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式与内容:煎煎饼的人与煎饼

 秦声何来 2024-05-23 发布于重庆

我一看他就是个新手。他的动作不连贯。多少有些慌张。

于是,我问老板:他是你徒弟吗?让徒弟练练手?

我之前没有见过这个人。所以,我忍不住问道。此时老板在他身后收拾整理。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答道。

他不是我徒弟。他是我的同学,是我的合伙人。

老板对我的问题有些诧异。似乎这个人一直都在,只是我没有见过。

此时的我也注意到这位新手脸上尴尬的微笑。

这是我常去的一家山东杂粮煎饼店。之前我以为这个店只有老板自己。那天我去店里,看到这张陌生的面孔,动作笨拙。所以才好奇打听起来。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笨拙的煎饼到手。品尝起来差异不大。而我也就没有再纠结他们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了。

过去我对煎饼是有误解的。我总觉得煎饼不健康。后来,我看到一则新闻说,汉堡本身的热量并不高,而且有碳水、有蛋白质,有蔬菜,是比较健康的搭配。

而真正让汉堡变得不健康的,其实是与汉堡搭配的零食,如可乐、炸鸡和炸薯条等。

如此想来煎饼也一样,面皮是杂粮的,里子是鸡蛋,生菜,咸菜,小葱、脆皮、酱料等组成,几乎没有油。从营养搭配角度而言,也是相对健康的。

倘若加了辣条,肉松、里脊、海带、香肠、培根等,或许就会变得“不健康”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认识。健康或不健康,并没有科学依据。

你看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但往里面加不同的料,性质就变了。由此就让我想到了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我们常常会把形式与内容混淆,误以为形式与内容是一致的。

其实,形式是形式,内容是内容。

只有分清了两者,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

比如,刚才谈到做煎饼的人与煎饼。谁做的煎饼是形式。煎饼的味道是内容。我们要的是煎饼的味道。

比如,煎饼是形式,往煎饼里加什么东西是内容。我们要的是吃了营养的煎饼,而不是吃了味道好,但让身体不健康的煎饼。

借由煎饼的例子,我们可以将这个思维迁移到其他方面,比如教育。

在哪个学校上学是形式,在学校里学了什么做了什么是内容。而我们要的是通过学习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学什么怎么学是形式,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获得的体验是内容。

而我们要的是这些内容能够让孩子爱上学习。而爱上学习,才能持续学习。而持续学习的目的是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如此想来,只有能够让孩子有所收获,那么玩耍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学习形式。

玩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玩,孩子收获了什么。

而这就像看书,看什么书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书和文字,是否能让人有所触动,有所启发,有所思考,有所改变。

如果没有,那这种只追求看书的形式,也就是在浪费生命。

其实,教育也是一样。如果上学只是为了获得分数排名的这种形式,那么上学也就成了虚度光阴的牢笼。

最后我想说,形式也好,内容也罢,都是为目的服务的。想清楚自己真正的目的,如此才不会被形式与内容所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