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想去韶山

 文锦书屋susped 2024-05-23 发布于广东

        一九七四年的初秋,我上初中不久,老师便教我们一首歌《火车向着韶山跑》,那是我少儿时期记忆得最深刻的歌曲之一。 “呜,轰隆隆…,轰隆隆…,车轮飞,汽笛叫,火车向着韶山跑,穿过峻岭越过河,迎着霞光千万道。嗨,迎着霞光千万道……”唱的次数多了,就萌生了一种想去韶山的念头。

       那时候,湖南省中小学许多语文、数学等教材的封面,也都印有毛主席故居韶山冲的图像。“箫韶九成,引凤来仪”。韶山,在我们幼小的心目中,成了一个向往的圣地。

       初中二年一期,学校组织全年级四个班去韶山瞻仰毛主席的故居。对于从没出过远门的我们,第一次远行就能坐火车去向往已久的毛主席故居,心里甭提有多高兴。班主任老师说:坐车住宿全程十元,吃饭自理。周六下午,回家去同家长拿钱。火车我坐过好多次,从三都坐到鲤鱼江,或坐到郴州。鲤鱼江和郴州都有亲戚。但这些都是短途,这次去韶山是长途。我将学校准备组织我们去韶山一事告诉母亲,母亲没有出声,脸上的表情似乎是难为情。我知道,此事难度较大,六口人吃饭,就父母两个劳动力,要供四个小孩上学,家里经济拮据,十元钱对有钱人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可是对我家,却不是一个小数目。家里是超支户,从生产队获得的收入为负数。日常生活的开支全靠父母亲的副业收入,所谓的副业收入也就是母亲饲养一些鸡鸭鹅之类的家禽,父亲工余时间捕来的鱼,拿到农贸市场上售卖,获得的小额收入。家禽长大之后,会下蛋。那时,鸡蛋、鸭蛋才五、六分钱一个,鸡鸭鹅六、七毛钱一斤,父亲捕捉来的鱼,也是三、四毛钱一斤。去韶山十元钱,需要卖多少个鸡蛋、鸭蛋?卖多少只家禽?多少斤鱼?平时,我不轻易同父母亲要钱,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开口。如:买课本、笔、三角板、圆规等必要的学习用品。花钱只有几毛或一、两元,这次去韶山需要十元,而且吃饭自理还需要钱,左算右算,去一趟韶山,起码也得十二、三元。

       晚上,母亲心平气和地同我说“崽啊!这次能不能不去韶山?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钱。”对母亲的这种说法,我早有心理准备,家中的情况我比较了解,尽管有一种遗憾,但我还是带着笑意说“妈妈,我知道家里没钱,这次不去也没有什么关系,以后会有机会去的。”话是这样说,以后会有机会去韶山,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

       我们回校第一节课,老师就向同学们收集去韶山的钱。全班四十多位同学,有二十几个交了钱,包括我在内的二十来个没钱交。交了钱的去了,没钱交的回到家中帮父母干农活。

       一个星期后,去韶山的同学们回来了,他们当中有的人买了一件白色的短袖圆领汗衫,汗衫的胸前印有韶山冲的图案,图案的下方有“韶山纪念”的字样。他们穿着这件圆领汗衫上学,引来我们这些没去过韶山同学们的羡慕。我也想拥有一件这样的圆领汗衫,我试图向一个去过韶山的同学买他的那件圆领汗衫,但这位同学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想起了自己有一件旧的圆领汗衫,也是白色的,那是刚上初中时母亲帮我买的,没有任何图案字样。我想在这件圆领汗衫上印上韶山冲的图案和“韶山纪念”的字样,这样的话,尽管我没有去过韶山,但也有件这样的衣服。于是,我按照中学语文教材封面上的韶山冲图案,参考了同学们买回来圆领汗衫图案、字体的比例,自己设计、雕刻了类似的韶山冲图案和“韶山纪念”字样,用红色印泥印在那件旧的圆领汗衫上。效果还不错,可以以假乱真。第一次穿着去上学,有同学问我是在哪里买的?我笑着回答他们说是自己加工做的,他们还不相信。直至洗了一次,衣服上的图案和“韶山纪念”字样明显褪色他们才相信。

      中学时代,唯一的一次去韶山机会,错过了,心里边像是有一个“结”。韶山,这个红太阳升起的地方,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一定要找机会去瞻仰,成为“仰止人流”中的一名,真正感受一下红日破云万千重的意境。若干年后,这个愿望才得以实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