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春节里的仪式感—岁朝图(高清58图)

 笑溜达 2024-05-23 发布于辽宁

        “岁朝”一词最早出自《后汉书·周磐传》中“岁朝会集诸生,讲论终日”的记载,一岁之始,又称为“元日”,用来代指农历正月初一。“岁朝图”就是为了庆贺“岁朝”(注:阴历正月初一)而画的图,画中的内容一般是静物画搭配贺岁诗词。

        从历史发展情况来看,《岁朝图》最早出现在唐代,那时还只是一些仕绅、文人在岁朝时将金石、书画、古董等清雅的物品摆放在于临窗的案几上。

        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幅岁朝图应当是北宋赵昌所作的《岁朝图》,而岁朝图开始兴盛流行则是在北宋宋徽宗时期的皇宫。宋徽宗赵佶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艺家皇帝, 他本人不仅书法水平极高(创立了著名的“瘦金体”),而且绘画造诣也相当了得,尤其擅长花鸟画,岁朝图也是在他身上发扬光大的。

图片北宋_赵昌_岁朝图

图片宋_佚名_岁朝图

     图片宋_董祥_岁朝图

图片 明_陈洪绶_岁朝清供轴

图片明_陈洪绶_岁朝图轴

图片明_商喜_岁朝图

图片明_陶成_岁朝图

图片明_张宏_岁朝轴

图片明_陈栝_献岁祥霙轴

图片明_边文进_岁朝图

图片明_陆治_岁朝图轴

         到明清时有所变化,他们将佛教的五件供器(蜡台、香炉等)画在画中,主要的是画花卉为主,旁边有五供器中的一件即可,如意大利籍画家郎士宁画的岁朝图也是花瓶和花卉,只是到齐白石的笔下才从皇宫中走入平民化,画中加入了鞭炮、茶壶等,都是表示大年新春到的意思。

        据介绍,清代每逢新春,宫廷画师们便要按时呈交“年例画”以供宫室春节点缀之需。擅长绘事的皇亲贵胄、朝廷词臣们也往往于此时以进画的形式向皇帝恭贺新禧。甚至皇帝本人也会举行“开笔式”,亲绘《岁朝图》,表达新年的喜悦和祝福。

图片清_任伯年_岁朝图轴

图片溥儒_岁朝清供图

图片吴征_岁朝清供图

图片吴征_岁朝图轴

图片吴征_富贵吉利岁朝图

图片吴征_岁朝清供图

图片吴征_岁朝图轴

图片赵叔孺_岁朝图轴

图片清_汪承霈_岁寒三益图轴

图片清_陈书_岁朝丽景轴

图片清_陈书_岁朝吉祥如意图

图片清_蒋溥_岁朝图

图片清_蒋廷锡_岁朝图

图片清_金廷标_岁朝图

图片清_乾隆_岁朝图

图片清_乾隆_岁朝图

图片清_任伯年_岁朝图

图片清_蒋廷锡_岁朝图

图片清_居廉_岁朝图

图片 清_毛周_岁朝图轴

图片清_席璞_岁朝观赏图

图片清_徐扬_岁朝图

图片清_佚名_缂丝岁朝图轴

图片清_佚名_缂丝岁朝图轴

图片近现代_程璋_岁朝清供图

图片清_吴昌硕_岁朝供图

图片清_吴昌硕_岁朝清供图立轴

图片清_杨晋_岁朝图

图片清_邹一桂_岁朝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新喜》中的梅花就有报春的意义,而画中的梅花为五瓣,寓意“五福”;清代书画家金农的《岁朝图》中的瓶子中插着的松树枝寓意为“平安长寿”,如果瓶中插着的是梅花则寓意为“平安幸福”;如果是牡丹则寓意为“平安富贵”,瓶子中装荔枝则寓意为“平安吉利”等等。

        清末民初的绘画大师的巨幅《岁朝清供图》中描绘的清供花果多达七种,皆为新春时盛开的应时花卉和果实,有水仙、天竹子、牡丹、佛手、菖蒲、荔枝与释迦,其寓意“事事如意,尽随人缘”,充满了喜庆吉祥的气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仔细观察《岁朝图》、学习画中描绘年物的寓意,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春节习俗、审美趣味等,感受到国人以物寄情、以物达意、以物敬奉天地自然背后的文化背景与精神内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以农业为根本的古代中国,岁朝图始终都寄托着人们对于新一年生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的美好的祝愿和向往,也是古人春节里一种仪式感的表现。

图片

何家英先生的写意人物画(高清78图)

回眸一笑百媚生—白伯骅的水墨人物画(80图)

月语清风—赵建成笔下温润清雅的人物画

佟宝全“京味”十足的民俗风情水墨人物画

吴冠中的梦里水乡(高清111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