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钉子户”

 闻溪一隅 2024-05-23 发布于重庆

二十年前,一条地处京畿通衢的街道,无论郊游消夏或者走街串巷,几乎四通八达。

这里原本居住着不到百十户人家,两间低矮、简陋如鸡舍式的小屋,位于这条街的中间地段。

有一天,这块昔日古城根的“飞地”,成为各行各业角逐竞争的“福天寿地”,最后旅游部门击败群雄,独占了这块“风水宝地”。

很快,大大的 “拆”字,醒目地“站在”那条街的残亘断壁上,废墟躺在布满“拆字”的整条街上。瓦砾中完整地屹立着两间低矮、简陋的抗拆小屋,如同一对畸形的孪生弃儿,孤零零地在西北风的厉嚎中战栗。

那幢由残砖朽椽拼凑的鸡舍式的袖珍建筑,与壮观的左邻右舍,组成都市的协奏曲。

那些挂着“拆”字的房舍,从前居住的每个家庭,都各自搬迁走了。施工日期如期而至。然而,春夏秋冬,年复一年,积山似的建材,连营扎寨般的施工队伍,虽有投鞭止流的威势,但是,却在那两间七拼八凑的、风雨飘摇的矮房前偃旗息鼓了。

“不是不想搬迁,是实在不知道搬到什么地方不收房租费?我们租好地段房屋,拿不出房租费,租偏僻的、像我家这小房子的地方,我们不能像在这里一样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咋活啊!”小房子的男主人,可怜兮兮的述说着, “搬走的各家各户都是生活条件比我家好的人家,我们也不是吃熊心豹子胆的人,不顾一切的和你们对抗,只是为了生活,为了一家人的活命。”

小房屋的男主人,说着说着,眼泪跟着掉了下来。瘦骨嶙峋的双手,抹了一下老泪纵横的脸,直挺挺地站在推土机前,望着面前的庞然大物,扑通一声,双腿一曲,跪了下来……

轰隆——轰隆——震天响的推土机驾驶员,望着跪在尘埃的汉子,开足的马力嘎然而止……

两天后,又一辆推土机在一片废墟上响了起来,在距离两间低矮的小屋几米处,男主人冲了上来,喊着:“要毁我的房屋!不让我家活啦!央求无效!那就先把我推倒地上吧!”

……

开发商派了一拨又一拨人前来施工,一次又一次被建起的两间窝棚之地阻挡了回去。

这个拒迁户,被开发商冠以难拔的“钉子户”,也成为了南来北往人们瞩目的焦点,凡是经此地路过之人,无不好奇地打听这片废墟中矗立的孤零零的一个古建筑,议论纷纷。

“两间破旧小屋的一家人,'死缠烂泡’的伎俩,是透过陋室的千疮百孔,越过屋外这一片废墟,达到它与日俱增的价值和地位不成?”站在开发商和拆迁办立场上的人说。

“可怜的一家人!居住这么简陋破旧的两间小矮房还遭'轰撵’?生活富足,哪能居住这样的房子?有哪个人、哪个家庭愿意不随流?两间小矮屋前摆个摊位,来来往往的人们随便回顾是必然,好歹能维持一家人的低消费生活,搬迁!搬迁!没有实际困难,想必也随波逐流地搬走了,何苦成为一家显眼之居?”同情'钉子户’的人说。

“开发商和拆迁办已经补偿拆迁费了,拿着拆迁房屋费,还赖着旧居不迁,就是不对!”

“肯定是拆迁费抵不过这一家人搬迁后的生活保障。”

“听说这个'钉子户’已经被开发商和拆迁办联手告上法庭了。”

“那又怎样?法院不能满足这个'钉子户’一家人的生活必需。不搬迁,也不是犯罪。”

“听说法院给这个'钉子户’的传票厚的可以装订成一本书了。”

“开发商和拆迁办能联手把'钉子户’告上法庭,假如联手多拿出一些钱给这个'钉子户’,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问题是开发商恐怕'钉子户’狮子大开口,还怕'钉子户’得寸进尺,所以,不愿意再原来补偿的基础上多出一分钱。”

“'钉子户’一家也挺可怜的,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听说其它有的地方被拆迁,补偿都比这里多,也是这个'钉子户’知道后,死活不搬迁的原因之一。”

“听说一个副处级干部,每月工资数目不菲,因为遇到了房屋拆迁,开始也像这个'钉子户’一样,就是不搬迁,最后,开发商和拆迁办妥协,补偿了副处可以购买像他原来房屋几套的钱。”

法院又一张传票被送到了“钉子户”手里,“钉子户”用颤抖的手接过,看都没看,又积攒了起来,目的是看看能积攒多少张法院传票?才会给他一个比较满意的出路。

眼看着两间风雨飘摇的小屋,不被推土机推倒也摇摇欲坠,自行倒塌了。“钉子户”一家整天生活在惊恐中,因为天天催着拆,就是花费少量的钱整修也踌躇,修整,怕被推倒;不修整,住着也不安全了,房屋主人日夜寝食难安。

有一天,他正在家里唉声叹气,一个从前搬迁别处的邻居走进了他家,一进门就大声喊叫着:“老哥,我今天来,是向你报喜来了!”

“你嚷嚷个啥?!我正愁着我们一家人住的这破屋还能维持几天?以后我们全家可咋办?”

“你还不知道,国家又新颁布了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你这两间破旧的不能使你全家继续居住多少时日的小屋子,按照居住面积,根据新的条例,你得到的补偿费,少说也有几十万,你说这不是天大的喜事?!”

“钉子户”听后,用手掐了掐自己的胳膊,然后问:“老弟,你说的啥?我不是做梦吧?”

“大白天做什么梦?!千真万确的事情。不信你看,我听说后,千法百计到处核实,最终讨到了这个文件。”“钉子户”的旧邻居,一边说着,一边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了新颁布的《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红头文件,递给了“钉子户”。

“钉子户”接过红头文件,一字一句的仔细读了起来,看到那些对他那小破屋子补偿金额,确实如原来的老邻居所说一样,热泪盈眶,不再是跪地声泪俱下的哀求那推土机上的人,而是感动得泪水!然后哽咽着对面前的老邻居说:“我这个被大家喊叫了这些年的'钉子户’,不再用任何人来拔了,法院的传票也从此不再给我送了。”

一 END 一

作者丨金琳

编辑丨翎鸢

排版丨翎鸢

图片丨堆糖(侵删)

作者简介

金琳,西安,“老三届”,自考大学文化,会计。始于2000年投稿,至今在报刊杂志(纸质)和网络平台被采用发表诗、文1000多篇,200多万字。发表的作品曾被有的报刊和网络转载,自2021年下半年至2023年中,参赛网络全国征文大奖赛从一等奖、金奖依次类推,共得奖30多个,现是几个网络平台签约诗人和作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