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压智能投切逻辑测试方案一

 yi321yi 2024-05-24 发布于江苏

一、工程概况

二、总述

2.1 测试前置条件

2.2 手动遥控步骤

2.3 自动系统启动

2.4 自投自复投退功能

2.5 测试人员

2.6测试前设查…………4

三、自动运行逻辑

四、工况场景

五、自动过程测试项目

六、自动测试步骤

6.1 两路市电供电时其中1#市电故障

6.2 两路市电供电时其中2#市电故障

6.3 两路市电供电时两路市电故障

6.4 2#市电单供电时1#市电恢复

6.5 1#市电单供电时2#市电恢复

6.6 2#市电单供电时2#市电故障

6.7 1#市电单供电时1#市电故障

6.8 发电机供电时1#市电恢复

6.9 发电机供电时2#市电恢复

6.10 发电机供电时12#市电恢复

七、测试合格标准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电力智能逻辑投切控制系统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备单位:

测试地点:

质量要求:

项目说明: 在多种电源工况下,10kV开关柜、发电机按设定逻辑自动投切控制。

测试范围: 10kV开关柜、投切控制柜、发电机系统。

二、总述

测试总体上采取先单机手动遥控测试(以下简称手动)后系统自动联调(以下简称自动)的测试顺序。手动是在控制柜触摸屏上通过软按钮遥控10kV开关柜分合闸、遥控发电机启停;自动是在多种市电进线失电工况条件下,测试开关柜、发电机的自动投切控制逻辑和动作。失电条件可采取PT模拟法。

2.1测试前置条件

手动遥控和市电备自投部分

110kV开关柜已安装完成,本地分合控制测试完成。

2、开关柜与控制柜间接线完成

310kV供电

市电和发电机自动投切部分

除了需具备手动遥控和市电备自投部分测试前置条件外,还需具备

1、发电机系统安装完成,本地调试完成

2、发电机系统与控制柜间接线完成

测试所需工具

1、万用表

2、操作用绝缘手套、绝缘鞋、验电棒等工具

3、螺丝刀、扁口钳等五金工具

4、调试用笔记本电脑

5、短接测试线

2.2手动遥控步骤

110kV开关柜“就地/远方”旋钮切换到“远方”

2)在操作屏上登录

3)控制柜上“自动/手动/测试”界面旋钮切换到“手动”。

4)操作屏上操作开关柜分合闸软按钮。

5)操作屏上操作发电机遥控启停软按钮

6)观察开关柜断路器、手车、发电机信号状态

2.3自动系统启动

   110kV开关柜“就地/远方”旋钮切换到“远方”

2PLC柜“自动/手动/测试”旋钮切换到“自动”。

3)启动操作。操作PLC柜“启动”按钮。自动运行灯亮。

4)停止操作。操作PLC柜“停止”按钮。自动运行灯灭。

5)选序操作。触摸界面“选序”下拉框。选择出线柜自动合闸顺序或退出控制。

2.4 自投自复投退功能

触摸屏界面有自投和自复两个投退按钮,可分别选择自投和自复投入或退出控制。不影响出线负载管理功能。

(1)不自投不自复。

相当于退出备自投功能。

2)自投不自复。

单路停电,停电侧进线和出线断路器自动断开,母联自动合闸,停电侧出线顺序自动合闸。

当停电侧进线来电后,不做切换,需手动复电。手动操作分母联、出线自动分闸,手动合进线断路器,出线自动顺序合闸。

3)不自投自复。

单路停电,进线和母联不自动切换。需要手动操作进线和母联复电。手动断开进线后,停电侧出线自动断开,手动合母联,出线顺序自动合闸。

当停电侧进线来电后,会进行自动切换,自动断开母联,断开出线,合进线,出线再顺序合闸。

4)自投自复。

自投功能投入,自复也投入。

2.5 测试人员

测试时需要运维人员和PLC切换柜、高压柜厂家(含综保调试人员)、发电机厂家到场。

1.失电接口是综保定义的开出量,若节点状态异常时,需综保调试人员处理。

2.PLC采集和控制高压柜接口是开关柜厂家提供,若开关柜状态异常时,需开关柜厂家人员处理。

3.发电机厂家负责处理发电机启动异常处理。

4. PLC柜状态或程序异常时,需PLC柜厂家处理。

5.测试人员列表

序号

工作任务

姓名

1

现场指挥


2

自动控制操作人


3

唱票人


4

倒闸操作人


5

柴发就地观察运行状况


6

现场安全员


7

事故应急保障


2.6 测试前设备检查

1UPS手动断市电,检验锂电池带载运行,检查空调水控制系统运行状态(设计时间15分钟)。

2IDC机房服务器双电源切换检查(由商家自行检查)。

3、发电机至高压室线缆相序核对,确保高压线缆相序与发电机出线相序一致。

4、巴拿马电源系统锂电池投运,切换电池带载运行观察一段时间,重复做一次操作检验运行正常即可。

三、自动运行逻辑

状态

动作步骤

供电模式

发生状况

两路市电供电

单路市电停电

1、侦测到单路市电停电;
 2
、停电侧负载侧断路器全部同时分断;
 3
、停电侧进线断路器分断;
 4
、合母联至单路供电模式;
 5
、控制系统按设定的逻辑顺序依次合闸馈线断路器;

两路市电停电

1、侦测到双路市电停电,发出发电机启动信号;

2、控制系统将负载侧断路器全部同时分断;

3、市电进线断路器分断;

4、限定时间内,发电机并机系统发出并机成功信号或并机情况信号;
 5
、侦测到发电机进线有电

6、发电机进线断路器合闸
 7
、控制系统按照事先设定逻辑顺序依次合闸馈线断路器;

单路市电供电

这一路市电停电

1、侦测到双路市电停电,发出发电机启动信号;
 2
、馈线断路器全部同时分断;

3、市电进线断路器分断;

4、母联断路器分断
 5
、限定时间内,发电机并机系统发出并机成功信号或并机情况信号;
 6
、侦测到发电机进线有电

7、发电机进线断路器合闸
 8
、控制系统按照事先设定逻辑顺序依次合闸馈线断路器;

另一路市电恢复

1、侦测到市电恢复;
 2
、控制系统将市电恢复侧负载侧断路器全部同时分断;
 3
、控制系统断开母联断路器

4、市电恢复侧市电进线断路器合闸;
 5
、控制系统按照事先设定逻辑顺序依次合闸市电恢复侧负载侧断路器;

发电机供电

一路市电恢复

1、侦测到单路市电恢复;
 2
、控制系统将按设定顺序依次分断两段馈线断路器;
 3
、控制系统发出信号,两段的发电机断路器均分闸

4、来电路市电进线合闸。
 5
、合母联断路器;
 6
、控制系统按照事先设定逻辑顺序依次合闸馈线断路器

7、发出发电机停机信号;

双路市电恢复

1、侦测到市电恢复;
 2
、控制系统将按设定顺序依次分断两段馈线断路器;
 3
、控制系统发出信号,两段的发电机断路器均分闸;

4、两路市电进线合闸。
 5
、控制系统按照事先设定逻辑顺序依次合闸馈线断路器

6、发出发电机停机信号;

四、工况场景

根据*中心10kV供配电架构和控制要求,分析供电状况和市电进线、发电机进线及母联断路器的状态关系,测试将在以下四种供电场景(见工况分析表)间进行。

1:工况分析表:

序号

场景

供电工况

1段市电进线开关

1段发电机进线开关

母联开关

2段发电机进线开关

2段市电进线开关

开关名称

1S1

1S4

1S3

1S5

1S2

1

场景1

正常运行

合位

分位

分位

分位

合位

2

场景2

一路市电故障

分位

分位

分位

合位

分位

合位

3

场景3

合位

合位

分位

合位

分位

分位

4

场景4

两路市电故障

分位

合位

分位

合位

分位

五、自动过程测试项目

按工况分析表列出的场景间转换组合,自动过程测试应包含下表(切换动作表)所列10项投切过程。以逻辑框图形式描述场景切换的动作步骤。

切换动作表

序号

起始场景

终止场景

工况

工况判据

动作步骤

自投

自复

1

两路市电供电时其中一路市电故障

1.1

场景1

场景2

1#市电故障

1段市电进线失电
 2
段市电进线有电

详见逻辑框图C1-2


1.2

场景1

场景3

2#市电故障

2段市电进线失电
 1
段市电进线有电

详见逻辑框图C1-3


2

两路市电供电时两路市电故障

2.1

场景1

场景4

1#2#市电故障

1段市电进线失电
 2
段市电进线失电

详见逻辑框图C1-4


3

一路市电供电时另一路市电恢复

3.1

场景2

场景1

1#市电恢复

12段市电进线均有电

详见逻辑框图C2-1


3.2

场景3

场景1

2#市电恢复

12段市电进线均有电

详见逻辑框图C3-1


4

一路市电供电时这一路市电故障

4.1

场景2

场景4

2#市电故障

1段市电进线失电
 2
段市电进线失电

详见逻辑框图C2-4


4.2

场景3

场景4

1#市电故障

1段市电进线失电
 2
段市电进线失电

详见逻辑框图C3-4


5

两路市电均故障发电机电源供电时其中一路市电恢复

5.1

场景4

场景3

1#市电恢复

2段市电进线失电
 1
段市电进线有电

详见逻辑框图C4-3


5.2

场景4

场景2

2#市电恢复

1段市电进线失电
 2
段市电进线有电

详见逻辑框图C4-2


6

两路市电均故障发电机电源供电时两路市电恢复

6.1

场景4

场景1

1#2#市电恢复

12段市电进线均有电

详见逻辑框图C4-1


图片10kV供电主系统图

图片场景1

图片场景2

图片场景3

图片场景4

六、自动测试步骤

6.1 两路市电供电时其中1#市电故障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