造车间,生产高品质产品。从LED照明到发电机和电车的半导体组件,“奥地利制造”的电子元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奥地利的半导体行业在汽车电子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片

奥地利的机电行业:机电业被公认为推动创新的关键动力之一,特别是在优化产品和流程方面。仅上奥州的机电产业集群便涵盖了314家企业,而下奥地利州同样以机电业为重要产业支柱,拥有超过1700家的企业。蒂罗尔州的机电产业集群汇聚了约800家企业和研究院所,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验。作为交流平台的“国际机电论坛”,专注于机电系统和部件的应用型研发,吸引了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商业伙伴的积极参与。

无论是医疗器械、工具、木材加工机械领域,还是汽车制造业领域,奥地利厂商在制造定制和专用机械方面,已展现出卓越的专业技能。

奥地利的机械工程行业:奥地利的机械与金属制品行业,汇聚了1200家企业,拥有超过118000名优秀员工,这一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在机械工程领域,奥地利与德国、丹麦、瑞典和意大利齐名,同为欧洲机械工程领域的佼佼者。

奥地利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源自于机械、厂房建设及金属制品领域。全国大约有7000家企业投身于机械与设备工程行业,为全球市场提供产品。该行业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得益于其专注于高品质缝隙产品、精简的产品系列以及专业化的制造方式。众多公司被誉为行业中的“隐形冠军”,其中不乏全球市场的领导者。此外,奥地利也是全球出口的重要国家之一,该行业有高达78%的产品出口至世界各地。

图片

新加坡

新加坡制造业的四大支柱产业:石油化工、电子业、机械制造、生物医药中,最为可圈可点的是新加坡的电子产业与石油化工。

图片

新加坡制造业点评

彭博社创新指数曾揭晓:在制造业领域,新加坡荣登全球第三的宝座!得益于生物医药制造、电子以及精密工程行业的强劲拉动,新加坡制造业始终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制造业贡献超过全国GDP 20%的国家之一。新加坡贸工部长陈振声在记者会上明确表态,新加坡立志于在2030年将国家塑造成为先进制造业的全球业务、创新与人才中心。

新加坡积极拥抱工业4.0,努力将自身的工业基础提升至价值链的高端,不断巩固其作为全球工业枢纽的领先地位。因此,新加坡在近年来已在多个制造业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卓越成就:

新加坡精密工程产业

新加坡制造了全球约60%的微阵列。同时,该国还生产了全球约35%的热循环仪和质谱仪。微阵列这种生物学检测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至90年代已趋成熟并广泛推广。热循环仪则被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食品工业、司法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微生物学、临床诊断、遗传学、基因芯片等多个领域。

电子产业

新加坡占据了全球半导体市场约11%的份额,同时,其半导体设备产量也占据了全球约20%的比重。新加坡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其GDP中有超过三成的部分来自于电子工业。众多欧美电子业老牌大厂在亚洲开展研发和生产时,新加坡往往是他们的首选之地。此外,许多知名的半导体公司,如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安华高,以及大型代理商安富利等,都将亚太总部设在了新加坡。

航空产业

新加坡是全球宇航价值链的关键保养、维修、翻修以及制造节点。新加坡是亚洲的宇航业中心,宇航业总产值超过80亿元,当中八成属于维护、修理和翻修(MRO)。

图片

捷克

捷克制造业点评

根据全球房地产服务公司高纬环球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捷克曾荣登全球最适合发展制造业国家的第四名,并在欧洲地区独占鳌头。而在全球排名中,前三甲分别为中国、美国和印度。

捷克共和国,这个位于中欧的内陆国家,与德国、奥地利、波兰及斯洛伐克四国毗邻。早在2006年,捷克便跻身世界银行认定的发达国家之列,其人类发展指数达到了极高水平。作为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捷克在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纺织、制鞋、木材加工、玻璃制造以及啤酒酿造等领域均拥有工业部门。值得一提的是,自奥匈帝国时期起,捷克便是东欧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其经济体高度工业化。

捷克的工业

捷克曾是奥匈帝国的重要工业区,集中了全国70%的工业力量。其主导产业涵盖机械制造、机床、动力设备、船舶、汽车、电力机车、轧钢设备、军工以及轻纺等领域,同时化学和玻璃工业也相当发达。纺织、制鞋和啤酒酿造等行业均享誉全球。捷克拥有坚实的工业基础,二战后,其工业结构发生转变,钢铁和重型机械工业成为发展重点,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一度高达40%。

捷克掌握着世界领先的汽车制造与设计技术,位列全球最大的15家汽车生产商之一。捷克汽车技术不仅在欧洲占据重要地位,更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斯柯达作为捷克最大的汽车品牌,拥有百年历史,尽管后来被德国大众收购,但其捷克特色依然鲜明。

在航空工业领域,捷克同样实力强大。从飞机的基础生产到最终组装,再到尖端航空项目的研发,捷克航空工业均取得了显著进步。众多捷克航空公司和机构与世界顶级航空厂商合作,参与了多个世界级航空研究项目。捷克具备生产完整飞机的能力,涵盖小型运输机、教练机、轻型战斗机、体育和农业飞机、超轻型飞机以及滑翔机等多个类别。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售出的超轻型飞机中有四分之一产自捷克。

此外,捷克还能生产用于大型运输机、军用飞机、轰炸机和直升机的高质量零部件,这些零部件融合了材料学、锻造学和机械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许多大国也未能达到如此高水平的零部件生产能力。

机械制造业

是捷克经济的支柱产业,捷克的机械制造业就包含了1100多家公司。这些公司涉及能源工程、运输工程、机械加工和成型工具的生产制造、冶金以及结构和金属部件的生产。

捷克的Tram

捷克的工程公司提供机械工业的制造设备,如涡轮机、机械加工和成型工具、农业机械和食品加工机械。捷克很小,所以它的90%的工程产品都是用来出口的。

医疗设备

捷克的医疗设备非常先进,而且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医疗器械设备用于出口。捷克的医用纳米纤维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捷克还是电子显微镜的重要生产国,目前全球能独立完整生产电子显微镜的国家屈指可数!

电子电气工程技术

捷克的电子与电气工业占据整个捷克制造业总产出的14%以上,是捷克经济的第二大支柱。其主要产品涵盖电机、发电机、变压器、变频器、电气开关设备系统以及开关集料、电缆和绝缘电线等。在微型计算机、日常电子产品、硬件、自动化电子以及医疗和光学设备等精密电子元器件行业,捷克的生产能力亦位居世界前列。举例来说,传感器、芯片等产品便是其杰出代表。

图片

丹麦

丹麦制造业点评

丹麦的制造业具有灵活、敏锐、可持续性的特点。丹麦拥有一些享誉世界的企业巨头,比如著名的嘉士伯、ECCO鞋业,乐高、诺和诺德、维斯塔斯、马士基等。丹麦面积不大,人口也只有550万左右,但是这么小的一个国土上,却能够诞生如此多世界有名的品牌。

丹麦制造业历史悠久且高度发达,不仅产品种类繁多且享誉世界,而且“丹麦制造”更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质量而广受赞誉。据丹麦工业联合会的分析报告显示,标有“丹麦制造”的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价值可提升30%。丹麦出口商品中有半数为高档商品,诸如乔治·延森银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潘多拉珠宝、丹麦加工的琥珀以及爱步皮鞋等,均备受推崇。丹麦设计和制造的家具、首饰、瓷器等家居用品,或典雅高贵,或简约大方,或实用便捷,不仅深受普通家庭喜爱,也常成为世界各地博物馆和游客的收藏之选。此外,丹麦品牌的服装、厨具、温控阀、水泵等产品同样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近年来,丹麦的生物制药、生物技术、新能源和风力发电等新兴产业更是异军突起,引领全球潮流。

尽管丹麦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但其制造业并不依赖原料,而是以产品的设计和品质为核心竞争力。丹麦地处寒冷的北欧,国家小且自然资源有限,这使得丹麦人更加注重产品设计、创新、精益求精和追求更高的产品附加值。他们致力于充分利用可用资源,创造最大价值,这已成为丹麦企业不懈追求的理想。

丹麦人务实且注重效率,杜绝浪费,追求少而精而非大而全。他们致力于将自身的优势产业和优质品牌发挥到极致,不断创新,追求卓越。这正是“丹麦制造”成功的秘诀所在。“丹麦制造”之所以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并经久不衰,“丹麦设计”的贡献不容忽视。丹麦设计追求简约、实用和功能性,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

图片

丹麦的众多知名品牌产品,在简约、质朴、内敛的外表之下,蕴含着设计师对使用者的深切关怀与巧妙考量,将材料、功能与造型完美融合,形成浑然一体的和谐统一。其独特的匠心和细致的思考,常使人叹为观止。丹麦拥有多位享誉国际的设计巨匠,比如汉斯·维纳的“雪茄沙发”,阿纳·雅各布森的“蛋椅”和“天鹅椅”,以及保尔·汉宁森的灯具等,均名扬四海。

丹麦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倾力打造并推广其优势产业与品牌。在竞争中,丹麦人采取了独特的'利基(Niche)战略’,即专注于某一特定且独特的领域,力求做到世界顶尖。

丹麦的制造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导,专注于生产高度专业化的产品。在丹麦,有75%的企业是员工人数在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这种小而精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正是丹麦制造的最大竞争优势与创新活力的源泉。

世界著名的绿色企业、丹麦温控阀生产商丹佛斯,便是成功运用'利基战略’的典范。丹佛斯的创始人麦斯·克劳森于1933年在业余时间发明了丹佛斯的第一个散热器恒温阀,这一原本只是冰箱零部件的产品,却对温度控制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随后,克劳森不断优化产品的设计与功能,将这一技术推广至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使丹佛斯逐步崛起为全球温控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至今,先进的温控技术仍是丹佛斯的核心竞争力,引领着全球该产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全球已有约4.8亿个丹佛斯制造的恒温阀在运行,为世界节约了大量能源,为丹佛斯和丹麦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润,丹佛斯也始终保持着全球最大的散热器恒温阀生产商的地位。

丹麦在清洁能源领域具有全球领先地位。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2012全球清洁技术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丹麦是最适宜进行清洁能源研究与发展的国家。丹麦拥有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生产商维斯塔斯,尽管风力发电机市场竞争激烈,但维斯塔斯仍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20%。此外,全球约20%的风力发电机都装备了丹麦制造的风力发电机零部件。

图片

以色列

以色列制造业点评

以色列在严酷的环境中迅速崭露头角,成功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蜕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可以说,多次的战争冲突催生了军事工业的蓬勃发展;同时,民用工业技术尖端且成熟,新兴产业亦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以色列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软件产业成为国际软件业的主要力量。

图片

以色列在卫星图像识别、纳米科技、太阳能发电、生物技术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卓越的成果。虽然以色列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0.2%,却孕育出了162位诺贝尔奖得主。其公民受教育率高达95%以上,这一成绩在全球仅次于瑞典。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对教育格外重视,特别是启发式教育和课外教育,对教育的投入始终位列全球前茅。

以色列的工业体系极为完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其中,以色列的英语著名制造企业及工业软件企业,如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拉斐尔武器开发集团、艾尔比特系统公司、以色列军事工业集团、梯瓦制药工业有限公司、Stratasys等,均享有全球声誉。此外,以色列在仪器和通信产业方面亦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