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犀牛角的真假鉴别!|163

 新用户99584979 2024-05-23 发布于北京

文玩大事我先知

在这里主要是跟大家提供一些犀牛角的鉴定方法,不建议大家购买新的犀牛角,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另外犀牛真的存世量很少了,不想我们的孙子以后只能在电视上、书本上才能认识看到犀牛。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老犀牛角,有很多收藏家在收藏一些老犀角的时候还得注意下别被药了,在这里一些简单的辨别知识大家看一看。

有人说:网格纹、鱼子纹,天沟、地岗才是犀牛角所独有的特征。但是注意掌握的要领是:1、犀角有鱼籽纹,牛角没有;2、犀角虽然可以一层层剥开,但没有一圈圈的角朊层;3、在正常情况下犀角有气味,而牛角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角横截面图

犀角是最珍贵的牙角材料。犀牛角的尖部是犀牛角最好最嫩最珍贵的部位。自古以来犀角不仅被作为辟邪稀罕的灵物而宝之,而且被认为具有解毒解热之药用(比如《本草纲目》载:入药惟犀生者为佳)。犀牛分为亚洲犀牛和非洲犀牛,因犀牛角属性大寒,在医疗条件不是很发达的古代,是治疗热病的良药。加之可被雕塑成玩物和因稀少而成为权贵身份的象征,大量的猎杀与截取角质,亚洲犀牛于明末清初时候就绝迹了。现在我们还能看见的犀牛及新品的犀牛角雕制品,都是来自非洲中北部。

一、犀角的鉴定

犀角的鉴定不难,但由于犀角十分珍罕,一般人能上手的机会不多,所以不少收藏者和古玩商只好凭着猜测臆断。请看犀角的表面纹路和竹子的纹路很象,故称为“竹丝纹”;但犀角截面又有竹所没有的如同皮肤发囊般的肌理,其斜剖面摸上去有类似皮肤鸡皮疙瘩的感觉,故其纹亦可称“发丝纹”。这纹路难伪造,牛角的仿品和合成的都没有这个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鱼子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鱼子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鱼子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能说可能是犀角的鱼籽纹)(特征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犀牛角 犀角的鱼籽纹(但蹄子也有此纹)

亚洲犀角鱼子纹鱼子纹(纹中要有一个小点)和驴蹄子料很像,注意识别真品这种中间有白点的,要用:打灯来看,再磨平鱼子纹,再打灯。如此反复还有的。才是真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标准犀角杯横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鱼子纹要明显,要凸出来的那种,而且要通体都有。只要是横切面,要通体都有。纵被磨平处,打灯里面也有。

第二:竹丝纹必须明显,也是通体都有。

第三:斜面变化鱼子纹要明显。也是凸出来的拉长的那种。(这种市面上目前没有见到过高仿品作这个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通体要有沟壑感。如果不俱备这个,就很难说了。可能是新作的。或是高仿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气味上,平时是没有什么气味的。要磨一下,才有,是淡淡的清香味。没有腥嗅味,如果一闻就有气味的,多为仿品,有中药味,有腥臭味等,有麻油香味的,都是假的。只有没有味的。才有可能是真品。如果放在盒内,再拿出来的,就一闻才有味。但是世人没见过,不知其味如何。所以此点,要专业人员才可以凭味断犀角。否则很难。或者要有标准样本进行比较气味。

第六:重量是很轻的。质地轻,可能一立方厘米才一克左右。好好想想。试算算他的体积是多少,与他的重理相符吗?动不动就上千克、上几百克,岂不可笑。上千克的都快整支角了。犀角杯,多为几十克,多的就百多克,没有很重的。

第七:打灯看,这个不用我介绍了吧,都是打灯看了,再磨平,再打灯看,有没有孔状鱼子纹。这个方法是专家们通用的方法。不用介绍。应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竹丝纹明显,比蹄子料密,有鱼子纹的真品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打灯有通天孔,即蜂窝孔,磨平后,再打灯还有的,一定是真品。气味没有的那种....绝对真品...(亚洲香犀例外,因为香犀打灯没有蜂窝孔,只能凭气味与别的特征识别)

常见机器工鱼子纹的假犀。鱼子纹是凹进去的。机器工明显。这种假犀是激光雕刻机,搞出来的。凹进去的鱼子纹不是没有,是很少很少。多为凸出来的。

常见手工鱼子纹的假犀。手工的鱼子纹出现在大件高仿品中。要注意提防,几十万都会化为空,上当受骗。更有拍卖行都在卖这种假犀角杯等呢。注意:斜切鱼子面,是不是变化的鱼子纹。如果是标准的就要小心。单看竹丝纹也是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犀牛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犀牛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犀牛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犀牛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犀牛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犀牛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犀牛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犀牛角

犀角品出现在中国大陆的:上海、南京、北京、深圳与香港、广州等地,别的城市见到的少。而且网上90%以上皆是假的,高仿品都少。多为蹄子料、蚝牛角料、蹄子与蚝牛角是很易识别的,我们重点是要放在高仿品上。

牛角(最常见的犀角仿品之一)和犀角的区别还体现在底截面和色泽。请看牛角底截面。其有圈状的角朊层。这是牛角特点,犀角没有这样的圈状角朊层。此外,牛角和合成的往往有桔红的上色。犀角中有蜜色的,但无桔红色的。凡桔红色的“犀角制品”必是伪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犀牛角 犀角的竹丝纹(发丝纹或叫甘蔗纹,但蹄子料也是这样,只能做为参考,要看实物来定)

虽然辨别犀角和牛角不难,但有些自明代以来即有的犀角高仿——犀角贴面的牛角制品——还需收藏者小心鉴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不是犀牛角

规格:21.8公分 720克该杯雕工细密略粗,造型上杯口马鞍,

具犀牛角固有的粟米纹和甘蔗纹,有腥味性稍生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耗牛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蹄子料

另一类仿犀角的材料取黑水牛角,其鉴别方法是:

水牛角的底盘系扁三角形,与犀角之马蹄形差距很大,且水牛角更没有“天沟地岗”的特征。

水牛角的腥味淡而臭,与犀角的类似麻油般香味的腥大相径庭。

水牛角的纹丝细,质韧,受热压后会变形,可加工成多种形状,为了冒充犀角的粗而直的纹丝,作伪者将水牛角雕件,用餐馆里发蹄筋的方法,将其浸发,务使其纹丝变粗,但其横断面上的“粟米纹”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看它的雕工线条,包浆、色彩等等。

搞清了犀角和其它质料的区别,接下去我们再来看非洲犀和亚洲犀的区别。犀,有山犀、水犀、兕犀三种。又有毛犀似之。山犀居山林,人多得之。水犀出入水中,最为难得,并有二角,鼻角长而额角短。水犀皮有珠甲,而山犀无之。兕犀,亦沙犀,上不一角在顶,文理细腻,斑白分明,不可入药。世界上一共有5类犀牛,即白犀牛、黑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其中,白犀牛和黑犀牛生活在非洲,而苏门答腊犀牛、爪哇犀牛和印度犀牛则属于亚洲犀牛,通常生活在巴基斯坦北部、印度的阿萨姆邦、尼泊尔、不丹和孟加拉国。其中印度犀牛则只生活在印度北部的阿萨姆邦和邻国尼泊尔的一些地区。亚洲犀牛和非洲犀牛很容易就能区分出来。鉴别方法之一就是看犀牛角,非洲犀牛(白犀牛和黑犀牛)以及亚洲犀牛中的苏门答腊犀牛长有两只角,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则为独角。苏门答腊犀牛相较于非洲犀牛,体形小,身长约2.4~2.5米,身上多毛(亦称披毛犀),呈褐色或黑色,皮粗而厚。雌雄兽鼻上皆有双角,前角长,后角短,纵列而生。上唇不突出。另外,还可以从犀牛的皮肤上进行区别,亚洲犀牛的皮肤上清晰可见深深的折痕,就好像穿了铠甲一样,而非洲犀牛的皮肤则比较光滑,没有折痕。中药界称非洲的白犀角和黑犀角为广角;称印度犀角为火犀角;婆罗门犀牛角和爪哇犀牛角为水犀角。这也许是因为婆罗门犀牛和爪哇犀喜游水、怕晒与水的接触时间比印度犀牛长的原因。水犀角的药用价值是火犀角的2-3倍。水犀角纹如甘蔗,横剖面(断面)有“粟纹”,香味浓,个型小。是贵重的中成药原料配药,如“安宫牛黄丸”等。世面上说的文犀、香犀及价格最昂贵的犀牛角就是这种水犀角。婆罗门犀牛角底盘如西瓜籽;爪哇犀牛角底盘椭圆。

以前行内有种说法:看纹路,纹细的是亚洲犀,纹粗的是非洲犀。笔者认为,非洲犀和亚洲犀的主要区别在:

(1)犀角底部的形状——椭圆的是亚洲犀,圆形的是非洲黑犀,近长方的是非洲白犀;

(2)犀角底部凹腔处旁边的“裙边”——裙边阔的是亚洲犀,裙边窄的是非洲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犀角杯成品来看,先看杯口沿的形状,若是圆形的(比如碗等)肯定是非洲黑犀,长方的多半是非洲白犀,椭圆的便可考虑亚洲犀的可能性。这是因为犀角极其珍贵,雕刻者一定是根据角的形状来考虑雕什么东西。就算是他接到一张订单定做什么式样,他一定是会去寻觅同这式样相符合的角,而不是拿一个形状不符的犀角去强加工,浪费大量材料。其次看柄。若柄顶部截面较长的而又不是后接的多半是亚洲犀,因为亚洲犀才有阔的裙边雕成阔长的柄。最后看腔。腔特深的非洲犀可能性大,因非洲犀尺寸大,底凹腔深。从年代上来看,虽然明代已有非洲犀进口,大部分明犀角制品还是亚洲犀。非洲犀制品要到乾隆时期才开始大量生产。

在近古代,因航海和国际间的贸易交流比较发达,于清朝就对犀牛角进行了严格的规范。把产于亚洲及太平洋中部等岛屿上的犀牛角称做为“亚角”;把来自遥远非洲大陆的犀牛角称为“非角”,又因当时的犀角靠岸码头在广州,也有称为“广角”。犀牛角的药用性能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过描述,说明我们的祖先于远古时代就开始开发和利用了犀牛角。犀牛角的主要成分是角质有机物,易受腐蚀而变质、被降解,考古挖掘中出土的存留量极少。上述“广角”就是指非洲犀牛角,产自非洲,黑褐色。广角又名天马角,可雕刻工艺品,也可做药用,但药效不及亚洲犀角。过去大部分由广州进口,又是广运通进口商经营,故一般习称广角。广角的纹丝较犀牛角细,而且相互粘连,无蜂窝状眼,无鱼籽样纹,无天沟地岗,这是与亚洲犀牛角的显著区别之一。

犀角的雕刻工具和象牙的雕刻工具大致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犀角在盐水中煮软后可以用手扳动。有些犀角雕复杂的造型便是靠手工扳而形成的。

总之鉴定犀角雕多方位全面地看,胆大心细得其要领,才不会出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