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粹艺术名家赵建功

 国粹艺术名家 2024-05-23 发布于山东

赵建功,河北省唐山市人1945年生,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唐山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东坡书画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院士,台湾双清文献研究会高级顾问。赵建功自幼酷爱绘画,尤其喜爱国画,更钟情于写意花鸟。多年来由于本人勤奋好学,不断提高绘画技艺,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并多次获奖。2008 年参加中国、日本、国际书画大赛获优秀奖,2007、2008 年两次参加海峡两岸艺术家作品展。作品被组委会永久收藏。2012年元月31日被台湾双清文献研究会特聘为“高级顾问”。2010年作品被《中国当代艺术家世博卷》收藏。2010年在中韩老年艺术节开幕式上国画“梅兰竹菊”被光州市政府收藏。2011、2012、2013年3次作品入选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迎春书画作品展播”播出。2011年作品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竹韵、竹颂--当代画竹精品力作集萃》。2010 2011、20122013年分别参加加拿大中国文化节,和澳洲中国文化年建交40周年,及中英建交40周年大型书画艺术展,“绿色世界”美中国际美术作品竞赛分别获得一等奖、金奖。2013年元月参加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写意花鸟画高研班进修、对提高绘画技艺更大升华。因辅导少儿绘画获得全国少儿国画二等奖,在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组委会同时特颁发赵建功优秀辅导教师证书,2014年8月参加红旗书画院全国名家艺术大赛获银奖,作品被红旗书画院永久收藏。

中国画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更是艺术家借助笔墨表达精神创造与思想内涵的综合艺术,是一种依赖知识素养与生命价值而感受到的、散发着浓郁的生命气息与精神美感的艺术。赵建功先生对花鸟画的专注历经数十载而不辍,师古学今悟造化,画出了一片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这里,赵建功先生自在地生活着、快乐着、感悟着、奋斗着,精彩纷呈地绽放属于自己的花朵,花开自如,花谢从容,花香如故。正是这种云淡风轻之情,正是这种气定神闲之韵,让的花鸟画艺术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画中的梅兰竹菊,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先生的这些画作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梅是傲骨,兰是幽雅,竹是坚韧,菊是高洁。这四种植物,在国画中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一种精神寄托。此次展览汇聚了众多大师的力作,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梅兰竹菊的韵味。观众们不仅能够欣赏到精湛的画技,更能感受到画中所蕴含的哲理。

赵建功先生画竹,其娴熟的笔触、流动的情韵、形态各异的构图、不断创新的精神跃然纸上,其一枝一干,一节一叶,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气韵非凡,表达了不同的意境美,雅逸至极。

赵建功先生对竹子画的研究颇为深入,无论是整体的情景形色构造,还是在细节上的勾勒和美感捕捉都让人惊为叹之。在作品中,采用近景以特写细节为主,远景则视野深远宽阔,以此渲染出整幅画作的气势。他用笔沉着稳健,润枯相间,行笔力度适中,不烈不温,为画面营造了阳刚之气充盈的意象,但其色彩处理于浑厚中又透出典雅,体现了其富有现代绘画色彩审美理念与效果。

品读赵建功先生这些别有情趣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审美情趣,给人以真诚自然的审美享受。先生能够在真情感悟大自然之时,注重以花鸟画语言的变化适合现代人精神生活,注重为花鸟的旖旎注入一种人文活力。有情感的寄托,画出的就是有意义上的花卉;有境界的追求,画出的就是有生命的语言。中国画的独特之处,就是正觉正悟、传承创新、借物抒情、发掘精神。

(文/田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