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历邓小平同志访法

 兰若青青 2024-05-24 发布于陕西

作者简介:吴永清 曾任驻杜阿拉领事馆馆长领事。

1975年,中法关系史上发生一件大事,就是小平同志对法国的历史性访问。

Image

1975年5月,邓小平副总理率团出访法国,受到法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图片来自网络)

20世纪70年代,美苏冷战态势发生了很大变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不少西方国家与我建立或加强双边关系。此时,在美苏争霸的态势中难以重温“大国梦”的法国把目光转向中国。1974年5月德斯坦当选总统不久,法方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领导人访法。法国是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在西欧有较大影响。为鼓励西欧联合反霸,进一步孤立打击苏联,中央决定接受法方邀请,由时任第一副总理的小平同志率团访法。

这是中国最高级别领导人在建国后对西方大国的首次访问,使馆极为重视,作了周密的部署和准备,成立了以曾涛大使为首的接待班子。我也有幸参加接待班子,具体负责国内派出的媒体报导组的翻译和联络服务工作。

Image

1975年5月12日,时任法国总理雅克·希拉克在机场迎接邓小平访问法国。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正式访问西方大国,也是中法1964年建交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访问法国。(图片来自网络)

法国是个老牌的西方大国,有一套成熟和严格的外交礼仪。但法方从战略大局考虑,破格接待了邓小平。按法国礼宾惯例,只有国家元首访法才能入住国宾馆。法方对邓小平副总理的接待打破了常规。如安排邓小平下榻与法总统府隔街相望的马丽尼国宾馆,邓小平抵达机场时希拉克总理亲自前往迎接并发表简短欢迎词,还邀请邓小平发表答谢讲话。访问期间,德斯坦总统与邓小平两次正式会谈,为邓小平举行国宴招待会,并出席邓小平在中国大使馆举行的答谢宴会。法方上述做法充分显示其对新中国的重视,欲通过与我发展新的战略伙伴关系来提升其国际地位。

此次访问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小平同志平易近人

作为接待人员,我每天早晨有幸在邓小平下榻的马丽尼国宾馆用早餐,每天都可以近距离见到小平同志。国宾馆餐厅有一大长桌,小平同志就坐在餐桌中央用餐。早餐食品主要有牛奶、咖啡、羊角面包、奶酪、黄油、荷包蛋、香肠等。

Image

1975年5月15日,邓小平在里昂市政厅的留言簿上留言:“向里昂人民致敬!”邓小平曾在里昂做工并从事革命活动。(新华社发)

马丽尼国宾馆房间不多,只够代表团入住。使馆接待人员住在使馆,每天早晨7点多赶到宾馆与代表团同志共用早餐。每天都是其他代表团人员和接待人员先到餐厅用餐,小平同志通常是大家正在用餐时才来。当我们看到小平同志的警卫员拿着一个中空的圆座垫圈来到餐厅时,我们就知道小平同志要到了。小平同志进餐厅后跟大家点一下头,径直来到中间的座位,在已放好垫座的座位上坐下用餐(后来得知因小平同志患痔疮,需中空座垫)

通常情况下小平同志吃饭时不说话,偶尔也与旁边的乔冠华外长低声交谈几句,吃完后就离开餐厅去散步。小平同志虽言语不多,但神态祥和,大家无拘束感。

当时既没有规定在首长没来前不能用餐,也没有要求在首长进来时毕躬毕敬地起立迎候,更没有安排首长一人单独用一餐厅。同志们真实地感受到小平同志平易近人,与大家打成一片,不搞前呼后拥,不要特殊安排的优良作风。在加强党风建设的今天,我们更加怀念小平同志这种优良作风,也更应值得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深思和学习。为满足使馆同志愿望,小平同志在使馆和大使官邸分多批与大家照相,没落下一个人。

Image

小平同志和我们全体馆员分批合影(后排左起第三人为本文作者)

小平同志特别关心我们接待人员,特地在国宾馆与我们几个接待人员单独合影。

Image

(右起第二人为本文作者)

代表团精干高效

照例说,我国最高级别领导人首次访问西方大国,代表团应该人数很多,但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代表团除小平同志外,主要随行人员只有时任外长乔冠华和时任外贸部局长郑拓彬二人,加上礼宾司、西欧司、翻译、警卫、医生、记者等人员,总共只有二十多人。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