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山的呼唤

 新用户7827Qz1Q 2024-05-23 发布于上海
远山的呼唤
佩菲/摄 安德列/诗

呀,浙江上虞
那里有清秀的山,明镜的水田
映着万里蔚蓝的江南的天

那里有欣悦的金色油菜花
那里有蓬勃的粉色樱花
一起在说着春天的故事

那里有参天的古树
还有乌木似的玄武岩
见证着沧桑桑田的寓言

那里总有女子在抒情式地在浣洗
流水便日夜吟着江南古曲

我的故乡是在上海
那里是谁人的家乡?
但是啊。总我会听见远山的呼唤,那么清亮
倘若脚步稍稍停留
前世今生记忆是否会悄然涌流?



 摄影家简介
邹佩飞(佩菲)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上海艺术摄影协会理事
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
欧洲艺术协会签约摄影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华回顾
我看见雅鲁藏布江,冷峻而神秘
路人走过片场舞台?
彼岸故事:地球最北,因纽特人极地村肖拉帕卢克


安徳列的天空,是安德列诗意放飞的天空
安德列网名(俄罗斯文学专业硕士时学名)。真名汪一新 先后担任新民晚报特稿部主任、国际部主任,《新民环球》主编,高级记者,文学硕士。曾获记者最高荣誉奖一一范长江新闻奖。发表在新民晚报及各类重要媒体,报告文学约1700万字。出版特稿集《五色夜上海》,散文集《一起看见》。热爱诗歌,不善摄影,但热心为美照赋诗。在诗人看来,写诗是一种修行,打磨自己的诗情如同打磨一颗钻石。写诗的过程,则是烤面包煮咖啡,香气浓郁着的。写诗,更是一种灵魂的穿越,思接千载,与万物对话,寂然凝虑,悄然动容,是真切的体验,甚至可以感受前世今生转换间的奇妙之感。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走遍了中国大地,深入民间,也有机会去北美欧洲大洋洲,曾在约旦河荡舟,曾在戈兰高地眺望,也在耶路撒冷哭墙肃穆,写下成百上千的报告文学与散文。随后转身成为一位抒情诗人,体现于这个平台极大的特色是,绝妙的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优秀的上海摄影家团队在密切互动着。这些摄影家以艺术家的激情,记者的敬业精神去远方采风,源源不断发回出彩的照片,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从埃塞俄比亚到波希米亚,从北极光拍摄到南极灯塔拍摄,打开安徳列的天空,就是把世界风情尽收眼底,更可以感受诗意澎湃,诗情四射,达成至高的审美享受。四海之内皆兄弟。欢迎各位亲关注公众号《安德列的天空》,留言交流,及时互加微信号,微信号:13764557827。发送优秀摄影作品投稿,必诚挚相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