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未都 | 龙纹,甲光向日金鳞开(四)元朝时期的龍纹

 馱夫 2024-05-23 发布于福建

观复博物馆有很多龙纹的器物,它们的形态和样貌都不尽相同。欢迎大家来观复博物馆一探究竟。

我们按照朝代的顺序,分6篇带大家重温马未都先生《瓷之纹》的第一章:《龙纹·甲光向日金鳞开》。


以下摘录是关于《元朝时期》的龙纹: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极为特殊的朝代,较之其他骑马民族,蒙古民族游牧性质更为纯粹。与宋相反,元代强调武治,疆域最大时期国土有3300万平方公里之多,是今天国土面积近三倍半。由于是游牧民族,蒙古人自古就有经商习俗,元朝统治者因此重视商业及手工业,这就导致了元朝大规模地使用纸币,建立了世界最早也最完备的纸币流通制度,使元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富庶的国家。

元朝的手工业生产在商业的催生下繁荣,快速成长。元代的匠户制度实为统治者重视手工业的举措,匠户可以世袭,不能任意脱籍,这就提供了元朝手工业的基础。加之蒙古大军一路西行,班师回来时不仅带回商品,还带回匠人与技术。十三世纪中叶,亚欧之间的主动脉在蒙古统治下打通,在大汗名义的保护下,商人和匠人可以自由来往东西方之间,这样就加速了文化的交融,元青花、景泰蓝等西域艺术因此在中国杂交而生。


元代 青花盘口

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藏

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所藏元青花甚众,绘有龙纹的首推龙纹盘口瓶,其次为龙纹扁壶和云龙纹菱口大盘,这几件龙纹作品形象相同,细颈小头,蟒身鱼鳞,利爪长鬣,四肢发达,较之宋龙明显瘦身,态势强劲凶猛,具有杀伤力,与元朝国势吻合。

元代 青花纹扁壶

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藏

故宫博物院所藏几件作品也异曲同工。元青花八棱海水白龙梅瓶,四龙仰俯呼应,倒海翻江;元青花云龙梅瓶,龙呈行走状,朝气蓬勃;尤其蓝釉白龙纹盘与扬州市博物馆那件著名的同品种大梅瓶一样,白龙置身深蓝色背景之中,让龙静而动,死而生。这类青花龙纹作品在元青花作品中数量虽不算很大,但也不属凤毛麟角,可以感觉到龙纹作品较宋代明显增加。

元代 青花八棱海水白龙纹梅瓶

故宫博物馆藏

元代 青花云龙纹梅瓶

故宫博物馆藏

元代 蓝釉白龙纹盘

故宫博物馆藏

景德镇窑在宋时偏安一隅,除去少量器物以龙柄示人,未见龙纹作品,进入元朝,首先在枢府釉中见有龙纹作品,一类刻划,一类模印,刻划一般在前,模印一般在后,这是由于提高效率改革工艺所致,几乎每一个窑口都遵循了这一规律。

元代 青白釉刻龙纹罐

杭州博物馆藏

杭州市出土的元代窖藏元青白釉刻龙纹罐,观复博物馆藏元枢府釉龙凤纹壶,属厚重一类;河北省保定市出土的元枢府釉印花龙纹盘,模印清晰,胎薄体轻,双龙姿势随意,一龙尾有火珠,一龙尾无火珠,两龙并不呼应,构图很是新奇,在龙纹题材中罕见。

元代 枢府釉龙凤纹执壶

观复博物馆藏

元代 枢府釉印花纹盘

河北省博物馆藏

与景德镇遥相呼应的北方窑厂磁州窑,龙纹作品也明显增加,尤其磁州窑龙纹大罐,亦有龙凤纹、凤纹的。这类作品从画风上看,与青花龙风格一致,只是更加粗犷,更具率意。

元代 磁州窑龙纹罐

故宫博物院藏

龙泉窑在南宋以后渐渐衰退,釉色由梅子青向翠青过渡,模印作品增加,除去常见的模印双鱼纹,龙纹亦多见。上海博物馆藏龙泉模印龙凤纹大罐,罐身龙纹,器盖凤纹,集龙凤于一身,可见元朝文化的宽容。宋以前的龙凤纹一般都分开设置,集于一身者自元朝始。

元代 龙泉窑模印双龙盘

首都博物馆藏

首都博物馆藏龙泉模印双龙盘,观复博物馆藏模印单龙盘,造型相同,龙尾镶有火珠,为元朝一时流行。

元代 龙泉窑云龙纹盘

观复博物馆藏

龙泉窑还有一个品种,露胎贴花,这类龙泉作品使用不便,当时应多为陈设。凡露胎作品,普遍质量上乘,例如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龙泉窑青釉露胎龙纹大盘,模印清晰,装饰感极强,龙纹姿态千锤百炼,恰到好处地把龙的凶猛强悍,神异灵动表现了出来。

元代 龙泉窑青釉露胎龙纹大盘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


跨过宋朝三百年,元朝之龙似乎又回到唐朝风格,与唐龙相比,元龙在其灵动上多了一分凶猛,元朝的蒙古人以其特有的气势摧枯拉朽,横跨半球,贯穿欧亚。它挟龙的精神,快速走完了自己一个多世纪的路。以疆域论,这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时期;以贸易论,当时它对世界的影响举足轻重,元上都(今仅存遗址]、大都〔今北京]、杭州、泉州、广州都已成为国际化城市;以手工艺论,著名的青花、釉里红等陶瓷品种诞生于此时,掐丝珐琅也同时由西域传入,入明后发扬光大;有学者认为,蒙古人统一蒙古高原,继而统一欧亚大陆,丰功伟绩可以彪炳史册。蒙古人在扩张势力时打破国家洲际,民族界限,开创了各种文化并存的文明时代,中国人的图腾崇拜——龙,在这一时期得以充分发展,传递着至今还需不断破译的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