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省会之争,韦国清建议柳州为省会,主席:那首都应该定兰州?

 哈哈狮的信箱 2024-05-24

越南抗美救国战争时韦国清坐在指挥室的大桌前,面前摆放着地图和情报文件。

图片

韦国清与胡志明

他沉思片刻后说:

“我们必须考虑增加防城港运输线的投入,以确保越南获得急需的军事物资。”

覃应机站在地图旁,皱眉表示同意:

“是的。不能让防城港出海口受到威胁。”

就在两人继续讨论如何增加投入时,一名情报官员急匆匆地走进了指挥室,递交一份新的情报报告。

图片

报告揭示了敌方加强了对防城港运输线的监视,情势更加紧迫,这使得加强护航舰队和飞机的必要性变得越发迫切。

韦国清道:

“我们必须加大投入,增强对防城港运输线的护航,同时也要提高运输船只和飞机的隐蔽性,刻不容缓!”

图片

韦国清

他意识到,增加对防城港运输线的支持远远不只是支援越南,更是捍卫自由与独立,捍卫世界和平的责任。

于是,他们立刻将此事上报,果不其然,毛主席和党中央立马同意了建设防城港出海通道的计划。

防城港出海口

1966年初,韦国清的办公室内,大地图高悬在墙上,勾勒出壮丽的世界景观,海洋的浩瀚在地图上展现出来。

他微笑着转身,对坐在办公桌前的覃应机说:

“你看,世界上凡是靠海的国家和城市,几乎都较发达,我们国家沿海省份的经济一般也比内陆省份发展快,为什么呢?”

覃应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地图,似乎能看见未来的蓝图。

“主要是得益于航海业的发展,交通方便,运输成本低。”

图片

他的声音带着坚定的自信。

韦国清欣然接受了这一观点,目光又投向了另一幅地图,他继续说道:

“你看,我们广西如今所处的地域多好啊!面临大海,接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而西南的货物大多从广东走,路程上远得多。南昆铁路看来迟早要上的,这条铁路一通,又有港口和必要的配套设施,大西南的货物就会从我们广西进出了。”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财政力量不足,再加上特殊时期,广西建设出海通道的计划迟迟没有进展。

两年后,事情迎来了转机。

那时,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不断升级,他们出动大批海、空军事力量,对越南北方的公路、铁路、桥梁、堤坝以及村庄进行野蛮轰炸,还在海域、港口以及交通水道进行布雷,企图切断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一切外来援助。

图片

在中国的军事指挥中心,韦国清和其他高级将领参谋坐在一张大桌前,面对情报报告和地图。韦国清沉思片刻后说:

“美国的行动越来越激烈,他们正努力切断越南的外援,我们不能袖手旁观。我们需要一个可靠的港口,以确保援助物资的顺利运输。”

参谋附和:

“您说得对。防城港处于距离越南最近的位置,建设一个战备港口是当务之急。”

韦国清继续:

“这个港口必须坚固,能够抵御敌人的袭击,同时要隐蔽,不容易被发现。我们需要将所有资源都集中到这个项目上,确保它尽快完工。”

图片

大家立刻同意:

“是的。我们将立即制定计划,调动工程队伍,确保防城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建成,并开始运送急需的援助物资。”

韦国清的眉头紧锁,他明白,防城港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支援越南,更是捍卫自由与独立,同样是为了广西在战后的发展。

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在防城港建成后,这个战备港口立刻成为中国向越南抗美援越战线供应军事物资的重要纽带。

大批军火、粮食、药品等急需物资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越南前线,为抗美援越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片

每天,忙碌的码头工人和士兵们协同工作,将物资装载到大型运输船只上。

这些运输船只根据计划,在夜幕降临时启程,绕过美国军队的监视和封锁,悄然驶向越南的指定地点。

在夜色的掩护下,它们完成了每一次任务,始终保持高度机密。

防城港的建设是这场战争的关键性一步,这个战备港口不仅确保了中国援越物资的及时到达,也有效地减轻了越南人民面临的压力。

直到美国在巴黎会议上签署停战协定,宣告了侵略者的彻底失败。

省会之争

1958年的南宁,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会议室内,毛主席一派从容自若。

正当他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的时候,韦国清先汇报工作,也借机提出了一个重大建议。

韦国清站在主席台前道:

“毛主席,我向您汇报广西的工作进展,同时想向您请示一个事项。南宁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往南走不远就到广东省的钦州小董(当时属广东省)了。柳州市则位于广西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而且有大片荒坡荒地,非常有利于建设政府机关、学校和工厂。因此,我建议将广西省会从南宁迁往柳州。”

图片

韦国清说完后,信心满满地等待着主席的回答,以为主席还会和之前批准防城港规划一样,立马就同意他的提议!

毛主席倾听着韦国清的陈述,眉头微微一皱,沉默了好一会儿,似乎在思考着。

然后,他朗朗一笑,回应道:

“这是你韦国清的一大发明啊!按照你的说法,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不是也太偏僻了?难道也应该考虑将首都搬到兰州或青海去吗?那里的荒山荒地可比柳州多得多哦!”

毛主席的幽默让会议室内的气氛轻松了许多,大家都笑了起来,韦国清也感到毛主席的回答颇具深意。他说:

“韦国清的提议有一定道理,柳州的地理位置的确有其优势,但我们不能仅仅从经济出发。还需要考虑到广西的多民族特点、民族团结、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众人都静静地聆听,毛主席继续解释: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民族团结一直是我们强调的重要方面。我们要确保永远不引发民族矛盾,并有助于各民族更好地融合。此外,我们还要看未来的发展潜力,哪个地方更有利于广西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在毛主席的引领下,众人开始分析南宁和柳州的各项优势和劣势。

他们考虑了地理位置、民族团结、交通便利性、资源分布等因素。

图片

毛主席又说道:

“南宁是广西的省会,地理位置靠近广东,有一条重要的公路直通广州,这对于广西与邻省的经济合作非常重要。此外,南宁也靠近边防要塞龙州,这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

虽然很多人不免觉得遗憾,但大家还是决定把省会设在南宁。

革命历程

韦国清之所以敢当面跟毛主席提意见,除了因为毛主席知贤善任,善于倾听群众意见外,还因为韦国清和毛主席的交情由来已久。

他是毛主席最信赖的将领之一,这还得从韦国清的革命生涯说起。

图片

在广西东兰县,一个贫苦的壮族家庭中,一个命运充满坎坷的少年命中注定要在红色革命的火焰中绽放。

那是韦国清,年少时就踏上了革命的不归路。他在百色起义中浴血奋战,为了共和国的光辉前程,他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至五次反“围剿”。

当长征号角吹响的那一刻,韦国清挺身而出,肩负起了领导中央红军特科营的重任。

他率领部队参与了乌江浮桥的架设、金沙江皎平渡的夺取,以及通安州的奔袭战斗。每一战,都是为了共和国的明天,为了人民的解放。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的命运交汇于懋功地区。

图片

韦国清当时担任代理团长的职责,而宋任穷则挂着政委的名头,他们的手下有骑兵、工兵、炮兵和机关枪科。

但当部队踏入阿坝地区后,命运的风向似乎变了,张国焘那个坚定己见的领袖,却拒绝了北上的命令,一时间,团队陷入了迷茫。

四方面军的副参谋长李特,率领着一支装备精良的武装人员,前来谈判,逼迫毛主席南下。

毛主席总是以国家大义为重,为了维护红军大局,他答应红军大学的四方面军学员南下,但他坚持特科团的干部必须北上。

毛主席在众人面前高声下令,命令韦国清和宋任穷召集特科团的所有同志,准备发表重要的讲话。

图片

他对四方面军的同志们说:

“中央已经决定北上,如果你们上级不同意,那就留在这里,我们会率先前行,等待你们的归队,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

果然,正如毛主席所预料的那样,第二年,四方面军的同志们仍然北上,踏上了通往陕甘宁边区的道路。

这正是韦国清识破了张国焘企图分裂中央的阴谋,继而带领战士们继续追随毛主席。

而在此前,韦国清随着红七军踏上了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第三次反“围剿”作战的征程。

他亲历了长征的曲折,见证了遵义会议的历史性决策。

在长征的途中,红军四渡赤水,艰难跋涉,最终成功地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

这一切深深地印刻在韦国清的心中,让他深刻感受到毛主席领导下的决策是多么地英明和正确。所以他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图片

华东解放区成为内战爆发的主要战场之一,蒋介石的大规模进攻威胁着苏皖解放区。

韦国清获得军委批准,率领第二纵队第四、第九旅越过陇海路,深入邳睢铜地区,寻找歼敌的机会。

但是,敌情突变,蒋军整编第六十九师第九十二旅出现在安徽东北部,陷入了危险。

陈毅决定改变计划,命令韦国清统一指挥多个旅团,共同歼灭九十二旅,并阻击来援的第六十旅。

图片

韦国清迅速了解敌情,制定了攻敌打援的详细方案,亲自进行战前动员,并赋予各旅团领导一定的权力。

战斗爆发后,他下令先切断敌九十二旅与六十旅的联系,然后展开总攻。两天的激战后,九十二旅和六十旅的残余全部被歼灭。

陈毅为此创作诗句:

“人民怒撼山河动,背水奇攻敌尽降”。

毛主席也发来电报,亲自赞扬:

“庆祝你们歼灭九十二旅之胜利。”

不久后,在淮海战役中,韦国清再次挺身而出,率领苏北兵团的各纵队,担负着突击兵团左翼的重任。

他的目标是攻击黄百韬兵团的第二十一军,与兄弟部队一起完成包围黄百韬的任务。

韦国清的兵团迅速推进,与国民党第一○七军孙良诚部相遇。

韦国清立刻指挥部队展开围歼,孙良诚被迫率领军部和一个师投降,另一个师也在不远处被歼灭。

这场胜利不仅给兵团带来了丰富的战利品,还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装备和物资供应。

图片

当韦国清向陈毅司令员复命时,陈毅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他兴奋地说道:

“国清同志,你的表现太出色了!”

接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份电报递给韦国清:

“你瞧,党中央、毛主席为你送来了祝贺!”

韦国清,这个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者,不仅以无畏的勇气和智慧,带领部队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还铭刻在了历史的篇章中,成为了伟大的革命英雄。

他的一生都在捍卫着人民的利益,为国家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全部心血,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1955年,韦国清被授予上将军衔,这是对他革命功绩的最大肯定。

图片

建设家乡

韦国清不仅仅是在打仗方面深受毛主席青睐,战后的广西一片狼藉,而建设广西的任务,毛主席思索片刻立即交给了韦国清,因为广西也是他的家乡。

老一辈广西人应该都知道韦国清,他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接任广西省省长,后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他又接任自治区主席,主政广西二十年,殚精竭力为老百姓谋福利。

图片

韦国清陪同朱德视察广西

新中国成立后,韦国清将他的领导才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转向了广西,他的家乡,他投身于多项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他致力于农业改革,鼓励农民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他积极推广农田水利,修建灌溉渠道,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利用率。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绿化工程。

他倡导植树造林,修复河流生态,保护野生动植物。广西的山川水域逐渐变得清新宜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图片

韦国清在和农民群众交谈

韦国清也积极支持电影制片业的发展,鼓励本土电影创作。

他认识到电影的艺术力量和文化影响,投资兴建了现代化的广西电影制片厂和电影院,推动了广西电影产业的崛起。

在高等教育领域,韦国清建设了一系列大学和学院,比如广西艺专和广西大学,为广西的各行各业输送了优秀的人才,推动了广西的现代化进程。

韦国清也重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了广西的重工业发展,投资兴建了一系列钢铁、石化和机械制造企业,比如著名的“柳钢”“柳铁“集团,为广西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图片

在韦国清的领导下,广西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这个曾经贫困的地区变成了一个富饶繁荣的地方,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韦国清的奉献精神和领导才能为广西的崛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成为了广西人民心中的伟大领袖。

结语

纵观韦国清的一生,从年少时期就投身于革命事业。他参加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至五次反“围剿”。

在长征初期担任中央红军干部团特科营营长,参与了多次关键战斗,如乌江浮桥的架设、金沙江皎平渡的夺取以及通安州的奔袭战斗。

在华东解放区为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事业战胜了强大的敌人。他领导第二纵队在战斗中歼敌有功,特别是在歼灭整编第九十二旅和抵御整编第六十旅援军的战斗中,表现出出色的指挥才能。

新中国成立后呕心沥血建设家乡,赢得了父老乡亲的认同。

图片

韦国清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牺牲,为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宝贵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