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盏茶 一炷香

 新用户0965JotQ 2024-05-23 发布于江苏

一盏茶  一炷香

阿迪

看到这个标题,想到的是什么?不就是一盏茶一炷香吗?如果说泡一盏茶烧一炷香呢,更进一步说在一炷香的氤氲里吃一盏茶呢?再然后,读着木心的诗《从前慢》:
“记得早些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读着读着,鼻子发酸泪涌双目,木心的从前仿佛也是我的从前,只觉得当时都是些的平常琐碎的事,如今却只剩下了记忆的碎片和故事的段篇。日子一天又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就像涓涓细流消失于大海。日子消失的是回不到从前的年华,而且也找不回从前的我了。
我的从前,那是渐渐远去的时光,虽然是物质匮乏,而且娱乐单一,但雷锋叔叔就在身边,五讲四美”新风吹,所以大家都很诚恳质朴,说一句是一句,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值得信任。那个时候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街巷黑暗,却是孩子们捉迷藏的天堂,孩子学着大人和电影里的人物展示自编自导的故事和游戏,黑暗的巷道常常爆发出孩子们胜利的笑声、呐喊声,有时也夹杂着小伙伴的哭声。不只是清早还有傍晚,早鸡鸣晚狗叫,当然还会有大人满街大声喊自家孩子回家吃饭了,家家炊烟袅袅,到处都是烟火气息。那时的日子真的很慢,可以种太阳收月亮,盼望着过节,盼望着开学,数着日子巴年。车、马、邮件都慢,不急不躁的农耕生活,是心灵不被焦虑和欲望炙烤的生活。一封邮件,一份牵挂,一种惦念。用钢笔在信纸上写上见字如面,最后写上此致敬礼,内容总是关心对方的生活工作学习身体等,而写到自己都是报喜不报忧的。这就是从前的人,一笔一划的工工整整的,当然也是真真切切的。邮件发出后的日子变得格外的慢,等待回信的心情把日子拉得悠长悠长的,而这种慢生活还不时地散发出千年陈酿的醇香。谢天谢地那时候没有手机,今天的人还会写信吗?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句话被现代都市人誉为“千年神话”,其实不然。——那是一个重情轻利的时代,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年代。只够爱一个人,这个人是对象,有时候却是父母,儿女大多很听大人的话,婚姻虽提倡自主,但父母的话也是要顺从的,不是自己心仪的,甚至是换亲或转亲,也要和和气气地去生活一辈子。这种爱是牺牲了自我的爱,却是回报养育之恩的爱,是不自私的爱,是今天人不能理解的爱,那时候的人感情专一,没有今天人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从前的锁是那种长方形的铜锁,钥匙也是长条形,都是手工精心打制的,并手工刻绘花纹图案,确实“好看”“精美”,就像周庄双桥的样子。“锁”是一个家的象征,从前的家都是有规矩有温度地过日子。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但必须锁“好看”,而且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这句话最不易懂,——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可是没有经历从前,又安可面对以后,没有经过将死的窒息,是很难体味牵挂与被牵挂的折磨,一句放心不下便可以忍辱负重,风雨同舟。有时就这么简单——人家就懂了!
一盏茶,一炷香,在孩子的眼里是漫长的,对于成人,一盏茶是10分钟,一炷香是半小时。老子的那句“能婴儿乎”堪称是一句顶一万句,童心不泯,不迁怒,不贰过。忙碌碌,且停停——。
原来,一盏茶一炷香是时间长度单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