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锋 | 营造相信孩子的成长型家庭《春城晚报》《怒江大峡谷》发表

 作家邹佩zoupei 2024-05-23 发布于陕西


营造相信孩子的成长型家庭

文/王锋

在孩子成长的旅程中,每个家庭都会遇到层出不穷的挑战。性格迥异的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往往孕育出摩擦与冲突。在这一连串不可避免的碰撞中,我们要学会适时按下生活的暂停键,让问题在时间的沉淀下逐渐清晰。同时,也要深信,孩子们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力量。

“我要玩手机,不给,就是不给!”小儿子单手握着爱人的手机倔犟地背在身后。

家里天然气因为没有及时缴费,停了气。看看腕上的手表,已经是傍晚七点了。一家人只好外出就餐。

“快把手机给我,我们就要出门了。”爱人焦急地催促,摆出一副强硬姿态,准备一举夺回儿子手中的手机。

我站在一旁,察觉到让局势升级并非明智之选。于是,我决定留给儿子和爱人一些空间,看他们接下来会如何应对。

儿子紧握手机,迅速跑到茶几的另一端。手机中动画片的声音此起彼伏,持续播放。爱人则围绕茶几,开始与儿子展开一场追逐。在这场追逐中,爱人的情绪逐渐升温,即将达到怒不可遏的地步。

眼看着局面将要一发不可收拾,上六年级刚刚放学的女儿进了门,看到了如此剑拔弩张。从我这里了解了情况后,女儿慢慢地走到儿子的身边,抱起三岁半的儿子,“弟弟,咱们要外出吃饭啦!大家的肚子都已经饿了,你再看五分钟,五分钟后手机还给爸爸,吃完饭,如果还想看,咱们再跟爸爸商量,你看可以吗?”

儿子在听到了姐姐亲切且耐心的话语后回应,“嗯!姐姐,可以的。”

于是,爱人似乎感受到了什么,愤怒的情绪开始降温,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地对儿子说:“儿子,我知道你很想玩一会儿手机,可是我们现在要外出,你很棒,爸爸相信你五分钟后可以把手机还给我。”

用餐时,我们一起沟通起了刚才的问题,女儿的一句话让我和爱人产生了深刻的觉醒和反思。

“女儿,你为什么能说服弟弟把手机给爸爸呢?”我带着好奇且有些愚钝的模样询问女儿。

“妈妈,你没有听过一句话吗?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女儿掷地有声地回答我。

听到了女儿的话,我和一旁的爱人顿感语塞和惊诧。

“女儿,你是从哪里学来这句话的呢?竟然还用对了地方。”

“在平时阅读的书中啊!书里不是都有回答吗?我们都是有智慧的,也在一起成长呀!”女儿微笑着回答。

经过这件事情,我和爱人私下聊了很多……

父母都扮演着孩子生活中向导的角色。在为孩子预留成长空间的同时,父母有时也需学会“装笨”,与孩子并肩作战,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帮助孩子开阔心智,提升认知。作为家长,掌握沟通的艺术,并引导孩子一起跨越情感的荒漠,是塑造其健全人格的关键。

作家李岫云说:“父母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陪伴孩子经历磨难的旅途。为人父母,并不是将孩子前路的坑坑洼洼全部填平,而是成为孩子的一盏指路明灯。”

对孩子有信心,相信他们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孩子学会识别情绪的迷障,洞悉问题的核心。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营造一个不断进步、充满爱的家庭,让生活更加美好。


点击上方,遇见邹佩
#学员代表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