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学术圈也不例外

 学术进修 2024-05-24 发布于河南

“一个充满敌意、极其不负责任、毫无学理依据的恶意评审,却要了断一个优秀青年学者的学术生命。试问,这合理么?”

这是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在署名文章“恶意评审”如何评价和运用?基于武汉大学一篇博士论文评审意见的分析(原文已于发表第二天删除)中表达的。“本人指导的一篇博士论文,遭遇了恶意评审。这篇评审意见违背了学术评审基本原则,与评审者所展现出的学识有限,水平不足以承担如此严肃的学术评议工作相比,其评审态度之傲慢、判断之武断、标准之主观,让人叹为观止。”

能让一位博导如此愤怒,不惜走极端的曝光手段来抒发不满。能给我们看到的肯定是冰山一角。在这件事情没有被暴露之前,又有多少博士生因为这类情况不能顺利毕业?我们不得而知。

▶“我毕业论文,五个盲审,四个给了90分以上,一个给了我65分,说我写的没逻辑。问了一些无法解释的问题。只能抓紧时间修改,等着下一批送审。”
▶“别提了,我发了两篇10+文章,其中一个子刊,都是一作,盲审专家觉得格式不符合他心目中的格式,给了C。我到哪里说理去?这还是符合自己学校要求的前提下。”
▶“博士论文盲审,一开始出来两个结果,一个86,一个90。心想应该稳了。结果第三个结果是不及格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评价也非常犀利且无解。质疑研究方法却只说不适合我的研究主题,再来挑了参考文献的规范性。最终要重新送审。”

——为什么评审一句话就能把博士期间的所有努力全部否定?

——为什么他能闭着眼睛点评我的论文,我还要为他的任性负责?

要知道,有的学校毕业论文盲审送5位,2个“合格”就要延期半年,3个及以上“合格”须至少延期半年修改后重新送审。而博士期间限定最多2次送审机会,结业后还可以申请1次送审。这对外审专家的约束基本上没有,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随便一位专家就能左右学生的结果。

或许再遇到一个好点的专家就好了,或许遇到心软的神就好了,或许审核制度再完善一点对学生友好一点就好了,或许有人撑腰就好了。

博士论文因为论文质量的问题被毙那无话可说,博士培养本身就应该严格把控。但要是因为其他原因被拒绝导致无法顺利毕业,这对一个博士生来说损失是巨大的。

作为盲审专家。应该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不偏不倚,秉持强烈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知识。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

————————

排除自身论文的原因外,其他不外乎这几个原因:

1、送审老师水平有限。在10年前、20年前乃至更早,我国大学教授的晋升,是不看论文、不看课题的。硕士/博士毕业留校成为讲师,年限到了,自然就升了。那吃到这一波红利的老师,全都是研究水平很高的老师吗?这里我不做评论。有没有一种可能,现在送审的一部分老教授,可能自身培养博士的水平也是有限的,并不能给到一个很好的指导和建议?毕竟我们在新闻上也经常见到给建议的“专家”,来头也都不小。

2、“团伙作案”。如果只是水平有限倒还好,就怕是心坏。学术之所以加个“圈”就是因为都有各自的团队、山头。这个我们之前有浅浅的讨论过一点:“聪明人”买“假院士”招摇撞骗,“老实人”缺项目末位淘汰。象牙塔里也满是内卷倾轧对于强大的团队,他们人马可能分布于全国各地,扎根在各大院校,而经过长年的发展,头部团队的核心成员均已成为各学院的领头人物。送外审送的是哪些老师?他们拿到文章可能看一眼参考文献就知道是不是组织成员,是不是要培养的新人,非友即灭,借此来扩张自己的学术领地。

3、人心不古。鲁迅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这句话说的不全对,因为不仅是中国人,人性都是一样的。趋利避害。一篇文章到我手里,我给你高分或者低分,对我没有任何影响。有的老师会严谨、专业地给到正向反馈,哪怕是文章有问题,也会给到机会修改,有的老师宁愿拒审也不想给到学生一个不及格的成绩。但人心难测,有的人可能因为那时候心情不好,就给不合格。还有的人不管自己心情好不好在他手里的通过率都不会高,没什么原因,就是不想让你顺利毕业。

当然,我遇到的高校老师,目前都是很nice的,对学术认真,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给年轻人,尽心尽力的辅导。

盲审制度原本是为了评审更公平才出现的。说到底,还是制度不完善,遇到问题要从源头解决。或许博士送外审的次数可以再宽限几次,或许对外审结果的判定再谨慎一些,或许每年类似申诉事件的找到一种好的解决方法并快速推行。办法总比困难多,希望不要每年都有不少博士生在论文盲审环节被“冤死”。

而作为博士生,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论文写好,按照学校毕业要求完成。一旦遇到这种不公时,至少我们本身的文章没有问题,再送审也不怕。如果文章质量确实有问题,可能再怎么送审也是一样的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