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中成药,既补脾虚,又除肝瘀

 当归与地黄 2024-05-24 发布于四川


乙型肝炎,急性很少见,一般表现为慢性。

当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就要警惕慢性乙型肝炎了。随着病情加重, 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等症状也可能出现。甚至出现更严重的肝功损害等。

肝掌,是大拇指的根部(大鱼际),小拇指的掌根部(小鱼际)皮肤出现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

蜘蛛痣,故名思义形如蜘珠,尤以呈辐射形如蜘蛛腿的小血管醒目。易发生于面颈部、上胸部、肩部等。

肝脾肿大,指肝脏和脾脏均增大,可在深呼吸时于肋下不超过1cm处触摸到,质地较软。

由肝掌和蜘蛛痣,可看出乙型肝炎与血瘀有关。由肝脾肿大,能看出乙型肝炎和脾的关系密切。

且看其关联:

肝所分泌的胆汁输入肠道后,能帮助脾胃将食物消化。

肝所藏的血,由脾化生与统管。

若是脾虚,不仅容易使肝血化源不足,血流不畅而瘀,也可使肝气郁滞,气机阻滞。

而乙型肝炎产生的背后推手,一步步导致了这种局面。

这是因导致乙型肝炎的内因,通常是正气不足,外因常是湿热邪毒。

当正气不足,湿热邪毒恋脾,连锁反应便是阻遏与损伤肝体,致其也受湿热所困,失去疏泄之能,形成肝气郁滞,甚至肝血瘀滞。而血属于阴,气郁也容易化火伤阴,于是肝阴受损伤,进一步使肾阴也受损伤。

中成药金参疏肝胶囊,

益气养阴,健脾疏肝,清利湿热,活血化瘀。

组成:

黄芪、猪胆粉、水牛角浓缩粉、柴胡、白花蛇舌草、枳壳、五味子、女贞子、虎杖、鸡内金、丹参、郁金。

本方黄芪补正气补脾虚练好基本功,治病治根。

猪胆粉,对应于肝胆的清热润燥解毒,有引药之意。

水牛角浓缩粉为治血热毒盛之要药,而肝掌与蜘珠痣,均属于血热妄行。

柴胡为治肝胆病的常用中药,既能清除肝胆的郁热,疏肝解郁,又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将肝和脾一起治。

白花蛇舌草,因为清热散结,除湿消肿的多种功效,善于治疗各类型炎症,多种疾病的治疗可见其身影。

枳壳也在很多的方剂中见到,其以辛行苦降之势,善于破除阻滞的气机,消除中焦的胀满,利益脾胃。又能用于保护血管,抗血栓形成。这个抗血栓形成,可用于配合丹参郁金的活血化瘀。

丹参活血补血,郁金活血解郁。且均能清肝胆的郁热,配合白花蛇舌草解除肝胆为湿热所困之苦。

虎杖消胆火,散瘀又利湿,治肝病如猛虎下山。

鸡内金有着食物的甘平特色,能平和却坚韧的健胃消食,又可用于用于肝胆病,消除胆胀肋痛。

女贞子担负起补肝肾之阴的职责。

五味子既能补充消除余热过程中消耗的津液,又以涩精止泻,让身体得到滋养与保养,是守的角色。

所以全方的治疗有攻有守,既补脾虚,又除肝瘀,清湿热毒邪,对因其导致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作好康复保健。

温馨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