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个嫩玉米穗的故事

 汪河_王贺伟 2024-05-23 发布于河南

作者 汪河 

  第一个嫩玉米穗的故事

 

我人生第一次吃到烤玉米穗,是我九岁那年。

我被送回老家过暑假时,奶奶带我回娘家。奶奶的老妈,也就是我的老外婆说,明个儿让你舅爷去自留地掰嫩玉米,我放锅底给你燎熟吃。

老外婆随口说的话,我却记在心里。第二天离开时,老外婆和舅爷送我们出村时,我手指路边玉米地说:老外婆,你给我掰玉米穗。

老外婆没有明白怎么回事,笑着说:可不敢,这是生产队里的,掰玉米穗被看守人逮着,要扣工分。

我说:你昨天说给我燎玉米穗嘛。

老外婆这才想起昨天曾有过许愿,顿时不好意思说:哎呀,我老糊涂,忘记了。咱自留地不在这条道上,我给你留住,下次来给你燎玉米穗。

我哭起来,送别场面被我搞得很尴尬。

奶奶哄我说,回去拐到南坡,去咱自留地掰玉米穗。

我这才停哭,老外婆脱困。

出村后我才想起,我跟三叔去南坡推水车,自留地刚种下萝卜。

我随即质问奶奶,就要发飙。奶奶胸有成竹地说:队里在南坡有玉米地,是你五爷看庄稼。

走到村边玉米地,奶奶看四下无人,指给我看路边地里的玉米说:你去掰一个青皮,嫩的。

 

   

  嫩玉米

我掰到玉米,奶奶快速剥皮,把玉米掖腰里,把玉米皮藏草丛中。

做晚饭的时候,奶奶把玉米穗扎火剪上放锅底燎烤。片刻,金黄的玉米穗被燎成黑黢黢的模样,奶奶拍打掉上面的柴灰,用她头上的旧手巾包裹着递给我。

烤玉米穗-2

燎玉米穗

这是我第一次吃燎玉米穗。

时隔多年,燎玉米的美味,至今仍然记得。

看很多名人回忆自己母亲、奶奶、外婆等女性长辈的文章,都会把中国传统女性的美丽善良、坚强忍耐、本分内敛、深明大义等美德集其一身,通过回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让读者对文章里所写的人物,高山仰止。

作家莫言这样写他母亲:我记忆里最后悔的一件事,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你娘丢了脸。”

莫言先生不愧是文坛大家,通过卖白菜一桩小事,短短一段话,让母亲的高大形象,深入读者心中。

伟大的母亲,培育出优秀的儿子。先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绝非浪得虚名。

我小时候有许多成名成家的幻想,长大后也有理想抱负,却是一生碌碌无为。

窃以为,我从小就没有遇见一位像莫言先生母亲伟大的女性做长辈,作为引导和表率有很大关系。

所以我知足,虽然一生默默无闻,我不怨天尤人。

谁让你没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或伟大的奶奶呢!

但是我深爱我的奶奶!

IMG_20200505_081517_conew1

          弟兄两人和奶奶

我最后一次去奶奶的娘家是30 年前。

1993 年奶奶去世,我和小叔去王木匠营报丧,照规矩去老外婆坟地给她告白。

走到在村口,我给小叔说起当年那穗嫩玉米的故事。

小叔笑说,当年自留地里的玉米很金贵,谁舍得掰一个拿回家燎吃啊。但是我当年也常吃燎玉米穗。嫩玉米是打哪儿来的,不就都是生产队地里种的嘛。

大家读到这儿,也许会鄙视奶奶的自私和我至今不认错的行为。

可大家不知道20 世纪60 年代,刚刚经历“三年困难时期”,人们缺衣少食,对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饥饿的恐惧,对粮食的热爱。

著名作家,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同宾先生在《古典的原野》一书中说到饥饿 —— 饥饿的滋味,刻骨铭心,终生难忘。饥饿中,祖辈恪守的伦理秩序都不复存在饥饿把人变成小人,饥饿使人斯文扫地,饥饿销蚀人的理想,饥饿销蚀人的尊严。

读者会说,饥饿和贫穷就应该偷吗?

古人云,饥寒起盗心—— 是说普通人,也就是像我和我奶奶这样的人。

古人还说,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则说的是志向远大,品质高尚的人。

我和奶奶都是平庸之人,我和她成不了名人,是绝对,肯定的事情。

我跟很多人讲过我奶奶和嫩玉米穗的故事。

大家说,如果回到那个饥饿的年代,我孙儿孙女想吃燎玉米穗,我肯定也会去生产队玉米地。

呵呵,原来大家和我一样,都是平庸之人。

第二个嫩玉米穗的故事

我岳父是山西昔阳县人,1947 年随刘邓大军南下留在河南南阳工作直到退休。1994 年,因病不幸去世。

岳父临终前,要求岳母回家,告诉埋葬在家乡的父母。

1997 年秋天,我陪岳母回山西昔阳。

岳父老家昔阳西寨乡司家沟距离大寨三十多里地,站在山上,能看到大寨的虎头山。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昔阳县因大寨出名。大寨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社员们在党支部书记带领下开山凿坡,修造梯田,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20世纪60 年代,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领袖把解决人们吃饭当成头等大事,提出“农业学大寨”。自此大寨成为中国农业的旗帜,一度成为中国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地标。

下载

作为旗帜的发祥地,昔阳县更是大力修建的大寨田。我坐在汽车里沿着崎岖的山路行走时,看着路边山坡上用石块修筑石墙围土建造的层层梯田,感慨领袖号召农业学大寨的用心良苦,同时也感受到岳父家乡人民的艰辛和伟大。

岳父有个侄子,我称他文哥,时任司家沟村党支部书记。 第二天上午,我跟着他去祖坟祭奠。

祖坟在半山腰,出村就是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文哥手背身后,昂首阔步走在前面,如同央视动物世界节目里非洲雄狮巡视它的领地。我居中,身后有一个跟班人,人称五孩。他挎一只篮子,里面装着香烛表纸鞭炮之类的祭奠之物。

一路上,文哥指点江山,给我说些远近山头的名字和一些和家族有关的往事。路过一块梯田,砌的石墙大约一米高,地里的种的玉米长势喜人 ——玉米秆一人高多,每株大都结两个玉米穗。

yumiditupian-08474836_3_conew1

      图 大寨田里的玉米

文哥指告我说,这块地是当年学大寨修筑,土层极厚,旱涝保收。

他说完又说,是咱家的。

我说,掰几个嫩玉米穗,我们晚上吃可好?

文哥说,好,这个时候的玉茭,火烤最好吃,放锅煮熟同样好吃。

昔阳人称玉米为玉茭。

我停步欲爬石墙进地,文哥见状连声制止,他手指前面山坡,对身后跟班说:五孩,你去二顺家地里掰些嫩玉茭来。

但见五孩放下篮子,如猿猴般身手敏捷地攀缘爬上路边石墙,穿越玉米地,又翻越石墙进入土豆地,最后进入二顺家玉米地,噼里啪啦地掰下七八穗玉米。他脱下褂子兜着玉米,双手高高举起喊道:够吗?不够再掰几个。

我连声说够了,够了,不要再掰了。

文哥小家子气由来已久,名声传到河南,被家人诟病。今天相见,果真如此。可谓相闻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面谈。

我佯装不解地问:文哥,咱家里的玉茭又大又嫩,还不用爬坡走远,你为何舍近求远?

文哥大言不惭地说:掰咱家的,秋季要减产。

我靠!这位支书其言其行,让人无语。

二顺是谁,是本家,是有求于支书的村民?

我很后悔当时没有细问。

这些年,山西昔阳文哥和嫩玉米的故事,我讲给很多朋友,大家并没有表示对文哥的蔑视,仅一笑了之。

我自始至终也把它作为一个引人发笑的梗而已。

第三个嫩玉米穗的故事

大约是2002年,我带妻女去镇平曲屯乡石河村朋友文西家。

IMG_20200505_083300_conew2

图  30 年前,我夫妻两人和文西夫妇的合影照

20世纪80 年代,我为文西父亲做手术,自此和文西成朋友。

文西时任石河村支书。我常带人到文西家钓鱼。此次曲屯之行,就是钓友韩君开车。

在文西家稍微休息后,我们先把妻女和文西夫人玉仙送到地里摘绿豆。

文西家地里的绿豆长得不咋的,稀疏低矮,结荚不多。绿豆地套种的玉米,长势比绿豆还差 —— 不到一米高,一株上面仅结一个玉米穗,拳头般大小。

我说文西,看你家地里种的庄稼,如同电视上面非洲动乱地区饥饿儿童那样骨瘦如柴。

文西说,村里人都忙着做竹席生意,谁还有心种庄稼。我不让土地撂荒,就不错了。文西手指对面说:你看那块地,野草长得比咱家地里的庄稼还茂盛呢。

那天气候炎热,钓鱼无果。回程路上朋友韩君停车尿尿,我看路边的地里玉米长势很好,就去掰嫩玉米穗。

文西连忙制止说,不要,可不要,想吃咱家地里有。

我说,你家地里的玉米比拳头大不了多少,还不一定有籽。

文西说,咋会没有籽呢,前天我还掰几个回去煮吃。这地里的玉米长得很好,说明这家人是靠种庄稼吃饭的,不像我有生意,地里种的东西可有可无。咱不要掰人家的玉米。

文西的一席话,说得我内心折服,暗叹惭愧。

路上,我给大家讲起一年前回山西,文哥命人掰二顺家地里嫩玉米的故事。韩君说,看咱朋友文西,也是支书,都是掰玉米,他们之间的差距,怎么这样大呢!

一路上,为此事大家感慨不已。

回去后玉仙已经做好晚餐,煮有嫩玉米穗,虽然很小,籽粒也不甚饱满,吃起来倒也可口。

文西和嫩玉米穗的这个故事,也是一个引人发笑的梗。我也常讲给朋友听。大家也没有觉得文西有多么高大,仅仅一笑了之。

后来,我把山西昔阳文哥、河南镇平文西两位村支书与嫩玉米的故事连在一起讲,使得这个梗更鲜明。

今天再加上我儿时与嫩玉米的故事,写下这篇小文奉献给读者。

至于三个嫩玉米穗的故事说明什么,请读者自己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初稿 2023 -12-10

 修改  2024-5-16


作者简介 

王贺伟,笔名汪河

平生喜好读书,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却是乐此不疲。

退休后封刀,在电脑上练习输入法,把文学爱好作为延缓脑痴呆的手段。

文,仅能够平铺直叙,诗,搞不清平仄格律。

当属一介不入流之文学爱好者耳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