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5月24日:一个猜想

 莲花绽放的寓意 2024-05-24 发布于四川

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大爆炸之后,世界就是一锅浓汤。然后世界就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形成了物质,最后形成了星系和生命。这是一个熵减的过程。

热力学理论认为,这个世界在没有外部作用的情况下,只会越来越无序。这意味着世界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分解的过程,是一个熵增的过程。

孰对孰错?

也许,世界是同时处在熵增和熵减的过程之中。有物质的区域,是熵减过程;真空之处,则是熵增之处。

在大爆炸之后,试试从热力学角度来看看宇宙的演化过程。

奇点,什么都不存在,物理学也不存在。大爆炸,奇点急剧膨胀,世界开始形成。但是,在大爆炸之后,熵减就开始了,奇点分解。假设奇点最先被分解为无数个黑洞(如同大爆炸学说假设大爆炸之后宇宙是一锅浓汤)。这些黑洞有些超级巨大,有的则比较小。

然后大部分黑洞继续分解成许多物质碎片(但有些黑洞没有分解,所以今天尚能观察到黑洞,有些黑洞仍然巨大),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黑洞爆炸(此时宇宙同步膨胀)。大块且炽热的,就是恒星等炽热星体,较小且较冷的,就是行星等黑暗星体,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更小、更冷的碎片,如宇宙尘埃。所有这些碎片被黑洞爆炸之力抛向四面八方,并不断旋转。物质,以及物质之间的作用力开始出现。

这些被抛射出去且不断旋转的大块的、炽热的物质如恒星,不断牵引其周边较小的、较冷的物体,逐渐形成星系。

然而,物质的分解之路仍在继续。黑洞、恒星等大质量星体仍然会再次爆炸。较小的星体乃至碎片也会在热力学的作用下继续分解成更小的物质。微观粒子形成。

微观粒子会继续分解成更小的粒子,最后形成暗物质。构成暗物质的基本粒子实在太小了,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也十分微弱,所以我们目前无法观测到它们。

难道弱力是一种斥力?是宇宙分解的原动力?假设弱力(斥力?)是无条件的存在,而强力的存在是有条件的。那么,被强力约束着的粒子最终会在某一时刻被弱力(斥力?)拆散。或者,弱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条件的增强。这样,总有一天,弱力(斥力?)将超过强力而使粒子分解。若如此,熵增的原理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