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子卿《梅花落》赏析

 川雪898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咏梅花古诗词赏析(17)


                                  梅 花 落

                                            南朝·陈 苏子卿

                                            

                                           中庭一树梅,寒多叶未开。

                                           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

                                           上郡春恒晚,高楼年易催。

                                           织书偏有意,教逐锦文回。


 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名。

 在有关梅花的描写中,梅与雪的联系和比较是最常见的话头,这也是由其花色和季节特征决定的。梅花花色素淡,在三春芳菲姹紫嫣红中不为出色,而所在香,特征明显。色之白,与霜雪相似,其花期又值天寒多雪。由此把两者联系起来,生发联想,在两者间辨似较异,便是再自然不过的想法、再有效不过的描写方式了。

 此诗前半部分在梅花与白雪的比较中,突出了梅花的特点。

 开头两句“中庭一树梅,寒多叶未开”,庭院中有一株梅树,由于天气寒冷,梅花开放了,树叶却没有长出来。接下来两句“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写出了白色梅花的特点:色白似雪,花香怡人。这两句得称赏,关键就在于这种“色”认“香”的视点,简明有效地指出了梅花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代表了这个时代相应的审美观照和感悟。后世北宋诗人王安石咏梅诗名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就是用的这两句诗。

 后半部分写阁楼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上郡春恒晚,高楼年易催”,上郡一带春天一向来得晚,住在高楼上的女子深感岁月无情,容易催人老。“织书偏有意,教逐锦文回”,她于是在丝锦中织成书信,让它赶上前秦时期苏蕙寄给丈夫温峤的织锦回文诗,以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半部分写庭院中梅花的色白与味香的特点,后半部分写阁楼上的女子见梅花开放而想到一年又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而外出的丈夫杳无音信,于是织就锦书,希望像前秦苏蕙寄给丈夫温峤的织锦回文诗那样,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与关心之情。


 苏子卿,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详。此诗选自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


(转自王传学著《感受梅花诗意美——咏梅花古诗词赏析》,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