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嘴唇总痒,湿热入脾!

 昵称63003163 2024-05-23 发布于湖北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嘴唇发痒的问题。

没错,就是嘴唇发痒,动不动就刺挠。

我曾经见过这么一张医案。我觉得挺好,想跟你聊聊。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40岁。

她从大半年前开始,嘴唇就有瘙痒感。而且,这个瘙痒感十分强烈,几乎难以忍受。

怎么回事呢?一开始,以为是过敏。但是吃了扑尔敏一类的药,无效。

有人说,你这可能是上火了,得泻火解毒。但此类中成药也吃了不少,还是无效。

这可怎么办呢?她后来就去看中医,想喝汤药试试。

到了医家那里,她那么一张嘴,好家伙,医家立刻眉头一皱。

为什么啊?她口臭,臭得特别厉害。

与此同时,她的嘴唇发红、干燥,细问得知,腹胀、大便干燥、小便黄而短少。再看舌头,发现她舌苔白腻,舌质红,脉象是濡数的。

看到这里,医家心里有数了。开什么方子呢?我们看一看吧——

黄芩10克,川黄连6克,苍术10克,藿香10克,陈皮10克,厚朴6克,酒大黄6克,甘草3克。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2剂以后,大便不再干燥了,白腻苔也退了,但是嘴唇仍然发红,仍然干燥瘙痒,有灼热感。舌红而少津,脉象数。

这个时候,医家果断换了方子,但见——

焦栀子10克,石斛18克,藿香10克,防风10克,玄参10克,玉竹10克,天花粉10克,薄荷10克。

这个方子,患者后来连服八剂。八剂药下去,她诸证悉平,嘴唇上的毛病彻底消失了。

这张验案,是中医临床大家宋鹭冰的医案。这个老先生生于1905年,卒于1985年。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查查他的生平。在这里,受篇幅所限,我就不多介绍了。

现在,我给你仔细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我跟你讲,患者最初的问题,在于脾胃湿热。

此人在一诊的时候,舌苔白腻,舌质发红。这是湿热之象。湿浊蕴于内,则苔腻。热邪犯于舌,则舌红。脉濡数,也是湿热之象。濡脉可以主湿,数脉一般主热。

湿热蕴于内,伤及津液,于是肠道津亏,患者便秘,小便黄而短少。湿热困脾,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所以患者腹脘胀满。湿热浊气上泛于口,所以患者就口臭。

从中医藏象角度来看,我们的嘴唇,由脾所主。脾有湿热,体现在嘴唇上,就成了难耐的瘙痒。

怎办呢?当然要化解脾胃湿热了。宋师第一次开的方子,就是这么想的。你看看吧——

黄芩10克,川黄连6克,苍术10克,藿香10克,陈皮10克,厚朴6克,酒大黄6克,甘草3克。

其中,酒大黄能清热通便,使得热邪随大便而去。黄芩和黄连,清热燥湿。苍术,燥湿运脾。藿香,芳香化湿浊。陈皮和厚朴,能理气除湿。总之,这是化解脾胃湿热的配伍。

这么用下去,患者什么反应呢?这就是大便通了,腻苔退了。这表明,湿热之邪得到了化散。

但是,事情没完。患者二诊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热邪伤阴之态。嘴唇燥痒、灼热,发红,舌质红,少津,脉数,这些都说明,患者当时体内有火,而且伴随阴津亏少。这是患者湿热之邪被化解大半以后,显露出来的另一层问题。

这时候怎么办?不能清湿热了,而是去脾胃伏火,滋阴养津。我们看看二诊时的方子:

焦栀子10克,石斛18克,藿香10克,防风10克,玄参10克,玉竹10克,天花粉10克,薄荷10克。

这个配伍,是泻黄散的配伍。其中,栀子去火,藿香、薄荷和防风散郁火。石斛、玄参、天花粉、玉竹滋阴。

这一次,患者热邪得解,燥邪得化,嘴唇瘙痒的事儿就完全消失了。

可以说,宋师的两次用方,都切中要害,步步为营,立意清晰,体现出了一定的临床功力。这张医案是宋师有名的医案之一,中医圈里的很多人,都知道它。

其实,嘴唇瘙痒、发红、干燥的事儿,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通过这个医案,我们要体会出两条思路来。

第一个,就是脾胃有湿热。目前,这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病因了。患者主要表现,就是苔腻,舌红,伴随口臭、胃胀。有的人,可能尿黄、便干。这时候,以清化湿热为主。

第二个,就是脾胃有伏火。什么是伏火?说白了,就是你这火,平时看不出来,只有在一定外界条件下,它才被“激活”,开始产生影响。这种伏火,不容易被泄掉。怎么办?清火和散火结合。例如泻黄散中栀子和藿香、防风并用。栀子,长于泻火。藿香和防风,善于散郁火。一泻一散,患者的伏火就可能被降服了。

生活中有此类嘴唇瘙痒毛病的人,我建议你能及时看看中医,确定自己的证型。可以讲,嘴唇上的事儿,任何一个中医人,都会第一时间联想到脾。结合舌脉和全身症候,到底是不是证属湿热困脾,很快就能看出来。因此,它的治疗,不复杂。前提是,我们得清楚这里的基本道理,以便在就医的时候有一个方向。

另外,我还得说一句:无论是谁,尤其是小孩子,请一定少吃肉。肉吃多了,会给脾胃带来热邪。热邪体现在嘴唇上,就容易出现各种毛病。为啥有些小孩子总是嘴唇开裂、干燥、上火啊?你去问他的饮食情况,往往会发现,孩子无肉不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