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晓博:中部六大省会城市,谁领风骚?

 新用户3596Ds5V 2024-05-23 发布于四川
正在加载...
头像

lameihua

昨天 23:26

楼主

刘晓博:中部六大省会城市,谁领风骚?

  今年,是国家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周年,中央强调要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六省省会,作为各省龙头,在经济发展及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方面成色几何?


  01


  中部地区,从地理范围来讲,由北至南,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


  六大省会城市依次为武汉、长沙、郑州、合肥、南昌、太原。


  2023年,中部六省会城市科创方面发展情况如何?


  我们选取以下三大指标进行分析:


  1、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


  2、发明专利授权量


  3、上市公司数量


  为什么要关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因为这些企业,专业、精细、特色和创新,瞄准缝隙市场,深耕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在行业上,他们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新产业,有力推动了科创成果落地和产业升级。


  自2019年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培育出五批共计129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中部六省及其省会分别有多少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数据显示,湖北701家、安徽624家、湖南531家;


  河南431家、江西280家、山西167家。


  来源: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系列白皮书》


  总的来看,湖北小巨人数量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五,占比5.4%;


  安徽位居中部第二,全国第六,占比4.8%;


  湖南位于中部第三,全国第七,占比4.1%。


  河南占比3.3%,江西2.2%,山西占比1.3%。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从“小巨人”企业城市分布来看,武汉的小巨人企业在中部省会城市中遥遥领先。


  总数312家,不仅位居全国第八,占湖北总量的45%,而且一市超过一省,武汉的小巨人数量高于江西、山西。


  来源同上


  此外,长沙小巨人数量189家,合肥177家,郑州123家。


  太原和南昌两市“小巨人”数量未过百,分别为54家、34家。


  从2023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和上市公司数量来看,武汉以2.2万件发明专利、102家上市公司领先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


  合肥和长沙两市在发明专利和上市公司两项指标上相差不大,分别在1.3万件上下和80几家。


  相比之下,郑州的创新能力明显弱于武汉、合肥和长沙。


  而南昌和太原的创新指标更是断档,2023年最新的数据还未发布,估计不太理想。


  综上,中部六省会城市,武汉在创新领域的表现最为突出,经济发展的后劲也最为强劲;


  其次是合肥,长沙,创新能力跟随武汉之后,郑州的创新动能较弱,需要补短板;


  而南昌和太原,各项创新指标的存在感都比较低,仍需摸索传统产业转型方向。


  02


  在GDP、资金总量以及人口数据方面,中部六省会的表现又如何?


  我们先看资金总量数据。


  中部六省会中,除南昌外,另外五个城市的资金总量排进了全国城市30强。


  其中,武汉位列全国第11、长沙14、郑州15、合肥18,太原29,根据总排名来看,南昌在33名。


  武汉的资金总量是位居中部地区第一的,而长沙、合肥近五年资金增速和年均增速相对较快。


  郑州的资金增速在六省中最低,经历房地产冲击和经济挤泡沫之后,郑州的发展陷入短暂失速之中。


  GDP数据来看,武汉的总量第一,增量第一;


  增速上合肥第一,经济发展势头比较强劲。


  常住人口数据方面,武汉排名第一、郑州第二,近五年人口增量上,郑州第一,武汉第二。


  2023年,合肥人口增长突出,比上年增加21.9万人,在已公布数据的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


  强劲的经济增速和产业发展,为合肥吸引人口流入提供优势,合肥将晋级下一个人口千万城市。


  近五年,南昌和太原的人口也分别向上迈了一个台阶,不过人口总数仍然不敌大省会。


  小学生在校生人数方面,郑州最多,近五年增量也和常住人口增量第一相一致。


  大学可以去外地读,小学却是本地市民绝对的“刚需”,可见人口结构上郑州更为年轻。因此,郑州未来的发展仍然值得看好。


  03


  中部六省省会当中,武汉的科创能力、资金实力和经济实力都是最强的。


  武汉,究竟集合了哪些天时地利人和因素?


  首先,高层重视。


  2022年,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是国家在湖北布局建设的全国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


  新获批建设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中国光谷”加快进阶“世界光谷”等。


  其次,资源集中。


  武汉的经济首位度和人口首位度在六省中最高,钱和人都高度汇聚于江城,这为武汉放开拳脚发展提供基础。


  第三,科教实力雄厚。


  武汉拥有高校92所、在校大学生近130万人、国家级创新平台149个,智力资源密集,具备把科教人才优势转为创新发展优势的前提。


  最后,谈下武汉楼市。


  目前,武汉楼市库存较高,主要集中在远城区。


  截至2024年3月底,武汉新建商品住房可售面积1656万平方米,出清周期为22.1个月。


  武汉主城区平均去化周期19.4个月,远城区是24.7个月。


  其中,青山区8.8个月最少,最高的蔡甸区达到了31.9个月。


  5月6日午间,武汉市房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7部门联合发布新版“汉十条”,通过以旧换新、租购并举等措施,积极引导人口向新城区迁移。


  不过,在楼市调整修复过程中,80%的刚需与改善盘降价促销,20%的豪宅市场坚挺。


  武汉买房,还是核心区更为安全,长江主轴,二七滨江与武昌滨江,是武汉楼市的精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