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验课: 惟有山茶偏耐久

 紫陌红尘2 2024-05-23 发布于山东

五月

图片

读书笔记

图片

要知道,在一无所有的年纪,你唯一能与命运较量的,便是那为数不多的筹码,也就只剩下努力。

图片

点击蓝字

五月

关注我们


【案例图】

《唯有山茶偏耐久》

图片

【绘画要点】


高翔老师的体验课《唯有山茶偏耐久》,主要学习小写意山茶和梅花枝的画法。学习的时候要把握好山茶花的画法,注意梅花枝干的女字穿插,以及绘画顺序和绘画要点,重点把握好调色的方法。

1、山茶花用钛白加朱砂加曙红调和。用中锋转侧锋的笔法刻画,这于花瓣的层次和叠压关系,由5片花瓣组合而成,花蕊用钛白色勾勒,末端的花蕊用藤黄色点缀。


2、组合花头的时候注意主次关系。

3、叶子添加在花头周围,能够更好的衬托花头区,分好意思的浓淡和大小关系以及疏密对比。颜色用藤黄加花青加三青加少量赭石调和。

4、枝干用着时加淡墨调和,注意提按转折,线条有粗细的变化,也要找准枝干的整体走势。最后点上苔点。

5、花头在画的时候也要三五成组,花头的姿态再婀娜一些,梅花的花头数量比较多,注意前后的遮挡关系。

国画工具:

毛毡、笔洗、白瓷盘、墨汁、吸水纸

生宣画纸尺寸:34*45cm

毛笔:大中小号兼毫毛笔,一支小红毛勾线笔。

国画颜料:藤黄,钛白,花青,赭石,曙红,朱砂,三青

图片


【步骤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绘画视频分享】

【国画知识拓展】

欣赏国画作品还需要看章法
中国画的构图有多种形式,也有多种提法,习惯称谓“章法”、“布局”。东晋顾恺之称之为“置陈布势”,谢赫则称之为“经营位置”。提法虽不一样,但其意相同,即作者将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加以组织、安排,构成一个体现个性、呈现气势、和谐统一的整体画面。一幅作品境界或高或低,或奇特或平庸,构图至为关键。
明 唐寅《湖山一览图》

图片

构图法则有其自身规律,最主要的规律就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凡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作品,就耐看,就有美感,就有吸引力,反之,美的因素就会大打折扣。构图的来源是生活,是眼界,是修养,是格调。构图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为中国画使用独特的散点透视法。用这种透视法来展现绚丽多姿的世间万物,给作者带来极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求物体具象,只求构思和形象入“理”。
沈周《京江送别图》

图片

中国画讲究稳中求奇,险中求稳,着意对比,打破对称,形成一个富有节奏的协调整体。中国画多采用“三七停”起手法则,多把主体物象放在三七点上,对打破均衡,匀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易于形成韵律节奏,给观者以视觉美感。
明 朱端《烟江远眺图》

图片

中国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融诗、书、印于一炉。宋人邓椿说:“画者、文之要也。”“画到极至”谈何容易,能创作出一两件与众不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并非易事。因循守旧不行,越雷池甚远也不行;不师古人不行,师古不化也不行;不师自然、不师心不行,走捷径、搞旁门左道更不行。
绘画有高有低,因而就有了不同时代的品评标准。张怀瑾提出了“神、妙、能”三品,朱景玄提出了“神、妙、能、逸”四品,黄修复则强调“逸、神、妙、能”四格,张彦远定了“自然、神、妙、精、谨细”五品级。不论是神行逸后,还是逸先神后,都说明中国画始终追逐着高品位,充满着美学意识,自我意识,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艰难探索,力求创出个人高雅的风格,力争呈现出更加自然的气息。
董源《寒林重汀图》

图片

看画还要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利用不固定的视距、观其物象。远看大势气韵,近看点线质量。“六法”精论,是画学传统的金科玉律。在中国绘画史上这一理论具有无法憾动的深远作用。也是时下评价、品赏中国画的根本法则。凡属画人必受这一法则的约束和检点,用这一法则鉴赏,评价中国画作品,其高低自可辨也。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