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翩然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帝王家:假隐士种放(上)

 文石斋 2024-05-24 发布于河北

远观近鉴宋朝人·467·翩然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帝王家:假隐士种放(上)

  种放(956-1015),字明逸,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宋史·卷四百五十七·列传第二百一十六·隐逸上》有传。

  本传记,种放的父亲种诩,曾做过吏部掌文书事务的小官“令史”,后调任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略似后世之办公室主任的“主簿”。

  种放沉默好学,七岁能写文章,不与小孩们嬉戏。他的父亲曾让他考进士,种放以学业未成为由推辞,称“不可妄动”。期间每每往来嵩山、华山之间,发出感慨,有隐居山林之意。

  不久种放的父亲去世,他的几位哥哥都入仕求官,只有种放与母亲一起隐居终南山豹林谷东面的“明峰”,用草建了房子住,草房仅能遮挡风雨。在这里,种放以教书为业,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得到的学费都用力奉养母亲,他的母亲页乐于修道,吃的很简单。

  其后,种放学得“辟谷术”,不吃五谷杂粮,而以药食等其他之物充腹,或在一定时间内断食,在明峰峰顶另建了草堂,整天望着行云正坐,每当山水暴涨,道路阻隔,粮食短缺,就只吃芋头、栗子。

  种放生性嗜酒,曾种了高粱自己酿酒,每每说空山清寂,聊以养和合之气,且因之自号“云溪醉侯”。平日则用布系了头发,穿着短衣,背着琴,拿着酒壶,沿着溪水逆流而上,累了就坐在盘石上,采山中药材助酒,往往一耽就是一整天,在月明之夜,有时会待到夜半,自豹林到州城七十里,徒步与砍柴的人一起往返;不喜佛教,曾经撕了佛经,用印佛经的纸或帛制做帷帐。

  所著《蒙书》十卷及《嗣禹说》、《表孟子上下篇》、《太一祠录》,颇受人称道,还写了很多歌诗;自称“退士”,曾作《退士传》表明志趣。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陕西路(治京兆,今陕西西安)长官、转运使宋惟乾小宋太宗禀报了种放的才华、德行,宋太宗下诏,指示宋惟乾到山中宣诏,召种放到京城。

  得知朝廷宣召,种放的母亲生气地对种放说:“经常劝你不要聚徒讲学。既然已经隐居,又写文章做什么?现在果然被人知道了,不能再安然、舒适地过活,我只有离开你,深入穷山了。”

  种放见母亲这样,对宋惟乾说自己有病,没有奉诏。他的母亲则将他用的笔砚全部烧掉,与他一起转居更加贫穷偏僻、人迹罕至的地方。

  宋太宗对种放的“节操”很欣赏,且不强迫他改变志向,下诏给京兆府,赐给种放铜钱,让他奉养母亲,逢年过节有关部门要登门问候。

  宋真宗咸平元年998,种放的母亲去世,种放悲痛得三天水米不入口,安葬母亲后在母亲墓旁建了草房,为母亲守孝。翰林学士宋湜、集贤院学士钱若水、知制诰王禹偁向宋真宗上言,称种放穷得不能安葬母亲,宋真宗下诏,赐给种放铜钱三十贯、帛三十匹、米三十斛(担),以帮助他办理丧事。

  四年,兵部尚书张齐贤上言,称种放隐居三十年,不游城市十五载,孝行纯真之至,可激励风俗上进,性情简朴退静,不逊古人。宋真宗再次下诏给京兆府,指示京兆府派官员进山,按照应有礼节送种放进京,并赐予铜钱五十贯,让种放准备行装。

  种放推辞不应。

  第二年,张齐贤出任守京府尹,再次向宋真宗详细禀报种放的操行,请求宋真宗对其加以褒彰。宋真宗赐诏给种放:“汝隐居丘园,博通今古,孝悌之行,乡里所推,慕古人之遗荣,挹君子之常道。屡览守藩之奏,弥彰遁世之风,载渴来仪,副予延伫。今遣供奉官周旺赍诏,召汝赴阙,赐帛百匹、钱十万。”——你隐居山林,博通今古,对父母孝顺、对兄长恭敬的行为,受到乡亲的推崇,可称景慕古人之遗荣,效法君子之常道。朕多次读到当地官员的奏章,都称你的言行足以彰显隐士风采,因之非常渴望你能来京,以慰朕的衷心。现在朕派近侍、“供奉官”周旺带着诏书,召你进京,特赐予你帛百匹、钱一百贯。

  九月,种放到达朝堂,宋真宗在崇政殿接见了他,但种放仍用布系了头发,以一副隐士打扮进见。宋真宗为他安排了座位,让他坐下回话,向他询问政事、边疆治理之事。种放说:“明君治国,只有爱民一事而已,爱民,则只有慢慢地教化。”对宋真宗其他的问话,则都谦让不答。

  当天,宋真宗授予种放“左司谏”官职,实任国家最高藏书、修史机构之一“昭文馆”官员“直昭文馆”,且赐予头巾、衣服、笏板、腰带,由朝中掌管宫廷膳食、酒果等的机构“光禄寺”所属“太官署”在接待外国来宾的“都亭驿”为他举行了欢迎宴会。

  第二天,种放给宋真宗上表,请求辞去“恩命”,对自己的授官。宋真宗知道种放过去曾与国家最高军政机构“枢密院”副长官、“同知枢密院事”陈尧叟交游,指示陈尧叟劝解种放接受“恩命”;又对宰相说:“朕用心寻求德才出众之士,是为了广视听,资治道。种放终究不是乐于辅助朕行仁政的人,也未尝不可答应他的请求啊!”

  之后,宰相所在的“中书门下省”传诏给种放,命他赴任,种放说:“种放病居山林,天恩屡加礼聘,但种放岩猿溪鸟之性,固然不敢以做官为意。但是主上虚怀待士,旰食忧人之心,亦不敢以羁束为念。”

  宋真宗得到种放这样的表达,下诏不准种放不赴任。

  几天后,宋真宗再次召见种放,赐予他红色官服、象牙制的笏板、犀牛皮制的腰带、进出皇城的凭证“银鱼袋”,写了“五言诗”,以显示对他的宠爱,又赐予他位于京城汴梁“昭庆坊”的府第一处,外加帷帐什物,银器五百两,铜钱三百贯。

  种放赴任前,按照官员上任的贯例,到宋真宗办公的宫殿向宋真宗谢恩,汇报即将上任,宋真宗又指示翰林学士院,设宴宴请了他。

  从此,种放屡次得到宋真宗的召见,回答宋真宗的问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