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 | 存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

 智者悦己 2024-05-23 发布于山东

今天是5月23日  星期四

任何人的底气都是来源于经济实力,有钱能治愈一切自卑与疾苦。

——稻盛和夫

1

今天出差青岛办事,发现高铁价格真涨了,听说后面水电价格也会上涨,这是要另一种方式刺激大家消费吗?

是否刺激经济,我预料不到,但普通百姓肯定会更加省钱。

这些必须物品涨钱,人们到手的钱却不长,可能有人觉得通货膨胀,钱花了才值那就错了,钱花没了比钱贬值更让人恐慌。

所以不管是经济好坏,挣钱多少时,我都会先存钱,多了多存,少了少存,有存款不管多少心里才有底气。

作家三毛曾说: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人类大部分的烦恼,都是因为没钱。我可不是人到中年花费多才发觉钱的重要性,而是从小的经历就知道钱的重要性。

2

儿时经常看到父母为钱而为难,那时不是义务教育,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费缴纳时父母的为难,因为我和姐姐同级,别人一份我俩就是两份钱。

外出上学时,母亲说盼我回家又怕我回家,回家肯定要拿生活费,那时我生活费只敢要100元。

记得前几年同学和我聊天时说起,日子苦但是我们很快乐,那时的我们也比吃穿,不像现在的孩子比吃穿好,而是比谁花的少。

所以我开始挣钱后一直比较节俭,每个月必须存钱。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花,队友也和我一样。

吃饭基本是在家做,和朋友偶尔聚餐也是小店,奶茶基本不喝,衣服最贵的几百元,中年女人对物质欲望越来越低,花费最多的就是养娃,最向往的是宅家。

虽然过程想起来有些许心酸,但很感谢年轻时我俩的节俭,不这样怎么有积累应付现在两个孩子正好花费最多的几年。

3

那天好友丫丫妈妈和我诉说,女儿大了有了自尊心,因为和同学吵架被同学说租房,回家后哭诉嫌弃她们这么多年也没有买房。

丫丫妈妈说不怪孩子,而是后悔年轻时夫妻两人只顾着享受没有存钱,十几年来一直是租房生活。

丫丫与老大同岁,孩子小的时候周末经常一起带娃,说起来那时他们收入很不错,至少是比我们强的,但花销却不是一般的大。

用她的话说,钱都用在了吃喝玩上,根本没想后面挣钱难,后悔多存点钱。

他们之前开小饭店,收入很好,但丫丫爸爸的状态是有钱就花的享受派,卡拉OK,舞厅那是经常去Happy,家里也很少做饭。

前几年受疫情影响比较大,入不敷出的饭店只能转让,现在什么生意好像都不好做,丫丫爸爸把饭店缩减成小三轮做小吃摊维持生活。

这样没有大额的房租支出,丫丫妈妈说现在省下的钱都尽量存起来,以后买不了房至少能回家盖一套不错的院子。

4

别人谈存钱时都会说到记账,这样看自己的花费明细有利于存钱,虽然我的工作在别人看来是记账,但生活上我却很少记账。

因为我已经习惯于节俭,有一定的花钱原则。生活中不必要的开支,可以不花就不花,所以基本没有乱花的钱,平时生活支出形成习惯就不用记账来规则。

生活中有些鸡汤可以喝,但不要被鸡汤牵着走,不要觉得年轻就总想着潇洒。

“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这是能挣的想法,挣不来呢,只能靠省。

每个人的家境,能力和欲望不同,你和别人一样的收入,却不知道别人有强大的后盾依赖,和别人一样的消费水平,只会让你陷入窘境。

我的消费观,就是在我能力范围之内花钱,绝不会为了买东西去借钱,除了买房时我和队友从未向任何人借过钱,当年我俩买完房口袋空空如也,第一顿饭还是等着他的货款。

我也不买自己用起来很心疼的东西,买了的东西就是为我所用,如果买了不舍得用,或者超出了我的能力又有什么意义,我背负不起那份愧疚感。

办完事去栈桥附近走走,感慨花钱真的太简单,控制住欲望去存钱却很难,所以要坚持去做,成为习惯,才能让后半生有保障。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不仅要打理好家中的生活,更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思想意识,捂好自己家的钱袋子。

END

感恩遇见,谢谢阅读,祝事事顺心如意欢迎串门,感恩遇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