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指导:美食与心灵(人一吃过饭就变得保守了)

 一中大语文 2024-05-24 发布于福建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食珍馐可以充实肌肤,却会闭塞心窍。([英]莎士比亚《爱的徒劳》)

人一吃过饭就变得保守了。([美]爱默生《论新英格兰改革者》)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由两则名言构成。第一则名言探讨了吃美食珍馐的两种作用:充实肌肤与闭塞心窍。“却”字说明语意重点在于强调美食珍馐对人心灵的消极意义。材料二“吃过饭”代表人的饱食状态,“变得保守”是形容人的心灵状态。因此两则名言是有共同点的:人一旦满足于眼前的物质或者追求过度的物质享受,心灵就会处于消极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人如果重视身体感官的享受,心灵或精神就会闭塞、保守、枯竭、干涸。由此可以联想到“逸豫可以亡身”“五味令人口爽”等传统哲理名言。写作此文,可探讨物质(物欲)与心灵(精神)的关系,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立意】

1、莫让物质享受羁绊心灵的飞翔;

2、身体饱食,不如心灵饱食;

3、让心灵也吃上美食珍馐。 

【佳作展示】

美食与心灵:一场关于满足与追求的思辨

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美食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当我们沉醉于美食的味蕾盛宴时,是否曾意识到,过度的物质满足可能会闭塞我们的心窍,甚至让我们变得保守而缺乏创新精神?这正是莎士比亚和爱默生所警示我们的。

莎士比亚在《爱的徒劳》中曾言:“美食珍馐可以充实肌肤,却会闭塞心窍。”这句话道出了美食与心灵之间的微妙关系。美食固然能给我们带来身体上的满足和愉悦,但过度的追求和享受却可能让我们陷入物质的泥沼,忘记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成长。我们的心灵如同一片广阔的田野,需要不断地耕耘和灌溉,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表面的富饶。

与此同时,爱默生在《论新英格兰改革者》中提出的观点也值得我们深思。他说:“人一吃过饭就变得保守了。”这里的“吃饭”可以理解为对物质满足的追求,而“保守”则指的是思维和行动上的僵化和缺乏创新。当我们的心思都被物质满足所占据时,便难以再有空间和动力去追求新的思想、尝试新的行动。这样的保守不仅限制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那么,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心灵的开放和创新呢?首先,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美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内心的充实和满足,而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其次,我们需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让我们的心灵保持活跃和敏锐,避免陷入保守和僵化的境地。最后,我们需要学会适度地节制自己的欲望。过度的追求和享受只会让我们迷失方向,而适度的节制则能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保持心灵的自由和独立。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或许应该时常反思自己与美食的关系。美食是一种享受,但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份食物,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同时也要警惕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不忘追求内心的充实和满足,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热情,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思维。

美食与心灵,如同一对相互依存的双胞胎。我们应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不忘滋养自己的心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品味到生活的美好和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