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敬经典】上海方言话剧《雷雨》,侬听过伐?

 尺涵 2024-05-23 发布于北京

穿越《雷雨》,致敬经典

云说—— 
      雷雨之下,谁能掌握生命之舵?

我们本该共同行走,去寻找光明

而你却把我,留给了黑暗

           ——《雷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喜欢上了看剧

只要时间允许,就跑去剧院

近距离感受人生百态

大大小小的剧场、演出团队

应接不暇的剧目剧种

这就是北京特有的资源吧

那几年,我撰写的几篇剧评也纷纷被采用

我也因此成为免费看剧人

后来,离开北京

好长一段时间远离了剧场

直到再回到北京


《雷雨》?沪语版?

下单,选座!

沪语版,听得懂吗?有同事问

需要听得懂吗?

一场“雷雨”,在舞台上轰鸣了近百年

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细节,甚至人物的每一个表情

不都了然于心了吗?

傍晚时分,来到位于王府井大街的北京国际戏剧中心

这个被称为“四合院里的剧场”,是座综合观演建筑

扩建新添两座驻团新剧场,曹禺剧场和人艺小剧场

走进大门是满满的设计感,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副券”这里打个卡

自动取票机上取票,跟着人流去往曹禺剧场

首先被震撼到的是《雷雨》外场通往剧场的剧本墙

很有设计感的“雷雨”两字,特别是“雨”字

让人想到剧中偏离伦理轨道的情感纠葛、爱恨情仇

紧挨着剧名墙的是剧本墙,完整的《雷雨》剧本呈现在几十米长的丝帛之上

轻如蝉翼,薄若晨雾

晚风拂过,闪闪烁烁,恍如来到另一处世界

剧场里座无虚席

铃响。灯熄。

随着舞台上灯光由暗而亮

八位主演立于光圈之下

掌声雷动,大戏开演~

一座公馆、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恩怨

周公馆的故事耳熟能详

矛盾冲突一如既往地紧张

雷雨交加之夜,当两家人的情感纠葛真相大白之后

三个无辜的年轻人瞬间死于非命

生者却仍在毁灭的痛苦中挣扎……

吸引观众的除了戏剧本身,

还有舞美设计

区别于传统话剧《雷雨》的厅堂式舞台结构

上海方言话剧《雷雨》采用了七八面镂花窗棂作为舞台背景

仿佛一个巨型的、全透的鸟笼,充满压抑感

舞台上摆放着孔雀蓝色的沙发与胡桃木家具

微弱的灯光透过窗棂照在舞台上

营造出沉闷的氛围

极具浓厚的旧时代色彩

人物服装和音响也是一大亮点

跟沙发同色调的旗袍恰到好处的衬托了繁漪的美

周朴园的西装、马甲,契合他德国归来的人物形象

音响随场景与剧情而改变

呼喊、哭诉、雷声、枪声,层层推进

声光电浑然一体,高潮迭起

好一场视听盛宴

随着一声炸雷,周公馆客厅豪华的大灯倾斜而下

叮叮咚咚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碴撒了一地

一如他们坍塌的世界

那一刻,时间静止

然后,

幕落

掌声想起,经久不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