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望山摩崖造像

 刘明js3oq4mg3f 2024-05-23 发布于天津

                                 孔望山摩崖造像

                                                                                                         --刘明



      孔望山汉代摩崖画像全部集中在山的西南角。依山就势浮雕而成。整个造像分布在长17米,高8米的褚黄色崖壁上,有道教、佛教(菩萨、力士和供养人)等人物造型,共刻有人像100多个,大的和真人差不多,小的仅有10厘米。有站有坐,有跳有卧,形象丰富,神态各异。多反映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史学家称此造像为“九州崖佛第一尊”。

      经专家鉴定,造像刻于公元170年东汉末年,比筑于建元二年(336)的敦煌莫高窟还要早200年,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处佛教摩崖造像,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望山佛教造像比敦煌石窟造像还早300年,证实了以孔望山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被誉为“中华国宝”。山东侧的龙洞庵始建于唐,原称龙兴寺,庵内的唐宋古柏、全国最美古树糯米茶树郁郁葱葱,生气勃勃,与红色庵堂相映生辉。每年一次的龙洞庵“赏雪”盛会已有近千年历史,为远近游客所向往。巧夺天工的龙洞,神奇美丽的传说,世界上最大的汉代圆雕象石,具有历史意义的名人遗迹,使这块素有“华夏第七十一福地”美名的圣山享誉海内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