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幡然醒悟!弘一法师:话多,错多,是非多 宁可糊涂,也不话多

 建老真人图书馆 2024-05-23 发布于山东

弘一法师说:“话多,错多,是非多,心里明白,嘴上不说,管住嘴,宁可糊涂,也不话多。记住,永远不要跟别人吐露太多,因为,你迟早会后悔的。
遇人不淑,交心这种事,会很危险,把心交出去了,别人的话题就有了。少言是修养,止语是智慧。”

"君子固窥园圃,中馀;辞令民,则有所阙。"这是《周易》中的一句话,寓意我们在言辞上要谨慎有度。

语言就像一把双刃剑,用之不当就会伤及自身。

一个人的言语反映出他的思维修养和人格操守,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言行,用智慧驾驭好口舌,避免伤天害理。。

知识渊博不如口无遮拦

"士衔气以为佚,鼓地而踊。"《庄子》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太多反而容易失态出丑。

用在谨言慎行的话题上,就是我们要学会沉默寡言,少说一些无谓的多余之语,因为多言多语往往会增加出错和是非的可能性。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个爱说大话的少年,到哪里都唠唠叨叨毫无顾忌。终于有一天,他无意间冒犯了一位有能力的老人,被施了一个惩罚,只要说谎就会长出超级大鼻子。从此少年再也不敢乱开口了,变得谨言慎行。

由此可见,对于言语我们要知所节制,才能免于出丑。

狂言伤人自己也难逃其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孔子这句话教导我们要虚心学习,勤于反思自省。

用在言语方面就是,我们的话语必须有理有据才能服众说服他人,否则只会引起反感和伤害。

这让我想起《红楼梦》中的一个情节:两个姐妹晴雯和小红受王熙凤的怂恿,总是肆无忌惮地嘲讽贬低贾宝钗,伤了宝钗的自尊心。宝钗平日虽然温文尔雅,但每每都能理直气壮予以还击,使她们无言以对。

可见言语固然锋利,但更应该注重内涵和分量,而非恃强凌弱去伤害他人。

否则终有一天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平和有度方能行有余

那么,当你决定开口时,该如何说话呢?

我曾经有这样一段经历:在餐馆就餐时,我看到一位服务生懒洋洋地倚着墙放松,我喊点菜,还是无动于衷,就忍不住大声数落道:"你们这些人怎么这么不专业,工作的时候居然游手好闲!"话音刚落,我就意识到用词太严厉了。幸好那位服务生脾气很好,只是报以淡淡一笑没有计较。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这句话揭示了一个做事的基本道理:我们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把握好分寸和节制,不能放纵放肆。

因此关于谨言慎行,我们要"过过脑,走走心",三思而后言,把握好语言的度,保持适度谨慎的好习惯。

用温和而又有力的话语去影响他人,这才是最高的修养。

语言是人类最宝贵的沟通工具,是文明进步的阶梯。

可是一句话说错了,就可能酿成大错而伤人或误会。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语言,谨言慎行,体现智慧和涵养。

只有用智慧和理性驾驭好口舌,语言才能释放出应有的正能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友爱。

让我们共同珍视语言的力量,弘扬语言文明,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智慧和理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