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华坤 | 校长谈治校

 教育专家谈教育 2024-05-24 发布于浙江


好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好校长能带出好学校。教育家陶行知: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教师和学生。
一、校长对学校首先是思想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导者,师生的精神领袖。校长治校,要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并以此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引领学校发展。
1.时代呼唤学者型校长
教育改革是深刻革命。《校长谈治校论述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从校长的岗位形象、管理的方位、人心的凝聚、岗位点拨、学校发展方向、办学思想等方面详细论述办好一所学校的方法,为现代学校管理提供方式方法和理论依据。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有一定指导意义。该书已被列入素质教育丛书,部分地市已作校长培训教材。
2.没有学校管理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将难以进行。
管理学校要讲究科学性。无数事实表明学校的管理是否得法,效果大不一样。这里的法是法规、规律之意。要使学校管理得法,就必须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问题。上级怎么说,学校就怎么管。这是一种被动的管理模式,上级的正确指导,当然对学校工作有指导意义,但不可能代替学校管理中的具体措施,具体怎么做,还得靠学校自身去解决。
3.校长要以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解决学校改革问题。
管理之术一个成功的校长,一定是既有真知又有灼见的人。要有独到的眼光,以独特的观察角度,独特的观察方法,才能发现事物的独特属性。再以高超的分析、综合、提炼能力,从中得出灼见。以灼见为主线,策划设计出智光闪亮的开发思路、概念、主题、项目、产品及经营模式。可以说,没有真知灼见,不可能做一名成功的校长。
二、以人为本学生第一,教师第一。
校长按照原则、程序、方法、手段,科学管理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等,能协调控制,统揽全局,调动领导班子及教职工的积极性,倡导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1.治校之道在于成就教师成就学生
创意点亮未来成长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研发面向未来的卓越课程。坚定教育的价值追求,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成为身心和谐的人;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职业认同每个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理解教师职业的使命。专业发展:专业学习,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成型;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
2.教育并非只有固定模式可循。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里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是使人有活跃的智慧。要实现这一教育目的,须注意四方面:注重培养人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填充知识,要防止呆滞的思想课程设置要少而透,且相互渗透,有机统一,避免多而肤泛,相互割裂所学知识要运用于当下,而不是机械地充斥在大脑中成为一种负担遵循一定的教育节奏浪漫—精确—综合。
3.无为而治:根据“校情”因地制宜
抓好凝聚人心工程实施全方位管理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用心管理,做到用心经营、用心专一、用心思考、用心体验。用法管理,做到知法、守法、依法、用法,建立健全学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办学行为,维护教育良好形象。处理好管与不管等矛盾,做到准确定位、服务到位、防止越位不能变味质量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的内涵发展之路
三、管理好一所学校,须带上三样东西:梦想;思路;策略。
学校高效管理的前提就是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围绕办学理念和管理目标,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章程体系,配之严谨的管理机制、科学的评价系统和考核办法,以全面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和治理效能。
1.岗位点拨把制度执行作为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抓手。
大道至简,实干为先。坚持每年召开教代会,讨论、制定、修订各项管理制度,每学期始末召开教职工大会宣讲计划、总结和财务收支,每周召开行政会对周重点工作进行讨论、总结,每周召开教职工例会对行政会通过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凡涉及年度考核、分级竞岗、职称晋升、评先选优、后备干部推荐等敏感性问题,均由党、政、工研究通过
2.治校之道的思与行
校长应有深邃的教育思想。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超越自我、超越功利,用心去做校长修智,修的是做校长的底气,即要有见识、有本领、有学问治校才会游刃有余。经营学校,靠的是能力,经营好学校,得靠方法,讲艺术。遵循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姿态,做让百姓满意的教育。
3.校长是舵手干到点子上
好的教育是策划出来的。校长管理学校也要做家,善于授权,舍得放权,谨慎用权。掌握大方向,把握大原则;副校级干部做儒家,协调好学校人际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中层领导做法家,落实制度第一的执行理念把自己塑造成懂教育、会管理、有人气、善谋事的学者型、专家型校长。在求真务实的教育实践中探索,立大志、聚大智、明大势、做大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辱使命写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