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部出现4个症状要警惕,很可能是癌症的「信号」……这类人尤其危险!

 ThinkfunQd 2024-05-23 发布于山东

人的乳房位于胸部,左右成对出现。乳腺癌是很常见的一种癌症,很多人都误以为只有女性才会患病。其实不然,男性也有乳房,也可能发生乳腺癌。

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上大家对男性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并不了解,以致于很多男性乳腺癌发现时都已经是晚期,治疗难度增加。因此,一定要重视这一患病群体的早诊、早治。





一)男性乳腺癌的特点




男性乳腺癌(MBC)是一种较少见的癌症,在新发乳腺癌中占<1%。有报告显示,男性乳腺癌的年发病率似乎也在增长,在过去的25年,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增长了26%。


虽然男性乳腺癌与女性乳腺癌(FBC)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重大的差异。与女性一样,MBC的发病率也随年龄而增加。

MBC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5~67岁,较女性乳腺癌晚5~10年。若男性的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那么该男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1倍。

目前研究发现,BRCA2突变、家族史、年龄、雄激素/雌激素水平失衡和环境暴露可能是MBC的易感因素。

其中,耐药蛋白(BRCA)突变是MBC最明确的危险因素之一,在70岁的男性中,BRCA1突变携带者的累积风险约1.2%,而BRCA2突变携带者则为6.8%。

虽然MBC较为少见,但预后较女性乳腺癌更差,且有更高的死亡率,其5年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比女性患者分别低约10%、15%。





(二)男性乳腺癌的症状





对于MBC,由于大多数人对该病了解不多,加上缺乏针对性的男性乳腺筛查项目,很多人并未能及时发现,在确诊时常表现出更晚的临床分期。


其实,MBC患者患病的时候也会有相关症状出现,尤其是出现以下4个症状时就要高度警惕了:
①MBC多发生于乳头下方,大多数表现为乳晕下无痛性肿块,也可累及腋窝淋巴结出现肿大;
②疾病发展过程中,乳头可出现溢液(血性溢液与MBC相关)、回缩等症状;
③由于腺体组织少,就诊不及时患者还可有胸部皮肤或胸肌粘连现象;
④少数病人也会有皮肤局部溃疡,Paget病等皮肤变化。





(三)男性乳腺癌的诊断





当男性出现上述症状,怀疑为癌症时应进一步行相关检查。目前对于MBC的诊断方法主要是临床评估,超声、钼靶、乳腺MRI、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美国放射学会推荐:年龄<25岁男性,发现性质不明乳腺肿物时应行超声初检;年龄≥25岁男性,推荐钼靶初检,如钼靶不能明确或提示癌症可能时推荐进一步超声检查。

MBC钼靶下多表现为乳晕后偏心性肿块,边缘不规则或针刺状。


文献报道,MRI可用于评估胸壁受累、术后残留病灶、新辅助化疗反应。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术前诊断MBC的金标准,对于存在可疑病变的患者,可选在B超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一般不推荐选择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虽然FBC的所有病理类型在MBC中都存在,但MBC的病理类型有它独特的特点:
  • 浸润性导管癌是MBC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MBC组织学分级主要为Ⅱ级;
  • 虽然浸润性小叶癌在女性浸润性癌中占比较高,但该亚型在男性中却很罕见;
  • 大约只有10%的男性乳腺癌为原位导管癌
  • 小叶原位癌在男性中非常罕见。





(四)男性乳腺癌的治疗





对于MBC的治疗,大多数治疗方法都是借鉴FBC,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化疗、系统治疗等。

(1)手术治疗

目前,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术是MBC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MBC患者,若无新辅助治疗指征,可选择手术治疗。

对于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病人,应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阳性病人,则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2)放化疗

辅助化疗在男性乳腺癌中的指征并不完全明确,且并无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开展,临床治疗一般参考女性乳腺癌治疗指南进行

对于MBC病人,术后辅助放疗应参照女性乳腺癌标准,推荐MBC与淋巴结阳性MBC病人行乳房切除术后接受辅助放疗。

(3)系统治疗

大多数MBC为激素受体(HR)阳性,因此内分泌治疗是MBC的全身治疗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目前,国际指南推荐完成5年他莫昔芬治疗,若耐受良好且仍有高复发风险的男性病人可以额外接受5年他莫昔芬治疗。

但关于MBC新辅助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争议,适应证多参照FBC。有文献报道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可有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病例,期待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图片

END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中国男性乳腺癌临床诊治实践指南(2023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3,43(2):139-143.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3.02.04.

[2]Khan NAJ, Tirona M. An updated review of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male breast cancer. Med Oncol. 2021 Mar 15;38(4):39. doi: 10.1007/s12032-021-01486-x. PMID: 33721121.

[3]冉然,吴磊,王慧,张娟,马颖颖,周妍,杨谨.男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21,29(8):1465-1470.DOI:10.3969/j.issn.1672-4992.2021.08.041.

[4]王子行,王年昌,王翔宇.男性乳腺癌临床研究进展及中国研究现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1,46(7):737-742.DOI:10.11855/j.issn.0577-7402.2021.07.15.

[5]师弘,马鑫,彭书甲,刘娟,王伟.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21,29(15):2629-2632.DOI:10.3969/j.issn.1672-4992.2021.15.012.

[6]金菊,乔恩奇.男性乳腺癌的诊治进展[J].医学综述,2020,26(8):1515-1520,1525.DOI:10.3969/j.issn.1006-2084.2020.08.012.

[7]吴均,任晓秋,俞勇,杨君,潘蕾,郑庆辉.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20,35(6):517-523.DOI:10.13267/j.cnki.syzlzz.2020.06.008.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肿瘤视界

每个工作日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我们的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