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根本不会用AI,这个秘诀不学你就亏大了!(建议收藏)

 jc_ipec 2024-05-23 发布于湖北

https://mp.weixin.qq.com/s/n9buiA2yUki18fTyXCR_eQ 

那么大家坐稳扶好,跟着我的思路走。

一、分治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用 GPT 处理一些涉及多个步骤和方面的复杂任务时,往往不能仅通过一次对话完成🤔

比如说,让 GPT 写文章时,我明明要求了 GPT 写 1200 字的文章,但是它只写了 800 字左右📉

再比如,让 GPT 给我写一个完整的程序时,它只给我写了一个代码框架示例。

我在早期使用 GPT 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这样的卡点⛔

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分治法,这是一个古老而强大的策略,教会我们如何「分而治之」。

分治法的核心在于将一个庞大的问题拆分成若干个更小、更易于管理的部分✂️。

我举个栗子🌰,假设我要组织一场大型聚会,如果一下子想把所有事情一股脑儿都做好,我头都大了🤯。

但如果我将大任务拆分成多个小任务,比如安排食物🍔、音乐🎶、场地🏟️等,然后分别解决,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得多。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分治法,我画了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用一句话总结分治法:将大任务拆分成一个个更小的子任务,逐个完成子任务后,将结果合并,就得到了最终结果✅

二、Prompt Chain(提示词链)

把分治法这种思维运用到 GPT 提示词上,我们就能更好地指导 GPT 处理复杂的任务🚀

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Prompt Chain⛓️

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工具,而是一种策略📋

通过将多个相关的提示词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处理复杂问题的连续流程。

就像这样: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这个所谓的 Prompt Chain 呢❓

1、Token 长度限制

在航海手册第四课中,可以看到每一个模型的 token 限制:

📝 GPT 输出文字有限制,是因为 token 的限制,每当我们向 GPT 输入一段内容,所有参与对话的 token 都会被计算在内,包括我们输入的内容和 GPT 的回答。

📌 这意味着,如果你和 GPT 的交互流程过长、你的生产内容(例如文章)过长,都会导致 token 超出,最终导致生成内容质量不佳,无法满足你的预期。

2、任务流复杂导致稳定性下降

我们期望 GPT 能够在一次对话中,就能达到我们的最终诉求。

但是,很可惜,如果任务相当复杂,就很有可能导致任务系统稳定性下降,俗称“GPT 抽风了,开始胡言乱语”😪

因为所有的提示词内容,都会占一定的权重,导致各个子任务相互影响,最终导致工序错乱,信息紊乱🔄

同时,在一段提示词当中完成全部的任务,在调试时会异常困难,当生成的内容不符合预期时,比较难定位到出现问题的段落和文字🔍

3、Prompt 并不是万能的

有的复杂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之后,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不是靠提示词+GPT 就可以解决的。

例如有的人需求是:“GPT 能帮我快速在小红书上起号吗?🤔帮我直接写做出爆款文案吗?”

我想问:

你的对标账号是什么❓ GPT 知道吗?不知道!GPT 知道从哪里去找吗?不知道!只能人类自己去找对标账号🔍。

他的优秀文案有哪些📝?——GPT 知道吗?不知道!GPT 能帮你提取视频文案吗?不能!需要人类使用批量提取文案工具去提取。

你的用户群是哪些🤷?——GPT 知道你的用户群吗?不知道!只能人类自己做好粉丝画像分析再告诉 GPT 。

从上面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 GPT 并不能帮助我们做到全部的事情💡

很多时候,在我们的解决方案当中,一定会穿插一些 GPT 能力之外的事情🌌

这些事情,需要我们用其他的一些非 AI 大模型的工具来进行辅助🔨

当然,你完全可以将这些工具,也穿插在你的 Prompt Chain 的工作流当中⚙️

讲了这么多,总结一下,Prompt Chain 本质上想要传达的是:

  1. 你需要将你的需求做细颗粒度的分解,也就是把大任务拆成小任务,小任务拆成更小的任务👷

  2. 你需要将每个小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模型来实现🔧;

好,明白了 Prompt Chain 的原理之后,接下来,我们用几个示例来讲解怎么运用 Prompt Chain 在实际的 AI 对话中。

一)关卡 1🚩

假设我想让 GPT 帮我计划一场周末郊游🏞️,但是如果我只问一个很宽泛的问题:

“怎样计划一场完美的郊游?”

这样的问题对 GPT 来说太过笼统,它会给出一些泛泛而谈的建议,俗称“正确的废话”🗯️

因为它不确定我具体的背景信息。

但如果我使用 Prompt Chain,和 GPT 一步一步来解决问题🔍

我可能会先问:“联网搜索一下这周末无锡的天气怎样?”☁️,GPT 会给我一个明确的天气预报。

接着,我再问:“在这样的天气下,有哪些推荐的户外活动?”🌤️

基于天气状况,GPT 会给出几个合适的活动建议🚵

然后我继续问:“我选择 xxx 活动需要做哪些准备?帮我列一份列表”📋

...

通过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和回答,GPT 就能逐步构建出我的完美周末郊游计划🏕️

其中,

第一个 Prompt:「联网搜索一下这周末无锡的天气怎样?」
    
第二个 Prompt:「在这样的天气下,有哪些推荐的户外活动?」
    
第三个 Prompt:「我选择 xxx 活动需要做哪些准备?帮我列一份列表」

每个 Prompt 都是一个小任务,连在一起,就能顺畅地完成整个大任务。

就像我们做菜,先切菜🔪,再炒菜🍳,最后出锅🍲,每一步都为下一步做准备,最终完成一道美味的佳肴🍽️。


二)关卡 2🚩

让我们通过一个更落地的实际案例来看看分治法和 Prompt Chain 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几周前,我接到一个代写任务,根据《工程经济学课程报告要求》写一份课程课程报告📝

这是一个挺大的任务,而我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学过工程经济学的人,一下子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于是,我用 GPT 协助我完成这个任务🤖

先看一个错误的示例,全选复制《工程经济学课程报告要求》的所有文字并粘贴到对话框中。

然后再说“帮我写一份《工程经济学》课程报告”

GPT 的回答是:

GPT 它只是给出一份课程报告的简单示例,根本不能拿来直接用!🚫

还记得分治法吗?把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再逐个击破,最终合并到一起🧩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步骤一:先拆分任务🔧

这里,可以运用这段提示词:


我要完成 XXX 任务,请你帮我将任务拆解,列出任务清单,并且规划任务执行者。


任务清单:将复杂任务细化为具体的小任务,明确每个任务的执行方式和执行者。

执行者分为三种:GPT、人机协同或纯人类

GPT:任务完全能由 GPT 大模型独立自主完成。例如:GPT 根据人类输入的文章, 总结整理 + 纯人类:任务只能靠人类完成,GPT 无法帮忙。例如:打印文件(因为 GPT 无法连接真实世界的硬件设备) + 人机协同:任务需要人类与 GPT 通过文字交流的方式共同解决。

为什么要分为三种执行者呢?🤔我们先看一下这样做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清楚,AI 解决任务的方式和人类不一样的。

对人类来说:

任务清单(人类):

1. 
阅读文章,了解《工程经济学》课程的三大类知识点📚
    
2. 
根据个人兴趣,在三大类知识点中各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
    
3. 
深入理解所选知识点的概念、计算与应用,并基于个人实际生活、工作、见闻,编写该知识点的应用题目🧠
    
4. 
针对编写的应用题目做出详细解答🖋️
    
5. 
以“《工程经济学》课程报告”为第一行标题,学院、班级、学号、姓名为第二行,开始写作📝
    
6. 
考虑使用 word 文档或正规 A4 纸手写,打印出来🖨️

但是,对 GPT 来说:

任务清单(GPT):

1. 
阅读文章,辅助人类了解《工程经济学》课程的三大类知识点💡
    
2. 
辅助人类在三大类知识点中各选择一个知识点🔍
    
3. 
创建 word 文件📁
    
4. 
编写该知识点的应用题目,并详细解答🖊️
    
5. 
将题目和解题过程写到 word 中📄

目前,GPT 的每一次决策都依赖人类的反馈、选择,

我们应该意识到 「纯人工解决问题」和「人机协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

意识不到这点的人,可能会误以为 GPT 完全能按照纯人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例如,我之前看到一段提示词,是关于英语练习的,提示词中有一句是“每日提醒用户学习”

GPT 怎么给用户提醒?到点了给用户发一条消息提醒他们学习英语?目前的 GPT 可做不到这点🚫

好,拉回来,刚才我们已经完成了步骤一:拆分任务,现在,我们开始逐个击破🥊

选择三个知识点(纯人类)🧑
    
2. 
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计算与应用(人机协同)🤖👥
    
3. 
编写应用题目(人机协同)✍️
    
4. 
解答应用题目(人机协同)🖋️
    
5. 
撰写报告文档(人机协同)📑
    
6. 
最终审查(纯人类)🔍

1、选择三个知识点(纯人类)

刚刚 GPT 给我们规划的是纯人类,但是我只是完成任务,不是为了学东西,那肯定是让 GPT 帮我选择最简单、最好做的知识点🎯

灵活变通,不是说必须要根据 GPT 规划的计划去执行🔄

所以,Prompt1:

考虑所选知识点的概念、计算与应用,并基于个人实际生活、工作、见闻,从这三大类知识点中各选择一个最简单、最容易完成、最快完成的知识点,只选择出知识点即可

为什么我在结尾写的是“只选择出知识点即可”?因为我怕 GPT 自作多情,选完知识点后就直接开始 kuku 写🚫

这违背了我们的“一次只完成一个小任务”原则📌

现在,GPT 帮我选择了上面这三个知识点📍

2、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计算与应用(人机协同)🧑💻🤖

我只是完成任务,不是为了学东西,所以这一步直接跳过⏭️

3、编写、解答应用题目(人机协同)

由于选择的知识点比较简单,可以把编写题目和解题这两个步骤放到同一个 Prompt 中解决。

我们需要解决三个知识点,很明显,这里又能把任务进行拆分🔀

首先是第一个知识点,输入 Prompt2.1:

我选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名义利率 vs 实际利率”。
在深入理解该知识点的概念、计算与应用的基础上,基于个人实际生活、工作、见闻,编写该知识点的应用题目,并针对题目做出详细解答。

GPT 输出结果:

接着,让 GPT 把第一个知识点的题目和答案添加到 word 文档中。

然后是第二个知识点,输入 Prompt2.2:

第二类:经济评价指标
我选择 “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这个指标是最基本的,不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只需简单的加减法即可计算出。
在深入理解该知识点的概念、计算与应用的基础上,基于个人实际生活、工作、见闻,编写该知识点的应用题目,并针对题目做出详细解答。

完成之后,将题目和解答过程添加到 word 中

接着,第三个知识点,Prompt2.3:

下一个:第三类:工程经济评价——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
14。 财务分析辅助报表(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表 编制:

由于 GPT 已经执行了两次同样的任务,它已经学会了怎么做。

所以现在我们就不需要把提示词写得这么详细了📝

GPT 的输出结果跟上一个的差不多,我就不贴图片了。

4、撰写报告文档(人机协同)和最终审查(纯人类)

Prompt3:

请提供 word 文档的下载链接

我将更新了第三个知识点之后的 word 文件下载到桌面,打开,检查一下。

嗯,没啥问题,人工调整一下格式,就完成任务了✔️

以上就是一个用分治法和 Prompt Chain 解决复杂问题的实际案例🎓

我们回顾一下。

首先:拆分任务

1. 选择三个知识点(纯人类)🧑
    
2. 
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计算与应用(人机协同)🧑🤖
    
3. 
编写应用题目(人机协同)✍️
    
4. 
解答应用题目(人机协同)🖋️
    
5. 
撰写报告文档(人机协同)📑
    
6. 
最终审查(纯人类)🔍

接着,设计 Prompt Chain

为每个小任务设计一个 Prompt:

  • Prompt1:「考虑所选知识点的概念、计算与应用,并基于个人实际生活、工作、见闻,从这三大类知识点中各选择一个最简单、最容易完成、最快完成的知识点。只选择出知识点即可」

  • Prompt2.1:「我选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名义利率 vs 实际利率”。在深入理解该知识点的概念、计算与应用的基础上,基于个人实际生活、工作、见闻,编写该知识点的应用题目,并针对题目做出详细解答」

  • Prompt2.2:「第二类:经济评价指标 我选择 “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这个指标是最基本的,不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只需简单的加减法即可计算出。在深入理解该知识点的概念、计算与应用的基础上,基于个人实际生活、工作、见闻,编写该知识点的应用题目,并针对题目做出详细解答。完成之后,将题目和解答过程添加到 word 中」

  • Prompt2.3:「下一个:第三类:工程经济评价——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 14。财务分析辅助报表(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表 编制:」

  • Prompt3:「下一个:请提供 word 文档的下载链接」

最后,执行 Prompt Chain 🚀

通过这样的步骤,GPT 能够更有效地完成每一部分任务,最后我们将这些部分组合起来,就能构成一篇完整、深入的课程报告了📝

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启发大家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试着用这种方法来寻找解决方案🔍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三)关卡 3🚩

之前,我写了一篇《ChatGPT 模仿创作内容的万能思路》

在这个教程中,我通过逐步构建和不断优化提示词,最终迭代出一个小红书视频标题生成助手🔧

「小红书视频标题生成助手」这套提示词并不是一下子就写出来的。

我也是用分治法将这个复杂任务拆解,拆解成了下面几个小任务:

1、收集高质量的标题示例作为后续分析的基础(纯人类)🧑

2、询问 GPT 分析标题特点的维度 (人机协同)🧑🤖

3、让 GPT 根据这些维度分析标题特点(人机协同)🧑🤖

4、编写提示词(纯人类)✍️

5、测试提示词(人机协同)🧪

6、迭代提示词(人机协同)🔄

接着再给人机协同的任务设计 Prompt Chian🔗

其中,收集高质量标题这一步我用的工具是后羿采集器,与 AI 无关。

所以,从广义的角度来看,Prompt Chain提示词链,这条链的每一个节点不一定是 AI ,它可能是其他工具。

时间关系,我就不进一步展开讲解了,还没看过视频的同学,我十分推荐你去看,并且视频教的方法实践起来📺

希望今天分享的分治法和 Prompt Chain 能帮到大家在未来更好地用 AI 工具提高效率🛠️

以上,enjoy~

最后,谢谢你看到了这里👏 想要第一时间接收到我们的推送,可以点个星标 ⭐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不妨随手来个 点赞、在看、转发 一键三连👍 你的支持将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

欢迎你加入我的免费知识星球,最近在更新 100 个 AI 使用场景,说不定其中的某一个就能帮你提高 10 倍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