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化供应链的指标应该是对供应链优化指标

 许永硕 2024-05-23 发布于北京

背景

5月20日,工信部会同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印发了《制造业供应链水平提升指南(试行)》,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路径进行布局,从六个方向引导制造业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企业供应链多维协同。明确供应链多维协同的主要内涵,提出积极构建高效协作组织、着力推进业务流程高效协同、全面促进要素资源共享共用、协同创新提升制造水平等4条具体措施。
二是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精益化。明确精益供应链的主要内容,提出消除供应链各环节浪费、推动供应链全链条流程优化、健全标准化供应链体系等3条具体措施。
三是加快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明确供应链数字化的主要内涵,提出制定有效的供应链数字化策略、加强供应链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供应链数字化运用能力等3条具体措施。
四是健全企业绿色供应链体系。明确绿色供应链的主要内涵,提出大力推动绿色供应链设计、积极开展绿色采购、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等4条具体措施。
五是构建企业全球供应链网络。明确全球供应链的主要内涵,提出有序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共建共享国际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全球供应链协调能力等3条具体措施。
六是提升企业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确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主要内涵,提出强化风险预警和应对准备、完善供应商风险管理体系、多元化物流运输网络、构建主动有为的供应链风控文化等4条具体措施。
总体而言,发布的指南对制造企业,行业协会、制造业服务商、行业平台以及政府部门都有指导意义。也会促进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升。
指导意义
这份《指南》在应链多维协同,精益供应链,绿色供应链三个方向上的参考指标体系,对提升供应链水平价值巨大。
比如供应链多维协同的二级指标包括:供应链协作组织,全链业务在线协同率,要素资源共享指数。这三个二级指标为供应链协同指明了方向:协作、在线、共享
精益供应链的二级指标包括:产销率、成本费用率、库存周转率、准时交货率、产品质量合格率,及时付款率。这五个二级指标指明了供应链优化的方向,无非是提高服务满意度,提高收入,降低成本。这是传统供应链优化的方向。
绿色供应链的二级指标包括: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值碳排放,绿色产品销售额占比,绿色产品采购额占比,原材料中再生资源的使用比例,共享碳排放数据的合作伙伴比例。这六个二级指标为双碳目标下,企业的优化指标。
这些指标都有优化方向,如果能有Benchmarking,这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数字供应链方向的指标应该具有指导意义
但是数字供应链的二级指标值得商榷。
供应链数字化目标与计划,供应链数字化建设投入占比,供应链全业务线上化占比,企业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这四个二级指标,个人感觉指导意义不大。
这四个指标只是在促进企业重视数字化,以及数字化安全。但供应链的数字化有哪些价值?提升协同(集成)效应,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用户体验等等,如果将数字化供应链的指标,与数字技术赋能为供应链带来的价值维度设立二级指标,则效果可能会更好
而指南中的二级指标,只是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而没有给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引业务改进方向,这样的指标,指导意义不大。
小结
虽然《制造业供应链水平提升指南(试行)》存在很多提升空间,但在应链多维协同,精益供应链,绿色供应链上具有指导意义。而政策的更大意义在于,进一步引起供应链企业重视。如果能够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提供更有指导意义的指标,真正帮助供应链企业数字化转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