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君文史 || 安临站镇明新村

 花海诗音 2024-05-23 发布于山西
圣君文史


安临站镇明新村




梁圣军

明新庄村位于安临站镇驻地西,东起黑峪村,西至黄土岭村,南小南河,与大董村隔河为界,北与牛家庄隔山做邻。牛孙路在村东经过,村南有小型水库两座。村庄背靠大盘龙山、小盘龙山,山上有山寨,山后有圣井峪,前朝肥猪山。面积1.8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00亩,山林面积141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果木。村居是个典型的山区村,以山林为特色,2019年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明新庄原来村庄较小,相对于南边的董家庄,通常相对于大董村,称小董。《肥城地理志》据《五圣堂碑文》载:明洪武年间立村,以明朝之明定名为明新庄。明新庄不同于汶阳镇的明新村,明新村是以明家、武家冠头的系列新村之一。现在普遍把明新庄村简称明新村。本村共有200多户,800多人,以刘、尹两大姓为主,包括姓韩、郝、王等共五大家族。《鲁西尹氏族谱》卷三有肥城明新村的天民之后赞化一支谱系。

经过精心组织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村庄绿化美化、环境整合治理、道路硬化、街道亮化等工作,村内景观有了明显变化。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美丽宜居乡村、乡村旅游地等荣誉称号。

明新村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核桃柿子树满山遍野,栽种的樱桃树品种齐全。累计发展樱桃400亩,苹果200亩。支部领办成立三香红林果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建设垂钓园和采摘园,发展乡村旅游;将900亩土地进行流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种植二花曹杏和樱桃为主,实现产销一条龙。投资建立165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大棚,种植无花果、香蕉、红心火龙果等热带水果。群众以地入股,在村西发展黄桃50亩、葡萄60亩、猕猴桃40亩、苗木50亩。利用“三资”清理收回的60多亩荒地,建设垂钓园和餐饮服务区,结合建成的300亩合作社果园,将110亩果园规划为葡萄、黄桃采摘基地,吸引游客观光采摘。

明新村建设了1000平米的高标准文化大院,并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建设民俗博物馆,馆内收藏藏品2000余件。将依托陆房战斗红色资源,进行品牌文化联建,着力打造农家乐休闲基地,聚力发展文旅、餐饮等第三产业,开拓一条采摘观光、休闲度假、民宿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子。

黑峪村地处山区,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北靠巍峨凤凰山(鸡冠山)。明末时期因躲避战争被迫迁移至此,因三面环山得名。森林茂盛,但有山泉。村庄东面鸡冠子山中有个香炉子石崖,恰似鸡冠子形状,而得名鸡冠子山。相传有风凰落于此地。黄土岭村,据《五圣堂碑文》载明泰昌年间,由大董庄村董、蒋两姓迁至于此,因座落于黄土岭上得名。因距大董庄村三里路,又名三里庄。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5月,明新庄周围是著名的八路军陆房突围战的主战场之一。激烈的战斗,就发生在明新庄西边的黄土岭和南边的大董庄。《肥城抗日斗争故事》一书中,刘长水、高长进《陆房突围》 康予召《大董庄战斗》等篇目,记录了发生在明新庄及其周围的抗日故事。村东建有陆房烈士陵园。当年参战的军人回忆:

守卫黄土岭阵地的六八六团二营和六支队的勇士们,已经打退敌人8次进攻。由于这里地势较缓,敌人的攻势凶猛,我部伤亡较大,弹药消耗也大。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员和火力,阻击敌人的进攻,首长决定缩短战线,退守大董庄一带。大董庄是陆房的最后屏障,也是陆房通往西北的隘口。为了保卫这块阵地,勇士们用各种表达方式表示誓与阵地共存亡。十几名刚刚被救护下的伤员,又挣扎着返回了阵地。一位在部队东进时才入伍的新战士,因腿部受伤失血过多,已两度昏迷。但他再次醒来后,又艰难地向前沿阵地爬去,并不停地用微弱的声音呼喊着:“首长,我不能下,我不能下!”直至停止了呼吸。六八六团政委刘西元紧紧握着这位战士毫无血色的手,不禁泪流满面,并向这位不知道姓名的小战士深深地鞠了一躬,喃喃地说:“小鬼,你安息吧,我们一定给你报仇。”






作者简介

梁圣军,文化学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