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骑行绍兴 石井水库休闲骑”日记(23-11-15)

 上海崔哥 2024-05-23 发布于浙江

“骑行绍兴  石井水库休闲骑”日记

2023-11-15  星期三  天气:晴到多云,17/9℃,东南风2级

今天下午骑行石井水库。

上浦的“石井水库”,好像是近年才红起来的网红打卡地。网上是这样介绍的:

石井水库,撒落于虞山舜水间,深藏在江南秘境中,如梦如幻。它是一座小型水库,周边群山环抱,植被破坏较少,很有原生态的味道。加上附近人烟稀少,蓝天碧空、清澈湖水,织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初冬季节,水杉林红了,水位还没退去,树林排列整齐,四周空旷,草地柔软,水杉、水库、夕阳,组成了一个奇妙的人间仙境,它被不少爱好摄影和露营的朋友,誉为上虞的“喀纳斯”。

阳光和微凉的空气,静谧的氛围,牵手心上人,散步,聊趣事、小事儿,还有那些关于爱你的事儿身后便是潺潺小溪从山间汇聚而成的湖水,干净、清澈又不知深浅,水杉就那样伫立在上,给湖面铺上一层层冬天的色彩。

既然这么美,就去看看呗。

9月份骑行湘赣,9月10日从长沙回来至今,休息了整整二个月,好像已经没有了出去“浪”的勇气了。10月、11月秋高气爽、温度适宜、雨水也少,是每年最好的“骑行季”,就是没有勇气出去,一直“宅”在家里“孵豆芽”。

在家“躺平”的生活也不错,每天做好三餐饭,收拾一下家务,做个全职的“马大嫂”(买汏烧),日子一天天过得也逍遥。

还有,“奶头乐”也挺消磨时间的,捧着手机刷刷“抖音”、玩玩“剪映”,时间过得飞快。

原准备在近期走一趟海南——海南岛环岛骑行,计划是:双飞来回(预算1000元左右),岛上租车(预算500元左右),环岛一周(预算吃住1500元),用时十天,总预算3000元。但最近杭州到海口的机票折扣价相对居高,“支付宝”搜索到的裸票价450元以上,加上机场建设费和燃油附加费,总价要超过600元,预算可能要超。主要是右腿的状态不太好。关键是自己下不了决心,所以也就心里想着而已。

前阵子天气还是很热,已经是初冬季节,气温徘徊在27-8度。网上有人说,北方裹着貂,南方露着腰,却是非常形象化的。这两天,下了场雨,气温明显下降,10度左右的气温到是非常宜人的。

今天,太太出差了,就我一人,早早吃过午饭,出去“浪”一圈吧。

沿称山路-峰山路到舜江东路,过曹娥江后继续沿舜江西路到渡江路,绕过火车站边的大转盘,沿国道G104向南一直骑行到上浦。

近段时间,觉得右髋越来越不对劲了,右腿从髋部到膝关节外侧,走起路来痠疼且无力,瘸已经是常态了,感觉右脚也短了一点。虽然骑车还能对付,一天骑行几十公里、百把公里也没问题,但晚上睡觉就觉得脚无处放了。看看手机广告介绍,好像是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又像是腰椎压迫神经引起的此类病情。

推车下楼,刚骑上车,就感觉右屁股不对劲:髋关节好像被蹩着,股沟也有一种隐隐的酸痛。不敢骑快,就慢慢地骑行吧。

今天的国道G104车辆到是不多,气温合适,加上我骑行得比较慢,到是真正的“休闲骑”。过了上浦,拐入G104旧道,在东山大桥过曹娥江,走右岸塘路直到冯浦村。穿过冯浦村后,再前行一段路,就到了山脚下的石井村。石井是冯浦行政村下辖的自然村,一个很小的村庄。

绕过石井村,就是一段上坡路,坡不长也不陡,不一会就上去了。眼见山岭之间、蓝天白云下面有一泓清水。

石井水库,1959年动工开建,当时正是大兴水利的年代,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水库都在那两年开工。但是开工没多久,就到了人们吃不饱饭、忍饥挨饿的岁月,各个水库的建设,都停停建建。石井水库也一样,历经15年,直到1974年才建设完成。

沿着水库的右岸公路往大山深处骑行,公路临水库侧,还有一条环湖运动绿道,它比公路更低、更靠近水面,环湖运动更能融入山水之间。

在水库深处,应该是库尾吧,有一片红树林。这是池杉,也是人们口中的“水杉”。

池杉产于美国弗吉尼亚、佛罗里达,沿海平原地沼泽及低湿地海拔30m以下之处见到,我国自上世纪初引种。

池杉喜深厚疏松湿润的酸性土壤。耐湿性很强,长期及在水中也能较正常生长。夏季绿树与碧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深秋初冬季节,池杉树叶变红,整片水上森林由绿变黄、金黄、鲜红,远远望去,一片色彩斑斓的世界。

现在还是十一月,天气也不冷,“水杉”叶还是郁郁葱葱没有变色。水库到了尽头,树林半在水里半在泥地,高耸的枝干排列整齐。这里原是山中溪流入水库的地方,比较平整,再往上游就是一片青青的草地,不少游客在草地上“安营扎寨”吶。

虽然今天不是休息日,但慕名前来“打卡”的游客也不少:沿途的公路边停着不少各色小车,树林里有人扎起了吊床,溪边的草地上有人搭起了烧烤架,也有在树荫下围坐野餐的。更有不少游客在周边取景摄影。

我没有停留,总体这一路上坡路不很陡,继续沿溪往山里骑。里面还有一个小村庄——张西岙,过了这个村,上了一小段陡坡,就翻过了一个叫“车岭”的垭口,路边有一个“舜耕象田遗址公园”牌子,公路左边是一个叫“象田”的村子,据说有4000年的历史,当年大舜就是在这里耕作。

大舜是我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五帝之一,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相传,象田村是舜避丹朱的隐居地之一。舜为远离禅位之争纷扰避丹朱于此。他在这里刀耕火种,农耕樵猎,种桑养蚕。因此有“白象助舜耕田,百鸟助舜播谷”之传说。后人就把这里的山叫象田山,村叫象田村。古时候象田人对舜帝非常崇敬,把象田山敬为神山,并在山下建规模恢宏的象田寺以祭舜王。抬头往前方的田野的方向看,依稀听见舜帝耕田的吆牛声,似仙乐一样响在耳边……象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竟还有这样的历史典故。环顾四周,却见村子四面环山,层林叠翠,好一个“世外桃源”!舜在这样的崇山峻林中避乱,当是理想的选择;舜在这样的“世外桃源”耕耘,也是一番别样的生活。

上虞,原称“百官”。《水经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娱(古通虞)乐,故曰上虞。”《辞源》亦记载:“上虞今县名,地名虞宾,舜避丹朱于此。”还有一种说法,是舜的后代封于上虞。《路史》云:“舜之支庶或食上虞。”《越中杂识》记载:“虞舜子庶封于余姚,又封于上虞,以虞称国,故曰上虞。”(明·万历县志)称:舜述之在上虞者遗迹之多,意者南巡时或驻跸之故地涉方后,或为子庶之封邑,民感其恩,子孙思表其德。在唐以前,上虞由舜的子孙建立家庙,对舜祭祀。

舜为古代中国二十四孝之首: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公路在象田村口来了一个九十度右转,继续前行是微下坡路,路也狭窄破旧了,就是老旧的水泥道路,宽就一辆车可以通行,以为走错了路,看路边还有公交车牌,稍稍宽心一点,穿过巴林村开始下坡路,下行二、三公里,到了章路线(章镇-路口街)。

应该返回了,右转是去章镇的,左转向丁宅、丰惠方向。今天走个小环线吧,往丁宅方向走。章路线的路况非常好,双向二车道,边上还有非机动车道,往来的车辆也不多。骑行了约五、六公里,到了下管溪边,想起网上炒红了的“丁宅的鱼鳞坝”,据说非常漂亮,也是红了二年的一个网红打卡地。就下了章路线,沿溪边的公路过去,再行二公里余,到了丁宅镇。这里的河道比较宽,在长约140-150米的河道上点缀着约400块石块铺成的町步,下方则是300多个直径2米余的浅水池组成的“鱼鳞”,这些石块砌成“鱼鳞”也称“龙鳞”,是夏天避暑玩水的好地方。

观赏过丁宅鱼鳞坝,回到章路线,这里是百悬线与章路线的交叉口,忽然就迷失了方向。应该一路去下管、一路去丰惠、一路去百官,还有一路是来的方向——章镇。好像有一年多没有走这条路,有点陌生了。

找准了方向,走“五婆岭隧道”,出五婆岭隧道后有了骑行的感觉的,不知道是下坡的缘故还是顺风的原因,骑行轻松了,速度也提上去了,腿也好像不这么别扭了。从五婆岭下来到家里的二十余公里路是骑得比较轻松的。

骑行参数:骑行里程72.34km、运动均速17.3km/h、全程均速17.01km/h、运动用时4:10:44h、全程用时4:15:07h,累计上升287m,爬升里程14.15km,行者轨迹编号145502995。

<完>

                                                             杰    2023-11成稿于上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