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好丧气哦,很多书会告诉你,好好学学理财,你必然会越来越富。再不济,也有灵性点的书会教你,每日在心中跟钱表白“我爱你”,钱也会不自觉钻进你的腰包。 但是这本书却在泼冷水。因为它说,有时候你富不富,跟你努不努力,学不学习,都无关,完全就看那一点点运气!它还嘲笑试图预测未来经济的人,因为金融既没有科学基础又没有规律:“工程师之所以能确定桥梁坍塌,说因为当特定区域的受力超过了某个临界值时,桥就会断裂。这是公认的事实。物理现象不会出现争议,是因为物理现象必然会遵从物理规律。金融现象却不同,是由人类行为决定的。”换而言之,应该研究人类心理,才能更好地理解金融现象。感觉这玩意不是硬科学,而是软科学,不靠实力,靠运气啊。投资成功的人,一定不要傲气地否认运气成分啊。一些人这两年投资赚了钱,误以为自己实力附体,然后大胆折腾,再过两年去看,准备跳楼了。书中这样的例子也是有的。刚好踩对形势赚翻了,以为自己了不得,投资高手啊,再过几年,金融危机,发现他老婆在报纸刊登了小广告,以寻找神秘失踪的老公。致富需要冒险精神、乐观心态,以及放手一搏的勇气,但守富需要节俭,并承认你获得的财富中一部分源自运气,所以不要指望无限复制过去的成功。所以书中会说:你要知道,不是所有成功都源自努力工作;同样,不是所有贫困都是因为游手好闲。在评价别人和自己时,都要牢记这点。 在赚钱这件事上,你可以热爱冒险,但要对输得精光深恶痛绝。 因为生存是一切策略的基础,能够长久生存下去,不被淘汰或被迫放弃,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任何收益值得你冒倾家荡产的风险。巴菲特之所以靠投资成了巨富,并非因为他是优秀的投资家,而是他卓越的投资生涯从他还是孩子时就开始了。他的确有高超的投资技巧,但投资秘诀在于时间,这就是复利的效应。我们能从巴菲特身上学什么呢?学他的投资技巧,真是学不了一点,但可以反过来想,去总结他哪些行为从没做过。2.在他经历过的14次经济衰退中,他始终没有惊慌失措地抛售自己的金融资产。4.他不会依赖单一的策略、单一的世界观或某一种已经过时的风潮。5.他不会依赖别人的资金(通过上市公司来管理投资意味着投资者是不能撤资的。)最后,我觉得他太擅长等待了,长久地耐心地等待。而复利靠的就是时间,而不是对短期暴利的追逐。相比巨大的财富回报,财富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在财富安全的情况下,只要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复利就会创造奇迹。 人还得看清“成功”这件事,可能努力一辈子,就那么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甚至一次也没有。所以不要期待时时成功。就像你投资的股票,买了很多支,或许只有一两支在发红,并让你收益成了正;投资了一堆艺术品,但可能就那么一件令你赚到了所有钱,而其他的一直在亏损。投资的绝妙就在于,你可能半辈子都在看走眼,但只要对了那么一次,或许所有钱都赚回来了。巴菲特在2013年的股东大会上说,自己一生中持有过400-500只股票,而收益的大部分来自于其中10只。查理.芒格说,如果去掉几笔顶级投资,公司的长期业绩表现其实相当普通。“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说,重要的不是你对了还是错了,而是当你对的时候,你能赚到多少,或者你错的时候,会损失多少。所以,投资需要应对的,是你能否抓住那些少得可怜的会成功的机会。怎么抓呢?一个经典段子这样描述飞行员的工作: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的无聊穿插着瞬间的极度恐惧。作为一个投资者,你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你如何应对偶尔出现的瞬间恐惧,而不是你如何度过年复一年的无聊巡航。 你觉得拥有昂贵的东西会让别人尊重和羡慕你,但可惜,别人不会——他们只会想自己拥有那些东西时的样子。想变得富有,唯一的途径就是别去消耗你的财富,更不要去透支不属于你的钱。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看起来低调但实际上很富有的人,还有很多看上去很有钱却生活在破产边缘的人。增加财富的有效方式,不是提高个人收入,而是培养你的谦逊之心——不要为了虚荣消费。如果你想提高投资回报,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是拉长投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