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唯一“打通前列腺”的方子

 攸州刀郎 2024-05-24 发布于湖南

张仲景,作为古代中医的杰出代表,其医术之精湛令人钦佩。然而,提及他拥有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特定方子,确实需要我们审慎思考。毕竟,“前列腺”这一现代医学术语,在古代并未有明确的对应概念。

然而,这恰恰展现了中医的独特之处。中医并不依赖于现代医学的疾病命名,而是依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象和脉象来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张仲景的时代,他观察到许多中老年男性存在小便频繁、尿不尽、尿等待以及小腹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与现代医学中的前列腺增生症状相似。因此,他将这些症状归类为“小便不利”,并据此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我初涉中医领域,跟随师傅学习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张仲景针对“小便不利”的方子。这些方子并非直接针对“前列腺增生”这一现代医学名词,而是针对其引起的各种症状进行调和与治疗。通过改善患者的体质、调和阴阳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因此,虽然张仲景并未明确提及“前列腺增生”这一疾病名称,但他的医术和智慧却为我们提供了治疗类似疾病的宝贵经验。这也是中医历经千年仍能焕发活力的原因之一。

在我跟随老师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我们曾接诊了一位患者,他的主要症状是排尿困难,伴有小腹的胀痛和压痛。这些症状与《金匮要略》中描述的“小便如栗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极为相似。面对这样一个急性病症,我们首先采取了导尿措施,以缓解患者的紧急状况。

在导尿后,患者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治疗经历,他尝试过多种西药和中成药,但效果均不理想。他表达了对手术的恐惧,并希望我们能提供中医的治疗方案。老师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口臭、苔黄腻以及脉滑数等,诊断为湿热与瘀血为患。

基于这一诊断,老师采用了中医的治疗原则,即清热祛湿、化瘀。起手就开了一个方子:赤小豆30克、当归20克,生薏苡仁40克,败酱草30克,大黄15克,水煎服,一天一剂药。

患者服用了五剂后,便能自主排尿,且尿液中排出了一些浑浊物。经过连续服用二十剂,患者的小便完全恢复正常,口臭、口粘腻等症状也一并消失。

我们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舌象和脉象,确定了湿热与瘀血的病机,并采用了相应的治疗方法。而老师所使用的药方,实际上是对《金匮要略》中两个经典方剂的灵活运用和组合。一个是赤小豆当归散、一个是薏苡附子败酱散。

赤小豆当归散:赤小豆清热化湿,解毒排脓,当归活血化瘀,补血养证。金匮原文用来治疗湿热酿毒成脓证。

薏苡附子败酱散:生薏苡仁利湿消肿毒,败酱草又名苦菜,最擅长清热排脓破血。

两方相合,去大辛大热的附子,加上清热泄火,活血祛瘀的大黄,可谓恰到好处。此合方之妙,自不必多言。

虽然张仲景老先生当初并未直接提出用这些方剂治疗前列腺增生,但他在《金匮要略》中所创立的方剂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这也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经典方剂,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个案例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医的魅力和价值。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版权申明:
1.文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